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經典導讀
馬克·吐溫是19世紀后半期至20世紀初美國的一位卓越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其所寫短篇小說在他的全部作品中占的比重并不大,但是其中卻有不少杰出的作品。這個集子共收錄了他的16篇作品,都是根據1957年矮腳雞圖書公司(Bantam Books)出版的《馬克·吐溫短篇小說全集》翻譯的,并按照原版小說發表的順序進行了排列,時間跨度從1865年到1904年。這其中有大家熟悉的《百萬英鎊》《三萬元遺產》等,也有一直被讀者忽視的一些小說,如《運氣》和《一個病人的故事》。
馬克·吐溫的作品主要是在美國的前壟斷資本主義時期(1865~1898)和之后的帝國主義時期成長起來的。作者親身經歷了美國資本主義從自由競爭到壟斷的發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深切感受到當時美國社會自由、繁榮的背后存在的黑暗與罪惡——貪婪、偽善、道德敗壞、種族歧視、弱肉強食等,所以他沒有像當時其他作家那樣一味沉浸在樂觀中當社會的“吹鼓手”,而是以清醒的頭腦、無愧的良心、嫉惡如仇的情感來傾吐自己正義的心聲。
這位以幽默和諷刺見長的美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從許多不同的角度生動地展現了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丑惡現象,揭露了當時社會“文明”的真相。而且,他的每部作品幾乎都具有諷刺幽默的特色,它們就像一面面鏡子,照出了當時美國社會的種種丑態,也照出了這種種丑態背后的丑陋人性。在欣賞這些作品時,人人都會覺得忍俊不禁,甚至有時還會捧腹大笑;但決不可能笑過即忘,你總能從這些幽默詼諧的情節中感受到一種心靈的震撼。
當然,馬克·吐溫的作品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并不完全是因為他出色地運用了諷刺和幽默的寫作手法。馬克·吐溫有著豐富的生活經驗,也有極其敏銳的觀察能力。在開始創作之前,他已經積累了大量的寫作素材,而且從美國的民間文學中吸取了創作的營養。他初期的作品就有許多以繼承美國民間幽默的傳統為特色,如《卡拉維拉斯縣著名的跳蛙》《田納西的新聞界》《我是如何編輯一份農業報的》等。
馬克·吐溫的作品中,有很多反映了當時美國資產階級統治下政治生活的黑暗和腐敗。例如,《被偷的白象》戳穿了那些打著“維護治安”和“保衛民眾”的幌子的警察、偵探之流的騙子行徑;《大宗牛肉合同的事實經過》揭露了當時美國資產階級統治下政府部門的工作中互相推諉的丑態。此外,馬克·吐溫還對虛偽的資產階級道德和宗教信仰予以辛辣的諷刺,《一個壞孩子的故事》《一個好孩子的故事》都是這方面的作品。
拜金主義也是馬克·吐溫所竭力揭露和諷刺的。例如,《敗壞了赫德萊堡的人》就深刻地描寫了很多人為了錢可以不講道義、不顧廉恥,可以說出不可想象的謊話,干出卑劣無比的勾當的拜金主義心理;《三萬元遺產》通過細致的心理刻畫,用辛辣的筆調描寫了當時社會中人們追求財富的狂熱;《百萬英鎊》則有力地說明了金錢在資本主義社會里的顯著作用,生動地描繪出當時社會中形形色色的“勢利鬼”的嘴臉。這些作品實際上都是馬克·吐溫對拜金主義的抨擊。
此外,馬克·吐溫的小說中也有一些民間傳說的故事和空虛而庸俗的小市民生活的寫照,幽默的色彩相當濃厚,社會的批判意義較小,如《一個沒有結尾的故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