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序
上天是公平的,我們每個人面臨的機會都是均等的,但現實生活中為什么有的人越來越富裕,而有的人卻生活得越來越不如意?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這種局面?那些白手起家卻財富驚人的成功人士的核心競爭力到底是什么?
在這樣的一個全球經濟化時代,我們不能只是看著別人成功而徒生羨慕之情,要做一個富人,做一名成功者。年輕人需要自我磨煉,不斷地完善自己;需要積累經驗,不斷地強化自己;需要看這本《一生的資本》——它能夠給你巨大的啟發,使你如虎添翼。
《一生的資本》是美國成功學的始創者,對人類影響最大、影響范圍最廣的勵志導師之一奧里森·馬登的代表作。
奧里森·馬登,1848年出生于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森林地區,那是一個非常偏僻的地區,他的家庭條件也非常差。馬登的父母在他童年時期就先后去世,作為孤兒,他連生存下去都成了問題。幼小的馬登只能寄居在他人的屋檐下,靠著眾人的施舍艱難度日。
馬登很小就開始打工,自己賺錢養活自己,每天工作長達14個小時以上。可是弱小的他,卻連一頓飽飯都吃不上。雇主除了打他就是罵他,根本不像長輩那樣關心他。雇主的孩子不僅不跟他玩,還經常欺負他。在這種艱難的處境中,他生活了7年,馬登對生活開始感到絕望。14歲時,他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他必須改變自己,于是,他逃走了。
馬登滿腔熱血地走出偏遠的山區,來到城市尋求發展。他一邊打工,一邊找機會讀書,斷斷續續接受了不少教育。23歲時,他終于如愿進入了大學。只用了短短9年時間,他就取得了以下學位:奧拉托利會學士、波士頓大學學士、波士頓大學碩士,以及哈佛醫學院博士。
這時的馬登博士,不僅學習成績優秀,而且在事業上也頗有建樹。畢業前夕,他累積了大約2萬美元的財富,并以此為原始資本,開始經商。40歲時,他已經成為多家旅店的老板,生意興隆,財富更是滾滾而來。
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19世紀末,美國刮起一陣經濟低迷風,很多企業破產、工人失業。馬登一夜之間又跌入谷底。他背著巨額債務,來到波士頓,開始進行成功學方面的創作。馬登遭受過最殘酷的打擊,也體驗過改變困境的成就感,還曾經站在財富的頂峰,也被債務逼入人生的低谷。現在的馬登,對財富和成功的奧秘有著深刻的理解。
1894年,時年46歲的馬登開始出版成功學著作,并從此一炮而紅。
馬登的成功學著作在全美國甚至于全世界范圍內都掀起了閱讀狂潮,這讓馬登再一次登上了財富頂峰,也使他有能力讓“成功學”大放光彩。1897年,馬登創辦了《成功》雜志,發行量很快就增長到了30萬冊。之后的十多年間,這本雜志在全美范圍內產生了非同尋常的影響。1911年,《成功》雜志因為多方面的原因停刊了,馬登重新背上了巨額債務。7年以后,馬登卷土重來。《新成功》雜志創刊,就算馬登離世以后,這本雜志依然很暢銷。
馬登的作品,充分彰顯了他身為奮斗者的錚錚鐵骨。他的作品中每一頁都充滿著自我肯定、自信和熱情。他相信,每個人身上都有無限的潛能。這個觀點,很顯然和作者本人的經歷密切相關。其關鍵點在于,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要給予自己積極評價,相信自己內在的潛能,敢于做美夢。如果連夢想都沒有,那么夢想肯定不能實現。
總的來看,馬登的成功學,既是高尚的也是切合實際的。他的文字質樸、親切,將他自己的所有切身體驗都包含在其中。馬登的一生可謂是一波三折,每次攀上最高峰,人們都會不自覺地想到他低微的出發點,讓人不得不嘆服夢想和堅持的力量。
馬登的一生都是樂觀向上的,他不僅創造了財富,取得了成功,而且還將其成功理念播撒出去,讓數以億萬計的年輕人生活更加美好。
創造財富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高超的藝術,它是規律可循的。只要你有意識地去學習掌握這門科學,你就能夠擁有財富,駕馭財富,從而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那些家境富裕人家的孩子,他們的起點雖然比普通人高許多,但如果沒有駕馭財富的能力,就會坐吃山空,無論多少錢財早晚都會被他耗盡。而那些出身貧寒的人,如果不開啟對財富的美好向往,踏上征服財富的征途,那么他們也不可能改變自己的處境。一定要記住:自信是成功的基礎,渴望是成功的源泉,而知識是成功的保證,這些都是你一生的資本。
現在就開始為積累財富做好準備,趕快行動起來吧!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