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最新章節

書友吧

第1章 活得清醒的女人,又美又酷

結婚還是單身?哪個舒服選哪個

01

帶娃兒在樓下遛彎兒,有兩位阿姨一邊看孩子一邊扯閑篇。

一個阿姨說,朋友家女兒楠楠在北京工作,月收入好幾萬,但是30多歲了,還沒有結婚。阿姨們講八卦,可不是這么平平淡淡的,而是繪聲繪色、眉飛色舞的。

“上次我和老姐妹去她家玩兒,趕上楠楠在家,那姐妹隨口問:‘你一個人回來的啊?你老公呢?’我就趕緊給她使眼色,說:‘人家楠楠還沒結婚呢?!?

“老姐妹特別沒眼力見兒,還在那兒說:‘不是都30多歲了嗎?怎么還沒結婚呀,沒結婚,那男朋友總該有了吧?’楠楠不自在地說:‘還沒有呢。’”

“她還不自覺,繼續嘮叨:‘不是一個月掙好幾萬嗎,怎么連個男朋友都沒有?’”

“我都服了她了,忙岔開話題:‘大城市里的年輕人,都把事業放在第一位,結婚晚,交男朋友也晚。咱們別這么八卦,人家年輕人不愛聽這些?!?

“事實上,老姐妹一說‘結婚’‘男朋友’啥的,人家娃兒的臉色都變了,顯然不愛聽這些。”

我心想這個阿姨還算開明,如果大家都像她這樣自覺,不隨便八卦別人的婚戀問題,大齡未婚青年的壓力應該會小很多。

孰料這位阿姨突然話鋒一轉:“說到底,還不是楠楠太挑了?挑來挑去,把自己挑剩下了,年薪幾十萬又怎么樣,30多了還沒嫁出去,她媽都快急死了?!?

成吧,看來是我想多了。

這時,在場的另一個阿姨則說:“我小姑子的女兒都34歲了也沒嫁出去呢!我給介紹了幾個,人家統統看不上。其中還有一位是海歸,月薪好幾萬呢,也不知道她到底哪里不滿意。憑良心說,我可都是挑著條件好的、合適的給她介紹,不知道她到底怎么想的。這不馬上就35了,女人過了35,只能找二婚的了?!?

我琢磨,這兩位阿姨肯定沒看過簡·奧斯汀的小說《愛瑪》,小說中有這么一句話:“人窮,過獨身生活才被大家看不起……可是有錢的單身女人總是受到尊敬的,可以同任何人一樣通情達理,受人歡迎!”

人家姑娘年薪幾十萬,結婚不結婚,真的不重要啊。想結就結,不想結就單著,畢竟,一個經濟獨立、人格獨立的女性,完全不用仰仗誰而活。

02

一個人到底要不要結婚,30歲結婚還是40歲結婚,應當是一件可以自由選擇的事情,做父母的應當尊重、支持,根本沒必要非得把兒女趕進婚姻的圍城。

如果真心喜歡一個人生活,高興一個人獨處,那肯定是怎么舒服怎么來啊。

更不要提,當今大環境下,很多人,尤其是女性婚后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甚至不如婚前一個人活得逍遙自在。如果兩個人在一起不是錦上添花,而是陷入泥淖,那勉強一起生活的意義是什么呢?作為一個年輕的媽媽,我是真不知道為什么上一代的很多人,在兒女的婚姻問題上要那么焦慮。

日劇《坡道上的家》,講述了發生在幾個女性身上的故事。

安藤水穗原本的收入比老公高,老公覺得她婚后應當做全職主婦,于是她辭職了。他們的寶寶是個高需求寶寶,愛哭、黏人,老公平時不怎么管孩子,晚上甚至不回家,所以大多數時候都是她一個人在照顧孩子。她患上了抑郁癥,孤立無援,最后失手將寶寶溺死在了浴缸里……

在法院工作的女法官,她原本不想生小孩兒,老公卻建議她生一個,還說會幫忙照顧孩子。生了小孩兒后,老公卻并沒有按照之前承諾的那樣照看孩子和分擔家務,老公的工作沒受到什么影響,她卻不得不經常耽誤工作……

家庭主婦里沙子的女兒處于叛逆期,吵鬧、故意挑戰大人的底線,十分讓人頭疼。作為一個全職媽媽,她教育女兒的方式不但沒有得到老公的支持,還被質疑她有虐待孩子的傾向……

03

我們小區有個年輕媽媽,平時都是一個人帶兩歲的寶寶,家務活兒也全是自己做,每天早上五點還要起來給老公做早飯。

有一次她跟我訴苦,我問道:“你老公難道不能幫你拖拖地、洗洗碗,做一些簡單的家務嗎?”她表示指望不上。我又說:“那以后讓他去外邊吃早餐吧,這樣你還能輕松些。”可她說:“我老公很懶,家里有東西就吃點兒,沒有就直接上班去了,絕對不會把車停在路邊吃早餐的?!?

遇到這樣的老公,如果妻子全心全意付出還能毫無怨言,那么日子尚能過下去,可若稍微有一絲怨氣,那日子就很可能過得雞飛狗跳、越來越累了。

婚姻有沒有意義?當然有,不過前提是你的婚姻要幸福。而不幸的婚姻,除了消耗雙方之外,我真的看不到它存在的意義。

遺憾的是,結婚之前,我們永遠不會知道自己將會面臨一個什么樣的婚姻?;橐鍪怯酗L險的,不止看選擇,還要憑運氣。有的人,把愛人變成仇敵;有的人,把愛人變成親人;還有的人比較幸運,做了一輩子情人。如果是第一種情況,那為什么要結婚呢?明明,一個人過得更好啊。

婚姻是一座圍城,別隨隨便便就沖進去。希望每個女性都是因為自己想結婚而結婚,而不是因為年齡大了、親友催促等任何外界因素的壓力而結婚。希望你婚后的生活,一家兩口也好,三口也罷,都能相親相愛,舒服地相處。

自己的人生,用不著外人指手畫腳

01

一個朋友和父母一起去某個古鎮旅行,心情舒暢的她揀了幾張和父母一起拍的笑得燦爛的照片,順手發了個朋友圈,同時還配了一句煽情的話:倏忽之間,父母就老了。看著他們開心的笑容,我暗暗決定以后要多帶他們出來看看。

誰知就是這樣一條原本看起來很溫馨的動態,下面卻出現了不和諧的評論聲:怎么只帶自己父母出去玩兒,卻不帶公公婆婆?把公婆丟在家里,自己帶著父母四處吃喝玩樂,難怪人家說“兒媳外生”。

朋友看了,瞬間覺得肺都要氣炸了,她怒而屏蔽了那個亂評論的朋友,免得以后她再在自己的動態底下嘰嘰歪歪。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那么一類人,無論你做什么,他都會跳出來挑你的毛病。

我偶爾寫有關兒子的段子,也會有人評論:怎么不見你寫孩子的爸爸?你家是喪偶式育兒嗎?

其實,在有關兒子的段子里,我老公經常出現;另外,有關兒子的段子,本來就是記錄我和兒子之間的互動,至于孩子爸爸和孩子一起做實驗或者一起出去玩兒的細節,孩子爸爸自己會記錄,不出現在我的段子里不是很正常嗎?

還有一次,我寫兒子和小錦之間的事情,說小錦是兒子的姐姐,竟然有好幾個讀者評論:喲,原來你還有女兒啊,怎么總見你寫兒子,從來不寫女兒?

