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 1評論第1章 前言
唐詩是我國優秀的文學遺產之一,也是世界文學寶庫中的一顆璀璨明珠。盡管它產生的年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但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瑰寶,唐詩的成就和影響是無可比擬的。唐代“童子解吟長恨曲,胡兒能唱”(《琵琶篇》);今天的兒童也能背誦“春眠不覺曉”或“床前明月光”。唐詩之所以如此深入民心,歸根結底在于它永恒的藝術力。
唐代詩歌就像一座大花園,群芳競妍,姹紫嫣紅。唐人在不到三百年的時間里創造的詩篇,流傳至今的詩作尚有五萬余首,與前面一千六七百年的存詩總量相比,多出二至三倍。唐詩的題材非常廣泛,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從側面反映社會矛盾,揭露了社會黑暗;歌頌正義戰爭,抒發愛國思想;描繪祖國河山的壯美;抒寫個人抱負和遭遇;表達個人感情,如愛情、友情、人生悲歡。總之,不管是自然風光,還是社會生活,直到個人感受,都逃不過詩人敏銳的目光,成為他們創作詩歌的題材。唐代的詩人,今天知名的就有兩千三百多人,而獨具風格特色的也有五六十家,同樣超過了前代詩人的總和。而在藝術風格上,李白的飄逸浪漫的氣質,杜甫的沉郁頓挫的格調,白居易為民請命的熱誠,不僅是前無古人,而且是后無來者,達到了我國古典詩歌創作的高峰,他們三人是詩壇巨匠,歷來為后世所仰慕。
唐詩的形式是豐富多彩、推陳出新的。它不僅繼承了漢魏民歌和樂府的傳統,而且還大大發展了歌行體的樣式;不僅繼承了前代的五言古詩、七言古詩,并且在此基礎上發展為敘事言情的長篇巨制;不僅擴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運用范圍,還創造了風格特別優美整齊的近體詩。近體詩是當時的新體詩,它的創造和成熟,是唐代詩歌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國古曲詩歌的音節和諧、文字精練的藝術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為古代抒情詩找到一個最典型的形式,至今仍為后人所喜愛。
唐詩之所以取得卓著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唐代經濟發達,政治清明,音樂、美術、書法、工藝等藝術昌盛,是唐詩繁榮的前提條件;此外,唐代有一個較為寬松自由的文化環境,詩人禁忌很少,他們可以直接批評權貴和朝廷,甚至宮中幽怨和官場丑聞,也可以作為詩歌的題材,這樣一來,詩人少了束縛,佳作自然也就多了起來。
總的來說,唐詩以其反映之深刻,題材之廣闊,手法之新穎,體制之完備,文字之精湛,感情之真摯,風格之多樣,使后世望塵莫及。魯迅先生在給楊霽云的信中說“我以為一切好詩,到唐已被作完”,這的確不是溢美之論。
這本《唐詩三百首》,是能讓您花最少的時間讀完最美的唐代詩歌的經典之作,為您達到“腹有詩書”的境界提供一扇方便之門。書中收錄了四百多首在思想上和藝術上具有最高成就的詩歌,有著名詩人的代表作,有各類題材的作品精粹,也有廣泛影響社會的名篇佳句等,比較全面地反映了唐代詩歌的全貌,能有效地幫助您了解名家名詩的概貌和更深入地領悟唐詩的意蘊。
本書以詩人活動時間的先后為順序,集合了唐代詩歌的精華。本書除了唐詩原作之外,還設置了以下幾個相關輔助性欄目:“作者簡介”介紹了作者的生平和作品風格,使讀者對作者有一個大體了解;“注釋”部分除對難懂的詞語進行注釋外,還對詩中的典故進行了詳解;“譯文”力求忠于原作,使讀者能直接了解原詩的語言風格;“賞析”部分介紹詩人的寫作背景和意圖、詩歌的意境和寫作特點,以及作者所要表達的情感及作品的意義。您需要做的只是跟隨本書走入古典詩歌美麗清新的世界,感受至美意境,體驗詩情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