最新章節
- 第29章 那個叫家的地方,你要停留一生
- 第28章 沒有誰比父母更值得感謝
- 第27章 有些傷痛也能造就美麗
- 第26章 以為死了的愛,被救活了
- 第25章 生活的路,必須自己走出來
- 第24章 除了堅強,我沒什么可以選
第1章 生活不是展覽會,沒有那么高大上
Part 1 把每一天都過成你想要的生活
2013年的一天,我在QQ上遇到了許久未見的好友“默然轉身”。
我問她:“最近忙什么呢?”
她說:“還是老樣子,在做HR(人力資源管理),每天兩點一線。”
我又問:“你有男朋友了嗎?沒有的話,我給你介紹一個。”
她說:“沒有。不過,還是算了吧,女人沒有男朋友就不行嗎?我現在下班看看書、聽聽音樂,也挺好的。”
是的,女人沒有男朋友,也可以瀟灑地生活。可在我看來,這是人生狀態的一種缺失。有句話說,成雙入對總好過形單影只。所以單身女人常常被親朋好友督促“早點兒找個如意郎君”。
我和默然(默然轉身)認識十幾年了,她的父親身體一直不好,每次去她家,她的母親都暗示說,再這樣下去她的父親可能都看不到她結婚了。
我不知道默然面對父母的憂慮時是怎樣一種心境,但在我聽來,那是令人動容和難過的。
據我對默然的了解,她并非不想談婚論嫁,而是還沒遇到她所期望的愛情。我猜,也許她是想經歷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吧。可是,那樣的愛情不過是小說家和劇作家拿來煽情的橋段。
愛情并非一塊木板,不是你得到它,它就擺放在你手里。愛情其實是一塊橡皮泥,可以有不同的形態,是圓的還是扁的,全靠你自己的手去塑造。至于那些抱怨愛情不靠譜的人,干嗎不問問自己,你是怎樣塑造了愛情最后的形狀?
我曾犀利地調侃過默然,我說:“人家‘90后’女生有很多都結婚了,都當媽了,你還在幻想會有一個優質男人騎著白馬來追你嗎?”
默然說:“我寧缺毋濫。”
我說:“你已經36歲了,不是26歲。就算是26歲,也到了談婚論嫁的年齡了。我覺得你應該好好想想。”
“因為36歲了,所以我就要妥協嗎?”默然反問我。
“不,不是妥協,而是應該了解什么是生活,什么是尋常人家,什么是最安全、最合適的愛情。”我說,“生活不是高雅的藝術,不是一個展覽會,生活完全沒有那么‘高大上’,生活只是當你起床后需要刷牙洗臉那么樸素,那么平常,那么簡單。倘若你把自己定位成‘高大上’,那么普通人要怎么跟你生活?”
我說這些,真的是希望默然可以明白。
可她卻更加惱火地打了一堆字給我:我不奢求“高大上”,只求一個可以在精神層面與我有交集的人。如果你不明白,那么就不要再跟我說這個問題了。
之后,我沒有再回復她,我們的閑聊也只能到此為止。
我知道,自從默然取了一個“默然轉身”的名字之后,她就不會輕易扔掉孤傲與堅持。局外人,也不能走進她的內心去改變些什么。
但我依然想說,人不應該用飛蛾撲火的決絕來限制自己選擇走別的路。我們不是鳳凰,涅槃之后可以重生,有些事情錯過了,有些時間蹉跎了,就不會再重來。而一個人只求別人迎合他的思想而不懂得去欣賞別人的想法,又是正確的嗎?
很多事就跟公司的制度一樣,在不同的公司,某些規定有時候是不生效的。比如:很多企業的規章制度中要求員工必須準時打卡上班,慢一分鐘都是遲到,要扣工資。可是有些企業卻沒有這樣的規定,而是很人性化,并崇尚工作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允許員工自由掌控和調節上班時間,只要求員工把自己的工作完成了就好。
瞧,一個是硬性的規定,一個是彈性的空間,這兩種企業同時放在招聘會,想必選擇后者的人會更多吧?
這就好比愛情,一個太宣揚自我和原則的人總是少了點包容和親和力,不是嗎?
