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24章 糾正交通隊執法行為,推動“民告官”——劉福奇不服廣安門交通隊行政處罰案
- 第23章 以電信用戶之名——劉福奇訴北京電信侵權糾紛案
- 第22章 上訴,為當事人爭取最大限度的合法權益——農行葫蘆島分行金融借款合同糾紛案
- 第21章 新舊交替,其他科技成果權之存廢——上海某鑒定中心其他科技成果權糾紛案
- 第20章 違約責任之繼續履行:不動產買賣2——楊某 封某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
- 第19章 違約責任之不繼續履行:不動產買賣1——朱某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
第1章 自序
自從事法律服務工作以來,總想靜下心來整理一下這些年我所代理過的各類案件,或者是說梳理一下自己的執業經歷,這是我長久以來的一個夙愿。然而,我平日工作比較忙碌,這個想法的踐行一直被拖延至今。
1990年年初,我到原商業部政策法規司從事商業立法、法律及法規咨詢檢查和行政復議的工作,在此期間我代理了涉及商業部和部直屬公司的多起民事糾紛及經濟糾紛案件。毫無疑問,國家機關的工作經歷是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經歷,它培養了我宏觀審視問題的能力,增加了我辭職做律師的自信和勇氣。1995年我辭去了公職,開始從事專職律師工作,至今已二十余載,期間,一直堅持著訴訟業務與非訴訟業務并重。
現今,我從代理過的各類訴訟案件中篩選出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案例(其中,不乏有我親身經歷過的案件),將他們整理成冊。書中的每篇文章均由內容提要、案例索引、案件追蹤、辯護詞/代理意見品鑒、案例評析、案件提示等六個部分組成,主要是和大家分享我所撰寫的法律文書、代理案件的心得體會及個人見解。
值得一提的是,書中案例的挑選并沒有把案件輸贏本身作為篩選標準,而是更多地關注了案件所反映的當時法律的健全程度及司法環境。這些個案從法律角度反映了社會法制狀況的改善、人們法律意識的提升以及我自身執業水平的提高。一定意義上講,這些個案代表了當時的司法環境,從側面反映了我國法制不斷健全和完善的過程。如果說一個律師從沒打輸過官司,那是人為神話。故收錄于本書的案件有勝有敗,理解個案的贏輸不能僅關注案件最終的裁判結果,其關鍵在于是否能從法律及事實角度為當事人爭取到最大限度的合法權益或者說將當事人的損失降到最低。當然,書中亦不乏個案存有爭議,存在可供探討的空間,對此,也懇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
律師是用專業法律知識解決當事人法律困惑的職業,是一個高度智力化和高度職業化的職業,是個人價值和才華展示最充分的職業,也是彰顯個性和激情的職業。律師制度是社會民主和法制的標志,是社會制衡機制的組成部分。律師的辯護詞和代理詞是律師從法律和事實角度對整個案件充分表達獨到法律見解的舞臺,也是律師執業水平最集中的體現。一篇好的辯護詞/代理詞應該是充滿智慧美、邏輯美與理性美的。書中呈現給大家的代理意見每篇都保持著原貌,但在其創作過程中都經歷了數次的修改與完善,每篇都凝聚著我辛勤的付出。盡管如此,對于負有責任感的完美主義者而言,其中不乏存在些許遺憾。我時常在思考,如果開庭時律師的語言表達更為理性、嚴謹,是不是對法官的啟發作用會更為明顯?值得欣慰的是,對于每篇代理意見,我都力爭用簡明的法言法語以及嚴謹的邏輯思維,從法律和事實的角度去闡明我對案件的見解。雖然文中涉及的某些觀點還值得商榷,但我愿意呈現給大家,與大家一同分享我的司法實踐經驗,以求公眾和同行的指正。
在執業過程中我時常有一種感悟,作為一名執業律師僅僅具備專業的法律知識還遠遠不夠。律師不僅要諳熟現行的法律、法規和政策,還要了解法律、法規制定的背景,洞察法律事實,具備厘清法律關系的能力,還要從宏觀及微觀角度對現行法制環境下合法及違法的界限有精準的判斷與把握,同時還要具備社會學、邏輯學以及代理的具體個案所涉及的相關領域的專業知識。你可以不是某方面的專家,但對具體個案所涉及的專業知識應具備迅速學習、理解并掌握的能力。
今天,依法治國這一時代背景,給律師提供了廣闊的展現自我的舞臺和空間。勤勉執業,為當事人提供優質的法律服務既是市場經濟的要求,也是律師行業發展的要求,更應是每個以法律服務作為職業的律師的不懈追求。誠然,律師不一定都會出現在充滿紛爭的法庭上,在一個法制相對完善的國家,律師從事的大部分工作是非訴訟業務,防范法律及商業風險,化解矛盾,促進各種交易的安全進行。
在我國現階段,相較于非訴訟業務而言,辦理訴訟業務的律師的執業是艱難的,不僅要厘清案件的各種法律關系,還要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不僅要具備較強的溝通能力,還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開放的心態。毋庸置疑,從事訴訟業務的律師是優秀的,在法制欠完善,社會交易欠透明,有理不一定能打贏官司的大環境下,訴訟律師能夠仗義執言,維護委托人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公正,這需要一定的自信、勇氣以及社會責任感。在我看來,不經歷訴訟的律師其執業經歷是不完整的或者說是欠豐富的。相信我們每一次的法律咨詢、法律服務都在為化解社會矛盾,維護社會和諧及穩定盡自己微薄之力;每一次訴訟都能或多或少、直接或間接地推動社會法制的進步。
律師職業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知識不斷更新,深具挑戰性的職業,是一個需要終身學習和不斷思考的職業,每個個案都不盡相同,有著獨特的色彩和個性,每個個案都是律師職業生涯中嶄新的一頁篇章,誰也不能說自己站在訴訟之巔。因此,我愿不斷努力,竭力為當事人謀取最大的合法權益,珍惜自己的執業生涯,為社會多一些和諧、少一些紛爭,多一分安全、少一些陷阱盡自己微薄之力,做一個執業律師應做之事情,盡一個執業律師應盡之責。
隨著司法的不斷進步,社會的不斷發展,運用訴訟之外的非訴訟手段(包括談判、和解等廣義的非訴訟手段)化解社會矛盾,尤其是解決民商事糾紛是高效的,但是訴訟仍是最能體現律師專業水平的重要途徑之一。本書便是基于我職業生涯中經歷的訴訟業務展開,為讀者呈現的一場智慧盛宴。
本書體例簡潔,沒有講故事,更沒有跌宕起伏的案情,但本人獨到的法律見解、辯護技巧顯見于其中,望對諸位同行的司法實踐有所裨益。
最后,我要感謝養育了我的父母,感謝培養過我的師長,感謝我的家人為我所付出的辛勞及對我的包容,感謝關心和關注我這本書的朋友。謹以此拙作獻予他們。
是為本書之序。
劉福奇
2018年春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