這種帶著質問語氣的留言很讓我摸不著頭腦:這是在暗指我重男輕女嗎?拜托,小錦是我妹妹家的孩子啊,她是我兒子的表姐,一年才來我家一兩次,我當然寫得少啊。

我實在想不明白,為什么有些人明明是自己不明真相,卻總覺得自己離真理最近,總覺得自己有資格去審判別人?

02

一個同事曾經的遭遇也挺讓人哭笑不得的。

有一次同事外公住院了,她去醫院看望外公,臨近中午,決定和媽媽一塊兒出去吃個飯。

她那段時間特別忙,好久沒和媽媽一塊兒吃飯了,加之外公生病媽媽一直在辛苦照料,便趁機找了個稍微高檔點兒的館子請媽媽好好吃了一頓,還特意要了兩份兒熱菜給外公打包回去。

她說,怪就怪自己手欠,拍了幾張和媽媽吃飯的照片發了個朋友圈。

一會兒,她竟接到大舅的電話:“你外公生著病,你竟然還有心情吃吃喝喝?把外公獨自丟在病房里,你到底有沒有良心?知不知道什么叫‘孝心’?”

外公生病期間,一直是媽媽跑前跑后地照顧著,媽媽是最辛苦的那個人,她帶媽媽去吃個飯就是不孝順外公了?這是什么邏輯?

媽媽為了息事寧人,勸她:“你外公生著病呢,咱們還下館子是不太合適,快刪了那條朋友圈吧?!彼€氣道:“外公生病,咱們是不是都得哭喪著臉,茶不思、飯不想?大舅那么孝順,外公生病了怎么還有心情刷朋友圈?我偏不刪,帶媽媽吃個飯,他還要審問我一通,腦子怕不是有什么問題吧?”

同事的遭遇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鮮見,尤其是大家庭中,總有人喜歡站在道德至高點上對別人進行評判。

一個讀者曾經在后臺留言,說她奶奶歲數大了,輪流跟著父親他們哥兒仨生活。因為她家條件相對差一些,大伯就總說她爸不孝順,不肯給老人吃好的。其實,每次奶奶來家里住,自己家的伙食都比平時好得多,媽媽做飯時也都盡量順著奶奶的心思和口味,可大伯不但不理解,還給爸爸扣了頂“不孝”的帽子,爸爸一個大男人,好幾次都委屈得偷偷落淚。

其實,孝與不孝,從來不是用經濟條件評判的。子曰:“色難。”真正的孝順,是盡心盡力,無愧于心。

03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笑話。

一天,狼被獅子大王批評了一頓,心情很不爽,看見迎面一路蹦蹦跳跳過來的小兔子,怒火中燒,上去就打了它一巴掌:“我讓你不戴帽子!”

小兔子一時間被打蒙了,從來不戴帽子的它認真反思了一下,然后去買了一頂帽子。

第二天,戴著帽子的小兔子又遇見狼,狼迎面又給了它一個大嘴巴:“我讓你帶帽子!”

明白了吧?一個人想找你的碴兒,總是能找到理由的,你戴沒戴帽子根本不是重點,重點是你怎么做都是錯的。

那些站在道德制高點的人,他們從來不在乎我們做了什么事,而是伸著手隨時打算給我們一巴掌,以證明我們不如他們做得好。

做人呢,永遠不要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輕易地去評判別人,管好自己就很不錯了。至于那些喜歡對我們的人生指手畫腳的人,我們也無須急著辯解,自認問心無愧就好。

有人說過,這個世界上只有兩種事,一種是“關你什么事”,一種是“關我什么事”。人生還有那么多事兒要忙,對于一些無關緊要、愛管閑事的閑人,咱們就不奉陪了。

趁身體還算健康,立一份遺囑

01

某地的一位老師在某網站論壇上發布了一則網文,這位老師在文中講述了自己父親的不幸經歷:父親在一次摔倒后做了脊椎手術,術后肺部感染嚴重,不久又做了氣管切割手術。經過數十天的治療后終于出了ICU。

本以為一切開始好轉了,可是轉回本地醫院后,因為傷口化膿,這位老師的父親立刻又被送進了ICU。然后很快又被醫生通知,建議轉到更高級別的醫院進行治療。他們只得轉院去了一線城市。

遺憾的是,這位老師的父親到了一線城市后,傷口不但沒見好轉,甚至還出現了顱內感染、腦脊液漏、切口感染等問題。醫生表示,能活多久全看“造化”,“一百萬花下去也不一定有用”。

“父親多次用盡全身力氣跟我說,不治了,要回家。我知道,他是覺得治療費用太高,而且后續情況未知,他不想拖累家人?!边@位網友感嘆,做了那么多年老師,一向都能找出正確答案,可這一次卻不知道正確答案到底是哪個:“是盡早放棄,減少治療帶來的痛苦?還是借錢、賣房,繼續治下去,哪怕人財兩空?”

這的確是一個兩難的抉擇。

我們都是有父母的人,面對父母,我們也都有需要做決定的那一天,可是我相信,很多人應該都沒想好真到了那一刻應該如何取舍。

02

說到自己的身后事,我們可能會笑談:等將來我“不行”了,我可不想去醫院“扔”錢,與其讓沒有質量的生命茍延殘喘,不如早點兒讓我痛痛快快地離開??墒?,如果把主角換成我們深愛的父母,如果父母“活著”還是“死亡”需要由我們選擇,我們恐怕就沒那么看得開了。

有時候我們明明知道他們正在忍受極大的痛苦,卻依然不肯放手。除了不舍得割斷那血濃于水的親情,還牽扯到一個面子問題:放棄給父母治療是不是不孝?會不會被親友恥笑?

魯迅先生曾在《父親的病》一文中描寫了父親去世前的情景:“父親的喘氣頗長久,連我也聽得很吃力,然而誰也不能幫助他。我有時竟至于電光一閃似的想道:‘還是快一點喘完了罷……?!⒖逃X得這思想就不該,就是犯了罪;但同時又覺得這思想實在是正當的,我很愛我的父親。便是現在,也還是這樣想?!?

當父母大限已至之時,我們做子女的看到他們那么痛苦,有時難免會產生“與其受罪,還不如去了”的想法,可是,一旦產生這樣的想法,又會像魯迅先生一樣自責這是“大不孝”,恨不得摑自己嘴巴,但在內心深處,其實我們比誰都明白,我們愛他們,我們只是希望他們不要那么痛苦而已。

還是在《父親的病》中,魯迅先生寫中西醫面對絕癥病人的不同:“中西的思想確乎有一點不同。聽說中國的孝子們,一到將要‘罪孽深重禍延父母’的時候,就買幾斤人參,煎湯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幾天氣,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醫學的先生卻教給我醫生的職務道:可醫的應該給他醫治,不可醫的應該給他死得沒有痛苦?!@先生自然是西醫?!?

如魯迅這樣的思想巨匠,在面對父親生死的那一刻仍痛苦彷徨,更何況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呢?那么有沒有一種方法,可以讓子女或家人當有一天不得不面臨這種抉擇時,做選擇的壓力小一些呢?我想,立遺囑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03

中國人對死亡向來諱莫如深。如果親人,尤其是年長的或身體不太好的親人和我們談論自己的身后事,我們往往會很強硬地打斷他們:“哎呀,快別胡思亂想了,您身體還好得很呢,至少能活到一百歲。”

在我印象中,我爺爺身體不好的時候,一說到自己的“將來”,就被爸爸和叔叔等人打斷,大家覺得這樣就能讓爺爺不要多想,安心養病。

曾看過一個TED演講,演講者講道:在我們健康的時候就談論死亡,人生會變得容易得多。因為對于我們大多數人來說,當我們太感性的時候、病入膏肓的時候,或者太筋疲力盡的時候再談論,就太晚了——現在不正是我們掌控自己人生結局的時候嗎?

