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唐驚聞錄:九方神龍
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自序:真與假
從來沒有在書里寫過自序,寫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想紀念我的轉型。
從《大秦宣太后:羋氏傳奇》開始至今,陸陸續續寫了幾本相對較為寫實的歷史小說或歷史人物傳記,無論細節如何變化,人物性格以及歷史走向都不可能亂寫亂改,這是正統歷史小說的原則。
為何要轉型,轉向哪個方向呢?
還是從我的寫作說起吧。從2013年創作《大秦宣太后:羋氏傳奇》始,到《大明手術師:袁崇煥》,再到相對比較嚴肅的歷史隨筆《大明夢華:明朝生活實錄》為止,的確這些書都比較真實,至少沒有胡編亂造,卻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少了些什么呢?
我細細地看著它們,宛如看著自己的孩子,忽然間我想明白了,他們太真實了,少了些必要的“假的”東西。
關于歷史小說作品,從《大秦宣太后:羋氏傳奇》始,到《大明手術師:袁崇煥》,類似于人物傳記,這些作品要求我必須盡可能地去還原歷史、還原人物,以及人物所處的歷史環境,最后追求的無非一個字——真。
歷史小說追求歷史的真實,無可厚非,然而他們都是大人物,在歷史上都赫赫有名,他們的生活與我相差太遠。而我要做的,只能是從浩瀚的歷史資料中去熟悉他們,然后再通過自己的理解重新詮釋。而這對我自己來說,恰恰是不真實的。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想表達的東西,普通人找朋友傾訴,而作者則是通過文字,向讀者表達。那些太真實的作品,無法提供給我這樣的空間。于是我便寫了這本你們手里所捧的“假的”歷史小說,來表達自我。
說它是假的,是因為我只是借了一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來虛構我的故事。然而它又是我所有的小說里面最為真實的,因為他表達的是自我。
在這本書中,我極力地編織故事,試圖讓它變得更加地精彩、刺激,到處設置包袱,甚至想方設法把懸念留到了最后,不讀到最后一個章節,很難猜到謎底。但是這只是表面的,我只是想用這些來吸引大家而已,它真正承載的是人性。
探討人性是個很復雜的命題,會隨著環境、物質、欲望等變化而變化,所以每個人對身邊各色人等,都會有不同的看法和理解。我想告訴大家的是,我理解的人性是在面對各種欲望時表現出來的最原始的一面。
“原始”是一個相對中性的詞語,其實它背后隱藏的可能是殘酷無情、茹毛飲血等血淋淋的現實。隨著人類文明的推進,人開始變得文明,至少在沒有利益沖突之下,每個人都可以是文質彬彬、溫文爾雅、十分文明的。但是在有利益沖突的情況下呢,或者是在巨大的欲望面前呢,人類會變得如何?
這就是我要在這個“假的”故事里,與大家探討“真的”問題。有時候在虛構的故事環境下,更容易表達一些真實的東西,比如本書的主題——奪寶,這個寶物是否合理,是否真的在歷史上存在過,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把人安置在那樣的環境下,用巨大的利益去引誘他們時,他們的欲望會達到一個怎樣的程度,人性最真實、最原始的一面,會在文明外衣的包裹下,以怎樣的方式暴露出來。
書中曾借一位人物之口,詮釋了所謂的陰魔,“從大處來講,便是業力,自業自得果,眾生皆如是,說的是因果;從小處說,便是五十陰魔,由五蘊所生……”魔由心生,就是所謂的心魔。而心魔的大小,一邊是由世上的誘惑所決定,一邊則是由人類的控制欲而定,即所謂的人性。
人性比任何東西都要來得真實,也比任何東西都要來得復雜,這就是所謂的真假。人可以有真的一面,也可以有假的一面。一個人的好壞,取決于是真的多還是假的多。
也許我說的并不全面,沒關系,隨我一起去看看這個“假的”故事,會否讓你真的有所觸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