晃眼,又過了半個月。
有一天,我接到了默然母親的電話,讓我去她家吃飯。她還悄悄地告訴我,說默然肯去相親了,她很高興。她說,她知道一定是我在做默然的思想工作。
我笑著說:“我沒做什么,主要還是要看默然自己。”
傍晚時分,我來到默然家,默然的母親已經燒好了一桌菜。默然見了我也沒多說話,我們彼此心照不宣。
我知道,我那天說的話她應該是有所觸動的,所以她試著放下自己的架子,回頭接受了一個親戚給她安排的相親。
我也真的一直很擔心,她還要獨自在自己的世界里走多久,還要在自己設定的游戲規則中困頓多久。
以前,我每次說到聚會,讓她周末出來一起吃個飯,她總是沒回應。我能想象,當她看到身邊的朋友一個個結婚的結婚,談戀愛的談戀愛,她難免會有些壓力的。也許,她會想,聚餐的時候她的談資是什么?
她沒有權力不讓別人說幸福,卻也無法讓自己愉悅地去傾聽。所以,好幾次聚會她都沒來參加,總有各種各樣的理由作推辭。
十幾年的交情不是說說的,雖然我們時常吵架,但也彼此關心,彼此了解。
日歷一頁頁地翻了過去,很快就又翻掉了半個月的時間。
因為平時比較忙,我沒時間給默然打電話閑聊。直到有天晚上,我上了QQ,發現那張蒙著臉的少女頭像亮著,那是默然的頭像,她也在線。
默然很喜歡這張少女圖,所以拿來做頭像。我能讀懂這張圖的意思:內心深處,我們都藏著少女的公主夢,有一個優雅高貴的靈魂。可現實是,我們沒辦法鎖定在少女的年紀,生活也不允許我們這樣做,所以我們唯有蒙上自己的眼睛……
我們又何必這樣為難自己呢?這個世界上,也不是單單只有城堡,還有曠野,還有瀑布,還有漫漫黃沙。那些驚奇和險要的地方,會帶給我們不一樣的感知和體驗,去看一看難道不好嗎?
脫下公主裙,穿一身騎士裝,生活依然很美……
我對默然一直是使用“隱身對其可見”的QQ功能,還有上線鈴聲。可是默然見我上線,卻沒理我。
于是,我打開QQ窗口問她:“相親下來怎么樣?”
很快,默然回了我三個字:不合適。
隨后,還不等我細問,默然就說她要下線了,要去看話劇。
默然下線后,我還是想問清楚在那場相親中她覺得哪里不合適,可我猜她一定不會說。所以,我帶著娛樂八卦式的好奇心,給默然的母親打了個電話。
默然的母親接了電話,還沒等我追問怎么回事,她就主動告訴了我。
她說,那個男的四十多歲了,自己創業,有公司,平常比較忙。和默然見面之后,他只約過默然一次,這讓默然覺得不被重視。有次,默然主動提出去看話劇,那個男的覺得話劇很無趣,就直接告訴默然他不喜歡看話劇。
就這樣,兩個人談崩了。
掛上電話之后,我心里有些沉重。
我能夠感受到默然的心情,可我也能理解一個四十多歲的男人已經不再浪漫和文藝,何況是一個走在商業里的男人。以他的角度來看,多做一份合同可能比去看一場話劇來得重要得多吧?而默然的年齡,也確實不小了。難不成,她希望一個四十歲的男人每天捧著鮮花接她下班,或是給她策劃一場煙花表演,還是帶著她到山頂看星星?
不,那樣的情懷已經錯過了最好的時節。
其實話說回來,人生不就是一場劇?只不過話劇里已經有了設定好的結局,而我們還沒有而已。與其太過沉迷于別人的故事,何不給自己的故事添加點兒內容?
實話說,那時的我,并不太欣賞默然的想法和生活方式。甚至,想打電話罵她幾句。
可最后還是沒有去打,因為我想我真的無力改變她什么……
默然的生活一直都過得很小資,很文藝范兒。她平時喜歡去時尚而優雅的淮海路走走,喜歡在那兒捧一杯卡布基諾,坐在露天的卡位里看著人來人往,或是帶上自己的筆記本寫下一段美食博客。
我只是不懂,這樣一個懂得享受生活和品味生活的人,為什么沒有帶給自己快樂和釋然。
若心境如水,盛放的也會是一朵幽雅的蓮。若只是看似如水,那表象的平靜和華麗又能帶自己走多久?
生活不是清宮戲,不需要讓自己端著皇妃的架子步步為營。生活也不是一出偶像劇,會把瑣碎和不如意化作一個完美的邂逅。
但不管怎樣,我確信默然過幾年終會結婚的。
她終會找到一條路,可以安置自己的腳步。
只是,到了那時候,周遭的人、事物也都又變了一個模樣。當我們再見時,她就不會再覺得有壓力,有距離感了嗎?
我深呼一口氣,看著外面閃爍的霓虹,給自己沖了一杯速溶咖啡。誰說咖啡一定要喝現磨的?速溶的快捷又方便,隨時隨地想起來就能喝,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