人終歸是要離開這個世界的,我們有必要在身體尚且健康的時候,好好思考一下自己的身后事:到哪一步就不繼續治療了?器官要不要捐獻?希望埋骨于哪里?想要一個什么樣的葬禮?等等。不要害怕想到死亡,更不要抵觸談論死亡,適當的討論死亡可以在最后的緊要關頭減少你所愛的人的心理壓力。

我們每個人都很有必要,把生死的選擇權握在自己手里。

理性購物,是舒適生活的源頭

01

“618”購物狂歡節過后,一個朋友給我發來了她的購物清單,我真是嚇到了:一大箱衛生巾、4桶洗衣液、4提衛生紙、好幾桶奶粉……

我奇怪她為什么要一下子買那么多衛生紙,她的理由很簡單——便宜。

“可是,一下子囤那么多,不覺得占地方嗎?”我反問道。她發了個“捂臉”的表情,隨后反問我都買了些啥,我的回答是:“基本上可以理解為沒買?!?

“面對網上鋪天蓋地的促銷活動,你是怎么做到如此清心寡欲的?”

“因為我最近正在施行‘斷舍離’,一些暫時用不著的東西再便宜也不買。”

其實我早就發現了,趁著這種所謂的“大促”買買買,占不了多少便宜。

很多時候,我們的“便宜”是建立在“多買”的基礎上的。比如,我曾在兒子小的時候囤過不少尿不濕,平時兩塊錢一片的尿不濕,活動價一塊八毛多一片,買上一大包才便宜了20塊錢,然而,賣家并不單包賣,必須買五包以上才能占上這點兒便宜。

老話說得好:“買的沒有賣的精!”想占便宜就得多買,然而,多買的后果又常常是買多了!

記得有一次在討論“囤貨”問題的時候,至少有兩個好友告訴我,自己家里的尿不濕就是在某次購物節的時候囤多了。一個朋友是因為寶寶脫離尿不濕的速度比想象中快,另一個朋友是寶寶身體長得太快,囤下的尿不濕的號碼很快就不夠大了……遺憾的是,那時退貨已經不可能了,只能送人或白白扔掉……

此外,雖然很多東西保質期貌似很長,但實際上我們經常會高估了自己的“消耗力”。

我曾有過一次慘痛的教訓。記得那次我一口氣買了八箱牛奶,當時想著,保質期很久,無論如何都能喝完。然而,當我驚訝地發現它們已經過期的時候,還有四箱沒拆封。原以為自己占了很大的便宜,誰知卻因為過了保質期而導致了更大的浪費。

相信有著和我相同遭遇的人并不在少數。隨便翻翻你囤的面膜、乳液等護膚品,是不是就有過期的?看看你的醫藥箱,有沒有過期的藥品?翻翻你的衣柜,有多少衣服是穿過一兩次就再也不想穿的?再翻翻你曾經買的各種零零碎碎的首飾,有多少早就不稀罕了?

02

我一向不長于整理和收納,有空閑時間我寧可看會兒書或者散散步,而不是做家務。有一次看到家里東西實在太多,我終于決定好好斷舍離一次。

一收拾家里的東西,我真被嚇到了:有一層櫥柜竟然放的全是飯盒,很多是幾年前買方便面的贈品,大多已經兩三年沒用過了;櫥柜的底層也藏了很多東西,幾十米的網線、原先換下的舊鎖、兩個放了很多年的電話座機;衣柜里也夠熱鬧,有老公上高中時穿的一件舊西服、我好幾年不穿的裙子、T恤……

思來想去,我決定把這些存了很多年,前五六年沒用、后五六年很有可能也不會再用的東西扔掉。盡管它們看上去還好好的,盡管它們像是還大有用武之地,可是考慮到它們已經閑置了好多年,真的只能把它們當作垃圾來看待了。

痛定思痛,為了讓家里不再被“垃圾”占滿,我開始嚴格遵守一個原則,那就是少買。沒什么用或者暫時用不到的東西,再便宜也不買。寧可需要的時候按正常價位買,也不在不需要的時候買一大堆東西來擠占本就有限的空間。

為了貪圖那微不足道的小便宜而給生活增添無盡的雜亂感,真的不值得。

03

說到“斷舍離”,我最佩服的人就是發小小懶蟲,她家收拾起來特別輕松,因為沒什么用的東西她總會及時清理掉,而不是放著落灰。

她經常穿的鞋子一共有三雙,其中一雙是跑鞋,跑步的時候穿,另外兩雙日常穿。她每買一雙新鞋,必扔一雙舊鞋。此外,如果一件衣服一年內沒穿過,她也會裝進收納袋或放進捐衣箱。

她說媽媽有句話一直印在她腦子里:“喜歡的衣服買了就趕緊穿,不喜歡的衣服多便宜也不要買,占地方?!?

她媽媽還舉過一個例子——有“囤物癖”的姥姥,姥姥有很多東西都舍不得扔,去世時留下了一大堆布料和各種各樣的雜物,結果,她媽媽兄妹幾個看著堆在屋里的小山一樣的東西,全給當破爛兒清理掉了……

如果提前知道我們囤積的最終結果是被當破爛兒清理掉,是不是就沒有那么大的囤東西的勁頭兒了?

再換個角度想一想,現在房價這么貴,我們卻用一堆不值錢的東西來擠占有限的空間,傻不傻?

說實話,很多時候感覺家里不好收拾,就是因為沒用的東西太多了。很多東西扔了可惜,放著又一時半會兒用不著,真讓人為難。所以,與其每天收拾房間時發愁怎么放置和收納,還不如最初就干脆少買。

“斷舍離”是一生的功課,而解決問題的根本,不是學會收納與扔東西,而是在開始的時候就理性購物。

從源頭上節制,是杜絕浪費、節省空間的最優方法。此外,還有一個妙不可言的優點,那就是,省錢!

臉皮厚一點兒,越活越舒坦

01

小朋友對家長不經意間提到的某件事,常常會念念不忘。

某天我看到朋友圈有人曬哈根達斯的冰激凌火鍋,就隨口和老公說,我也想去吃。老公不愛逛街,但是很愛吃,只要我請客,他斷然是不會拒絕的,果然,他順嘴說了句,行啊,那改天去。

在國人語境中,“改天”的含義很模糊,有可能是“永不”,也有可能是“第二天”,反正我們倆是隨口說說過后就忘了。然而,有個小朋友卻把這一幕默默記在了心里,動不動就提醒我:“媽媽,我要去吃哈根達斯?!?

說實話,我壓根兒沒吃過哈根達斯。因為印象中它一直挺貴的:“不就是個冰激凌嘛,那么小一個球兒就要花三四十塊錢,與其去吃它,我寧可把這錢拿來買本書?!?

可兒子從來不管東西貴不貴,一直在我耳邊念叨著要吃哈根達斯。

后來,我玩手機時偶然發現一個APP上的哈根達斯在搞活動,于是決定趁著搞活動,滿足一下兒子的哈根達斯夢。

到了地方,兒子挑了個他最愛吃的藍莓口味兒的,可能是期盼了太久,他連連說好吃。然而,也就吃了幾口,那個冰激凌就掉到地上了。我有點兒蒙,腦子里浮出四個大字:樂極生悲。怎么辦?再買一個?實在太貴了,多浪費錢呀!不買?兒子肯定會哭的。

說時遲,那時快,只見兒子猛地一個彎腰,迅速撿起那個冰激凌:“媽媽,你看,還能吃?!?

這是我唯一沒想到的結果。

我打量了那個冰激凌一眼,它不是在地上打了個滾兒,而是連碗扣到了地上,考慮到它只有一個面接觸了地面,我對兒子說:“咱們把上邊的刮掉,只吃下邊的?!眱鹤颖硎救f分同意。

就這樣,在人來人往的商場里,一位老母親大大方方地給孩子刮掉了冰激凌的觸地面,小伙子則開心地吃完了剩下的多半個冰激凌。母子二人都很滿意——一個如愿吃到了冰激凌,另一個則省了再買一份的錢。

我想,這事兒如果發生在多年前,我必不會像現在這樣大大方方地撿起掉在地上的食物清理干凈繼續吃,即使我內心深處是那么的想撿起來,可我無法說服自己不去在意身旁那來來往往的人群。

02

有一次和妹妹聊天,她說她上大學時,一個同學去肯德基店打工。那時同學們都覺得肯德基店是個特別洋氣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沒怎么去過。為了體驗一把,她們整個宿舍的人便以“找同學”為借口去了一次肯德基店,每個人都硬著頭皮點了杯可樂——這對當時生活費并不寬裕的她們來說,著實是一筆多余的開支。

我問她:“在那里,即使不消費也沒關系,你們不知道嗎?”她說:“知道啊,可是我們不好意思不點吃的,怕被人瞧不起?!比缓笏^續說道:“姐,我一直很羨慕你,總是那么自信,那么大方?!蔽倚α诵Γ骸安挪皇悄兀抑皇乾F在臉皮變厚了而已,以前的我簡直和你一模一樣。”

我以前也覺得肯德基店是個非常高檔的地方,進去總是戰戰兢兢的,怕鬧出什么笑話。可后來我才知道,在那里花十幾塊錢買個漢堡就能吃飽,可樂也和外邊買的差不了多少,里邊的消費水平并沒有我想象的那么高,它只是個很平價的餐廳,僅此而已。

臉皮薄、怕出丑、不好意思,這是長久以來存在于大眾群體中的通病。

記得多年前我曾在美團上團購過一個一折券,因為是在產品上新時搶到的,所以搶到的時候很是沾沾自喜,可到了真要消費的時候卻又生怕別人知道我用的是一折券,生怕商家或其他顧客戴著有色眼鏡看我。如今,一晃許多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對類似的事早已不放在心上了,回想當初那個自卑怯懦的自己,到底是在畏懼什么呢?

03

有個朋友說,有一次她去體檢,醫生給她推薦了附近藥店的一個保健品,等她進了藥店挑好東西準備付錢時,才發現那個保健品400多塊錢一盒。她當時都驚呆了,根本沒想到普普通通的一盒保健品竟然會那么貴,可就這樣突然說不買了吧,又覺得很丟臉,畢竟柜臺的收款員都在等著她掏錢了,猶豫了一下,她還是咬咬牙把那盒保健品買回了家。

回到家等她上網一查,果然發現網上有不少很便宜的同款保健品,而且看買家評價,貴的和便宜的效果都差不多。

“你這真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啊,400塊錢是大風刮來的嗎,這么霍霍?”我看著她痛心疾首地說道?!鞍パ?,我哪兒知道會這么貴呀,我當時都準備付錢了,收款員就眼巴巴地盯著我看,我真是張不開嘴嫌貴。”朋友坐在我對面,一臉喪氣。

說實話,活了40多年了,竟然還在做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事兒,實在不知道該讓人怎么說她。先不論臨時放棄購買會不會被收款員看不起,就算被鄙視了,那又怎么樣?他知道你是誰?更不要說,這原本就算一筆智商稅?。∶髦蕾F的和便宜的效果差不多,還硬要掏這個錢,回家再悔青腸子,何苦呢?

要我說啊,人活著,就不能太過在意別人的眼光,明白什么對自己更重要才叫活得通透。

真的,別和自己過不去,臉皮適當厚點兒,舒坦。

遇到倒霉事,一定要冷靜

01

閨密來我家玩兒,閑聊間告訴我,她上午出門逛街時,手機被偷了。

雖然手機不值多少錢,丟了卻很不方便,于是我就想安慰安慰她。但我發現,閨密完全不需要安慰,她跟我有說有笑,狀態跟平時沒兩樣。

我對她的狀態挺困惑的,忍不住問:“親愛的,你手機不是剛丟嗎?心情竟然沒受到影響?”她說:“肯定會有點兒小沮喪啊,可我總不能一直罵小偷甚至一整天都垂頭喪氣吧?事情已經發生了,再怎么抱怨都沒用的,就當花錢買個教訓,以后注意就行了。要是一直讓它影響我的情緒,那這件小壞事就變成了大壞事。”

我一直知道閨密為人豁達,可沒想到她已經豁達到了這種境界。

接著,閨密給我講了她從前一次糟糕的經歷。

某次她因為工作失誤,被領導嚴厲批評了一頓,回家的路上她超級沮喪,一路上都在琢磨這件事,她越想越覺得委屈,結果到家發現,自己的錢包竟然丟了。她仔細回憶回家路上的情形,試圖找到丟錢包的原因,猛地記起上公交車時似乎有個人故意撞了她一下,因為當時心情很差,她不想多費口舌,就只是白了那個人一眼,然后匆匆上車了,竟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錢包在碰撞之中早已落入小偷之手。原本只是被領導批評,這下又丟了錢包,真可謂雪上加霜。

這件事給了她一個啟示:遇到倒霉事,一定要冷靜,以避免更糟糕的事情發生。

仔細想想,閨密那句“要是一直讓它影響我的情緒,那這件小壞事就變成了大壞事”說得真好。人生路那么長,我們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糟糕事,比如,東西丟了、工作出現失誤、開車發生了剮蹭……這樣的遭遇雖然誰都不愿意發生,可我們也應該明白,壞事原本就是生命的一部分,既然無法避免,那最好的辦法就是坦然接受。

02

說到不受壞事的影響,我想起發生在我表姐身上的一件事兒。

有一陣兒家里的抽油煙機需要清洗,她就從單元樓門口處貼的小廣告上找了個相關服務機構的電話,打過去約對方上門幫忙清洗一下。

洗好后,師傅給重新裝上,收了清洗費就走了。結果晚上做飯時,表姐才發現抽油煙機出了問題——原先它的噪聲非常小,現在卻“轟隆轟隆”地跟臺拖拉機似的響,能吵死人。

表姐馬上打清洗師傅的電話,想問問他這是怎么回事,可電話卻一直沒人接了。換個電話打,師傅一聽是表姐的聲音,立馬掛斷,表姐這時才反應過來,自己被坑了。

因為抽油煙機早已過了保修期,維修的話需要支付昂貴的維修費,表姐氣得著急上火,智齒嚴重發炎,不得不跟公司請了三天假,同時去醫院打了三天消炎針。

任誰遇到這種事,都挺郁悶的,但是,因為這事兒把自己氣病好幾天,甚至耽誤工作,就有些得不償失了。

如果你身上不幸發生了糟心事,我勸你豁達點兒,不是我站著說話不腰疼,而是這是唯一能把損失降到最低的方法。

有句話說得好:“屋漏更遭連夜雨,船遲又遇打頭風?!蓖瑯?,當你已經很倒霉的時候,如果不以積極的心態面對,那么接下來極有可能發生更糟糕的事情。由一件壞事招致另一件甚至好幾件壞事,這就是壞事引發的連鎖反應。

所以,越是遇到不好的事情,越要及時從其造成的不良影響中抽離出來,打起精神,小心應對,以免事情往更糟糕的方向發展。

03

說到不和壞事兒糾纏,這讓我想到了《我不是潘金蓮》里的李雪蓮。

多年前,李雪蓮和秦玉河因一些事情辦了假離婚,可令李雪蓮沒想到的是,秦玉河心里還有另外的小算盤——他只是借假離婚誆自己,他真正的目的是娶別的女人。

對于不想離婚的李雪蓮來說,這無異于晴天霹靂,李雪蓮甚至想過讓自己的弟弟去把秦玉河給殺了,當然這是一個很沖動的決定,她的弟弟也沒有同意??墒抢钛┥忞y消心頭怒氣,于是決定告秦玉河??煞ㄔ航o出的結論是,他們二人的離婚證是合法的,秦玉河沒有罪。李雪蓮悲憤之下決定上訪。這一上訪,就是二十年,李雪蓮從一個嬌俏的少婦,變成了一個滿面滄桑的老婦人。

有人贊李雪蓮執著,可我卻覺得李雪蓮這種做法是執拗,是偏執,是不肯放過自己。

對李雪蓮來說,被秦玉河欺騙固然可氣,但是秦玉河既然能做出這種事,就說明他早已變心了,既然對方無意再把日子過下去,那又何必強求呢?強扭的瓜不甜,因為一個不愛自己的人、一件倒霉事,就這樣搭上自己的一輩子,真的值得嗎?

離婚未必就一定是壞事,下一次婚姻也許更好??僧斃钛┥彏榇硕钌弦簧鷷r,“離婚”就真的變成了一件徹頭徹尾的壞事。

踩了狗屎當然很倒霉,可聰明的做法應該是趕緊跳開,爭取下次別再踩上,而不是站在狗屎堆里罵狗。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一旦遇到了,努力保持不受它的影響,你就贏了。記住,我們的情緒一直被影響,才是真正的壞事情。

工作的意義,不該只是為了賺錢

01

我認識的一個姑娘,前陣子換了份新工作,收入卻比原先的工作少了將近一半,職位也降了。

坦白講,起初我有點兒不理解:既然換工作,總得圖一樣,或錢多,或事兒少,或離家近,或穩定……但她這份新工作,哪樣兒都挨不上。

“這份工作可以讓我學習新東西。我做了好幾年的紙媒,感覺這兩年形勢越來越不好,遲早要轉型。我想著,既然遲早要做出改變,那不如及早抽身,趁年輕趕緊學學跟新媒體相關的東西。”這姑娘如是回答。

她這番話,讓我想起曾看過的一句話:人生在世,不能只為了錢。

工作又何嘗不是如此。完全不考慮錢是不可能的,但是,工作也不能只為了錢。

雖然“為了夢想而工作”聽上去特像不想多給錢又想忽悠你拼命工作的無良老板說出來的話,但我們不得不承認,人如果不能從工作中獲得任何樂趣或成就感,其實挺難熬的,畢竟,我們每天花在工作上的時間至少有八小時,如果完全不喜歡,那上班無異于遭受酷刑。

02

在讀書會上認識了個朋友阿曼,她在一家博物館上班,那家博物館在西安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的名氣,可是她的薪資待遇卻和博物館的名氣有些不匹配。除此之外,還存在周末不能雙休、上班非常忙等缺陷,可是她卻在那里工作了近十年。

那天在群里聊到各自的工作,我說,以阿曼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阿曼也承認自己對單位的薪資和休假狀況不是很滿意,但她說:“我非常喜歡我現在這份工作,我總能從中找到我想要的意義?!?

阿曼非常喜歡文物,每次看到那些古舊的物件,她心情總是異常平靜。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有一些東西能讓你潛下心來研究,是件多么幸運的事情啊!而如果這個地方又恰恰是工作場合,比如你的辦公室,更是幸運中的幸運。

阿曼所在的博物館偶爾會組織“博物館進校園”活動,有一次阿曼和同事們去了一個她之前聽也沒聽過的小山村,給那些從沒去過西安的孩子講文物故事,她說孩子們純真的眼睛讓她的內心無比柔軟,突然就覺得很多事情其實也不用計較太多。

我特別羨慕阿曼的狀態,有喜歡的工作,可以傾注很多感情,而工作也回饋了她很多金錢以外的東西,甚至可以說滋養了她的心靈。

所以,遇到喜歡的工作和遇到喜歡的人一樣難得,一定要珍惜,只有珍惜,才能走得更遠。

日本“經營四圣”之一稻盛和夫曾說過:“你要學會和工作談戀愛。”這大概是人和工作之間最理想的狀態了。

無法和工作相愛,就容易斤斤計較、心生委屈,甚至可能因為一些細小的事情炸毛,產生那種“受夠這份工作”的想法。當你真的感覺受夠了你的工作,那么,你離辭職也就不遠了。

03

有個經典小故事就是探討工作的樂趣的。

非洲部落有一位老人,悠閑地坐在一棵大樹下編織草帽,他編的草帽不僅造型別致,還特別便宜,才10塊錢一頂。有個去那兒旅游的商人覺得老人編織的草帽非常有特色,就想大量收購,于是他問老人1000頂草帽要多少錢,老人回答20元一頂,商人不解:批量訂購,價格不降反升,哪有這樣的道理?老人回答:“因為一下子做這么多,就需要我夜以繼日地工作,長時間的勞累會轉化成很大的精神負擔?!?

長年累月機械地做同樣的事情,的確會讓人覺得缺乏樂趣。有些事情,偶爾做一做是享受,可如果每天重復地做,不但不是享受,還會變成負擔,甚至讓你唯恐避之不及。

04

我認識一個姑娘,辛苦準備了兩年考上了公務員,入職后才發現自己不是很喜歡這份工作。她的興趣在跳肚皮舞方面,因為跳得好,工作之余她便在健身房兼職做舞蹈教練。雖然晚上到家經常已經10點了,累得渾身酸痛,可她卻非常享受縱情跳舞的感覺。她猶豫了很久,決定辭掉相對穩定的公務員工作,去做肚皮舞全職教練。家人都強烈反對,畢竟,她是好不容易才考上的公務員??勺罱€是毅然辭職了,因為她覺得看著自己的學生從不會跳肚皮舞,到能靈活地控制自己的身體,是一件特別有成就感的事情。

所以,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能給你提供樂趣,能讓你有成就感,甚至有可能實現你的人生價值。

“馬斯洛需求”的第五個層次便是自我實現的需求。簡而言之,就是實現個人的理想、抱負,把個人能力發揮到最大程度,達到自我實現境界。而這個層次的實現,有個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找一份你喜歡的、讓你充滿成就感的工作。

錢多、事少、離家近的工作,可能很少會有,但我們總得圖一樣。有趣、好玩、讓人充滿活力、成就感滿滿……這些也都是加分項,千萬千萬不要僅僅為了錢去工作。

別讓你的眼界,僅僅局限于一部手機

01

好友發了個朋友圈動態,說要完成一項“關機36小時”的挑戰。我覺得這個活動挺好,畢竟,現在手機已經成了我們不可分割的朋友(敵人),沒有必要的時候,我們確實需要離手機遠點兒,這項活動對于不少手機成癮的人來說,的確是個挑戰。

幾天后,我又在朋友圈看到了她的挑戰匯報結果。據她描述,剛關機時的幾個小時里,她曾好幾次心癢難耐,想打開手機瞄一眼,可最后都忍住了,后來慢慢地,她開始適應了沒有信息打擾的生活,在之后不開機的30多個小時里,她覺得生活空前寧靜美好,而且并沒有因此而錯過“一千萬”。

捫心自問,如果讓你來參加這個挑戰,你會成功嗎?很多人應該都夠嗆。

作家劉震云在其名作《手機》里寫道:“手機,原來就是為了方便人的,沒它的時候,人挺自由,有了它人成風箏了。”

有了手機,我們的生活確實變得更便捷了,可這同時也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娛樂世界的大門:刷刷朋友圈、看看段子、搜搜娛樂八卦,不知不覺兩三個小時就過去了。如果再追追劇、看看綜藝節目,立馬又有好幾個小時被“吃掉”。

表面上看是我們在玩手機,可實際上,很多人是被手機操控了。

經常抱著手機玩個不停的人都會有一種感覺:看手機的時間越長,越空虛無聊,越空虛無聊就越想玩手機,這簡直是一個惡性循環。

世界那么大,好玩的事情那么多,千萬別讓你的視野,僅僅局限于一部手機。

02

閨密王大美有一次和我聊她的“手機成癮癥”:“最近我有個很可怕的發現,我每天至少有四五個小時在玩手機。因為我無意中發現手機里有個軟件,可以統計我一天玩了幾個小時手機,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統計顯示我每天平均玩5個小時手機,差不多每隔9分鐘解鎖一次屏幕。我都驚呆了,真不敢相信我會這么長時間、這么頻繁地玩手機。”

王大美吐吐舌頭繼續說:“我感覺自己挺忙的,上班的時候忙得像陀螺,下班的時候還要帶娃兒,但是只要愿意墮落,好像總能抽出時間來——吃飯的時候,上廁所的時候,甚至陪娃兒睡覺的時候……”

對于“只要愿意墮落,好像總能抽出時間來”這句話我深表贊同。就拿各種短視頻軟件來說,它們真的是吃時間的利器。

有段時間我裝了一個看短視頻的軟件,隨便刷刷一兩個小時就過去了,這對于又要寫稿又要帶孩子,時間本就不寬裕的我來說,真的是很恐怖的一件事,嚇得我趕緊卸載了。

幾年前,大屏智能手機開始流行,當時我想,這玩意兒真好,它可以為我們學習新東西提供很大的便利。遺憾的是,后來我發現,對于大部分人來說,手機壓根兒就不是用來學習的,很多時候,我們只是用它來聊天或者看娛樂八卦。因為面對五花八門的消遣項目,想靜下心來學習真的需要極大的自律力。

對大多數不夠自律的人而言,手機只是向我們敞開了另一扇浪費時間的大門而已。

如何戒掉手機依賴癥?除了前文提到的關機挑戰,我還有兩個小建議。第一,可以裝一些具有限制功能的小軟件,比如我們給自己規定每天只能玩三個小時手機,時間到了會自動鎖屏。第二,不要把手機帶上床。如果你想早點兒入睡,那么不帶手機上床是最好的辦法,這樣除了縮短玩手機的時間,還能讓你避免熬夜。

想要提升自己,那就要先放下手機,去做更重要也更有意義的事情。

03

曾看過TED上的一個演講,主講人是個時間管理方面的專家。她說:“時間管理的一大要訣,是先評估每一件事對你來說的重要程度,把重要的事情排在前邊去做,你就有時間了?!睂Υ宋疑钜詾槿弧?

以我自己來說,我再怎么浪費時間,也會把寫稿子排在前面,因為這是我非??粗氐墓ぷ?。如果稿子沒寫好,我是不會去玩手機的,每天寫2000字是我給自己規定的硬性任務,它永遠排在我生活的第一位。

不可否認,人生在世,我們不可能一直保持高效工作的狀態,偶爾也需要時間調整、休息。但與其用玩手機的方式休息,我們何不做一些更有意義的事情呢?比如健身、讀書、看一些經典電影……

事實就是如此,看一個小時書總比逛一個小時淘寶更讓人有成就感,跑半小時步總比看半小時短視頻更讓人自豪。

一個戒掉手機成癮癥的朋友說過一句特別經典的話:“吾日三省吾身:今天讀書了嗎?鍛煉了嗎?學習了嗎?如果沒有,放下手機,快去!”

生活那么豐富多彩,生命那么恣意鮮活,可我們大多數時間卻在埋頭玩手機,這不是很可悲嗎?我們給了手機那么多時間,可它還給我們的卻只有干澀的眼睛、受損的頸椎、轉瞬即逝的快感以及越發貧瘠的眼界,虧不虧啊?

我特別喜歡《月亮與六便士》這本書,其中有一句話尤其喜歡:“不要只盯著六便士,偶爾也抬頭看看月亮?!边@在當下社會,就是指:不要總盯著手機了,是時候做點兒更有意義的事情了。

相信我,放下手機,你的眼界將更加開闊,你的生活將更加豐富多彩。

你為什么一定要盡早學會開車

01

尚在讀大三的表妹說,她想利用空閑時間學點兒東西。她想學跳拉丁舞,可她爸卻建議她去學開車——她并不想去。第一,自己一時半會兒沒能力買車;第二,學開車很辛苦,學一夏天皮膚能曬黑好幾個色號。女孩子都愛漂亮,當然不愿意找虐。

我也建議她畢業前先把駕照考下來,怕夏天學車被曬黑,可以利用寒假學,總之盡快學會開車是很有必要的,因為不管對男人還是女人來說,會開車真的是太方便了。

最近我經常因為不會開車而煩惱。

我們小區面積很大,我家住在小區中最靠近角落的一棟樓里。從我家樓下走到小區大門口,有1公里多的路,步行平均需要十幾分鐘,走到公交車站,又需要5分鐘,短短1.5公里的路程,卻經常讓我覺得出門很不方便,尤其是帶著孩子的時候。

平日帶女兒打疫苗或有其他的事需要出門,一般是我或婆婆抱著她走到小區門口去坐公交車或打車。經常會有人建議我們,用嬰兒車推孩子唄,抱著不累嗎?累啊,可是有的小朋友不愛坐嬰兒車,我家這位就是。每次往車里放她,她都會拼命掙扎、抗拒,這么說吧,你根本無法以“坐姿”把她放進車里。偶爾她肯坐進去,可不到一分鐘,就又站起來了。推車出門的結果就是:常常一手抱孩子,一手推嬰兒車,反而更累。

雖然我家寶寶不算胖,可要抱著她走1.5公里依然很考驗腰力、臂力和體力。每次帶寶寶出門,我最大的心愿都是可以叫個出租車開到我家樓下,遺憾的是門衛不讓出租車進小區。所以很多事情我都是攢到周末再辦,讓老公開車帶我們去。

說到底,這一切麻煩都源于我不會開車。

02

去年我父母來咸陽,我想帶他們去周圍的景點逛逛,可因為我不會開車,只能等周末老公休息時再帶他們去,而如果我會開車,就可以說走就走,想去哪里就去哪里了。

還有一次兒子發燒,我和婆婆帶著他去醫院做檢查。那天天氣很不好,刮著大風,對于一個正在發燒的孩子來說,在風中走1.5公里可謂非常受罪??墒俏覀儽持膊滑F實,畢竟他比較大了,體重也有50多斤,所以只能發著燒自己走。

也是因為不會開車,原打算給女兒報某早教機構的課,后來考慮到坐公交車不方便,打車來回路費又太貴,所以只好擱置了。

不會開車,除了會造成生活中的不便,工作中也會如此。

一位好友說,自己所在的單位在鄰市成立了一個分公司,領導有意提拔她,打算讓她去分公司鍛煉一段時間。可她家寶寶還小,去鄰市的話估計只有周末才能回家,她有點兒放不下。

她和領導說了自己的顧慮,領導問:“你會不會開車?兩個市之間只有30多公里,不堵車的話開車40分鐘就到了?!?

她偏偏不會開車。

后來因為放不下小孩兒,她只好放棄了那個難得的機會。

你看,不會開車,真是處處受限。

而我一個會開車的朋友就不一樣了,她有8年駕齡。我曾問她會開車最大的好處是什么,她的回答是“方便”,比如想帶孩子去郊外親近一下大自然,開起車來說走就走。她經常帶小朋友去秦嶺深處,玩玩水,爬爬山,累了就在附近找個農家樂飽餐一頓,真的是一種享受。

這位朋友以前自己也不會開車,想去哪兒玩兒必須得等她老公休假,然而她老公動輒加班,非常不方便,她也是鑒于此才下定決心一定要學會開車。現在情況就大大不同了,想去哪兒、什么時候去,她和娃兒兩個人說了算。

會開車和不會開車的女人,生活狀態真的大不一樣。

03

一個朋友的孩子準備上小學了,她有足夠的經濟條件給孩子選擇一所重點小學,那所小學離她家4公里,如果坐公交車過去,加上等公交車的時間,一般需要半小時左右。她家門口也有所小學,步行5分鐘就可到達,可是教學質量一般。

如果是你,你會讓孩子上哪所小學?

我建議上那所重點小學,因為4公里的路程,開車也就一腳油門的事兒。

“可是我不會開車。”她無奈地說。

我說:“那就去考個駕照,現在學還來得及?!?

她指指窩在自己懷里的老二:“我現在去學,誰給我看孩子呢?”

這是個現實的問題,當你帶著兩個孩子的時候,再抽時間去學開車就變成了很困難的一件事。

所以,趁著年輕,趕緊掌握開車這項技能,讓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司機。

會開車到底有多爽呢?有個讀者是這樣回答我的:

“我是一名跑步愛好者。周末開車送孩子上各種輔導班,送完孩子再開車去離輔導班不遠的大明宮跑個步,跑完步回家洗澡,再去接小朋友放學,時間剛好來得及。如果不是會開車,我就無法享受這種無縫銜接的‘自由’。簡直是太爽了!”

曾看過這樣一句話:“孩子,你一定要學會開車,這與身份地位無關。學會了開車,你可以拔腿去往任何你想去的地方,不求任何人?!?

擁有幾分自律,便擁有幾分自由

01

我有個朋友不久前辭職了。

她是個特別多才多藝的人,能畫畫,懂設計,加上人脈不錯,工作之余還能接點兒私活兒。

她一直不喜歡上班,因為討厭上班死板的時間限制,早上必須幾點到,下午必須幾點走,還動不動就開會。

她常說:“我要是有靈感了,不管是不是上班時間都會開始工作,沒靈感,讓我坐在那兒也不管用啊。還是辭職好,沒了通勤的煩惱,不用受上下班的限制,我相信自己可以做得更出色,效率會更高?!?

然而,辭職半個月后,她郁悶地告訴我,還不如上班時忙里偷閑干的活兒多。

我忙問為啥,她說:“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著,有時明知道自己有活兒要干,但是耐不住總是自我安慰:晚點兒再做吧,反正還有時間,結果晚點兒又看韓劇或者刷微博去了……”

她說以前上班,到點兒了必須起床,下班到時間才能走,必須在崗位上待夠8小時,干完了單位的活兒偶爾還能干干私活兒,現在可倒好,沒人監督,她簡直成了扶不上墻的爛泥。

我笑了,這些煩惱都是不夠自律帶來的,原以為辭職后會有大把的時間用來工作,孰料沒人監督,時間全部用來娛樂了。

你也有這樣的經歷吧?明明想看一集韓劇,結果卻看了三集;明明只想吃一把瓜子,后來卻吃了好幾個“一把”,明明想十一點睡覺,凌晨一點卻還抱著手機……

這是典型的缺乏自律的表現。

作為一個資深自由職業者,我早就發現,其實“自由職業”是最“不自由”的,它需要嚴格的自律作支撐。經常有人表示羨慕我的工作,說可以天天睡到自然醒,想去哪兒玩兒就去哪兒玩兒,美死了。

我覺得他們嚴重誤會了自由職業者,以我的日常來說,要寫公眾號稿子,有時還要寫書稿,偶爾還會接一些文案的活兒,恨不得像八爪魚一樣有8只手可以同時推進這些事情,如果我想去哪兒玩兒就去哪兒玩兒,天天睡到自然醒,這些工作誰替我做呢?

作為一個自由工作者,我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飯,然后八點半準時坐到電腦前開始工作,十一點半去買菜,中午吃飯休息一小會兒,一點半左右繼續工作,下午四點運動半小時,之后接小朋友放學,開始忙家里的事,一直到晚上十點,小朋友入睡后,我看會兒書或看電影,為了不影響第二天工作,我幾乎不熬夜,一般晚上十一點半前就入睡。

自由職業,并不是完全自由的,越自律的人才會越自由。

02

曾經在知乎上看到一個話題:“你起那么早是為了什么?”

下面回答一大堆,大多是讓我們羨慕的充滿正能量的理由:跑步、做早餐、背書、寫作……當然,也有些人早起是為生計所迫,遲到了老板要扣錢,所以就算與被窩熱戀再深、懶癌再重,還是不得不早起。

我一直以為早起的大多是老年人——覺少嘛,所以當我第一次發現我身邊有位早起的年輕朋友時,我嚇得一哆嗦。

她早晨五點多起床跑步,回來還可以做早餐。她解釋,作為一個職場媽媽,她發現唯一能爭取到的時間就是早晨了。每天下班到家已近七點,要做飯,還要陪小朋友,等家務做完、小朋友入睡,已經晚上十點多了,壓根兒沒有自己的時間。

但是,開始早起后就完全不一樣了。小朋友通常七點多才起床,她五點多出門跑個步,跑完回來路過早市還可以買點兒菜帶回來,之后做個簡單的早餐,再悠閑地喊小朋友起床。這讓她感覺早上的時間簡直是賺出來的。

我發現很多自律的人,都善于抓住早上的時間。

一個朋友說她的小姨堅持早起已經二十多年了。她小姨是一名小學老師,還兼職學校教務處的一些工作,下班還要做飯、做家務,非常忙。

小姨喜歡寫作,她發現早上不僅頭腦最清醒,還不會被俗事打擾,所以她早起會先寫作,每天寫2000字,常年堅持,至今已經出了好幾本書了。

朋友小姨的故事讓我想起了日本作家村上春樹。村上春樹的高產是眾所周知的,然而,高產的背后,也有著常人無法企及的自律。

1982年秋,時年33歲的村上春樹在開始職業作家生涯之際,就開始練習長跑。為此,他每天凌晨四點起床,寫作4小時,跑10公里。這一堅持,就是三十多年。

村上春樹說:“想讓時間成為自己的朋友,就必須在一定程度上運用自己的意志去掌控時間。”什么叫“運用意志掌控時間”,說白了,就是自律唄。

所有的自由背后,都有嚴格的自律,當自律變成一種本能的習慣,你才能成為真正的贏家。

03

相信大家永遠不會忘記2020年初的新型冠狀病毒,當一個悠長的假期憑空而至時,我們發現,自律和不自律的人,過的完全是不一樣的生活。

不自律的人,每天吃吃睡睡、玩玩手機、看看電視劇,吃飽混天黑,感覺一天天過得飛快。而自律的人,有時間就讀書、運動,每天充實又快樂。

同樣一個假期,有的人讀了十幾本書,有的人卻天天玩手機順便收獲了幾斤新增的肥肉。

《少有人走的路》的作者斯科特·派克說:“人生苦難重重。解決人生問題的首要方案,乃是自律,缺少了這一環,你不可能解決任何麻煩和困難?!?

的確,我們的很多麻煩和煩惱,都是不自律造成的。

明知道自己體脂偏高,還是不注意飲食,不去運動;明知道要交的表格還沒完成,卻忍不住找人閑聊……

想要減少這些麻煩和煩惱,唯一的方法就是自我約束,讓自己自律起來。

過了30歲,我愈發感覺自律是一種特別可貴的品質,能自律的人都是狠角色:自己逛街購物時,別人在電腦前吭哧吭哧地工作;自己躺床上呼呼睡懶覺的時候,別人卻在晨光微曦中跑步;自己在電腦前噼里啪啦打游戲的時候,別人卻在認真學習……日積月累,我們就會被那些勤奮又自律的人落得很遠。

吉姆·羅恩說的好:“我們都得承受兩種痛苦中的其中一種:自律的痛苦或后悔的痛苦。差別在于自律感覺幾盎司重而后悔卻是幾噸重。”不想讓痛苦變成幾噸重,那么就自律起來吧,去運動、去讀書、去做任何有益你身心的事。

你擁有幾分自律,就擁有幾分自由。

人生越是艱難,越要心中有光

01

曾在一篇文章下的留言欄里看到一位女士的留言。

她說,兒時老家重男輕女,爸媽對她尤其苛刻。有一次她和媽媽說話時頂了兩句嘴,媽媽便對她拳打腳踢,罵出的話特別難聽。打罵完她后,媽媽讓她出去放牛。她一個人拉著牛,一直往山里走,走了很久很久,后來發現走進了一片亂葬崗。

天漸漸黑了,她在亂葬崗里安靜地坐下來,那一刻,她一心求死,真希望某個鬼魂可以把她帶走。

可是過了很久,沒有一個鬼來找她的麻煩,當然,也沒有家人來找她。她不知道當時幾點了,只知道天很黑很黑了,黑得一點兒亮光都沒有。半夜,她牽著?;亓思摇5诙?,她想盡辦法借了兩百塊錢,出去打工了。

如今,一眨眼已經到了四十多歲的年紀,每當想起那個在亂葬崗靜坐的夜晚,她依然會眼眶發酸……

不長的一段留言,看得我心痛難耐。人生總有一些至暗時刻,要想跨過去真的特別難特別難,難到開始讓我們懷疑活著的意義。

那些特別難特別無助的時刻,你是怎么撐過來的?

02

一個姑娘年輕時愛上了一個男孩兒,父母覺得男孩兒不靠譜兒,堅決反對。她卻執意要和他在一起。結婚后,她很快懷孕了,就在她歡喜地準備迎接孩子的降生時,她發現父母曾經的預言是對的,男孩兒真的不靠譜兒。她懷有六個月身孕時,男孩兒劈腿了。

懷孕六個月,已經是妊娠中期,她一個人去醫院打掉了孩子。進手術室前,她一邊流淚,一邊嘴里一個勁兒地念叨著:“寶寶對不起,寶寶對不起……”

等身體恢復得差不多了,她果斷地把離婚協議摔到了那個不靠譜兒的男孩兒面前,然后連夜收拾東西離開了他們共同生活的出租屋。沒臉回老家,她就換了工作,換了電話號碼。那段時間,哪怕是正常地走在路上,她都會突然想落淚。獨自硬撐了很久,她終于遇到了現在的先生,他總是哄她開心,把她從黑暗中拉了出來,從此,她的生活里終于有了歡笑。

最難的時候,她一直告訴自己:會好的,日子一定會慢慢好起來的。就是憑著這個信念,她硬撐了過來。

03

一名讀者跟我說,她最難的時候是老公和孩子同時生病,她不得不獨自挑起家庭重擔。

那一年,她老公在病床上躺了3個月,兒子的眼睛因手術裹了整整9個月的紗布。除了動輒擠車排隊帶兒子去醫院看專家號,她還得到處借錢,節衣縮食地考慮生計。當時,焦慮、壓抑等負面情緒一涌而來,愁得她大把大把地掉頭發,一度悲觀得想死。我問她是怎么熬過來的,她說:“我當時就告訴自己,再難也得硬撐著,如果我倒下了,這個家就完了。一天一天地過,一天一天地熬,總有熬出頭的時候。好在,現在真的已經雨過天晴了,我慶幸我當時沒有放棄。”

生活不會一直明媚,很多時候,我們明明已經很努力了,卻依然躲不過迎面吹來的狂風。這時候,請告訴自己,一定要撐下去,只有撐下去,才有機會看到雨后的彩虹。

04

另一名讀者說,她最難熬的日子是在1997年。當時她剛初中畢業沒多久,獨自拿著1000塊錢去北京學電腦,住了3個月的地下室,只敢吃饅頭和咸菜,連泡面都舍不得吃,因為營養不良,她一度連月經都停了。

幸好,通過拼命地練習,她的打字速度慢慢能達到每分鐘100多字了。后來她去了尋呼臺應聘,因為她知道那里一個月能掙到700多塊工資,這對當時的她來說簡直是一筆巨款。得知被錄用的那一刻,她感到前所未有的激動,直到現在回憶起來,都忍不住想獎勵自己一頓大餐。

生活是苦,但是請你相信,只要你足夠努力,一定能咀嚼到它的甘甜。

05

一個朋友說,她是遠嫁,和老公是因為愛情才走到一起的。結婚后才發現老公霸道又強勢,根本不尊重她的意見,所以兩個人總是爭吵不斷。

當時和公婆同住,即使吵架也不敢大聲吵,受了委屈,她也只會一個人躲在房子里悄悄抹淚。有一次又吵架了,她一個人悄悄出了門,出去的時候是傍晚,沒帶錢包也沒帶手機,逛累了便在一個24小時營業的快餐店坐了下來。她選了個無人的角落,一直哭一直哭,她一度以為婚姻維持不下去了,下定決心要離婚。

后來老公找來了,讓她回家,明明是老公不對,她還是選擇了跟他回去,因為實在無處可去……

后來她試著去溝通和改變,和老公的關系終于慢慢緩和了。她說偶爾還是會想起那個晚上,自己孤零零地坐在那個角落,真的以為一切都完了。

現在他們結婚7年了,有一兒一女。她說,如果當時提了離婚可能就真離了,至于現在,還算幸福。

06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有些艱難的時刻吧,我們可能會感慨,這個坎兒真難過啊,這時,我希望你一定撐下去,希望你多一些耐心,多一些堅毅,更希望你有一個信念,那就是,那些打不倒我們的,終將使我們更強大。

很多時候,我們只能憑著一點兒孤勇,用力地往前走。那些熬過來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在黑暗中穿梭了太久,已經很久沒有看到光了,你以為自己掉進了無底洞,其實你只是進入了一段很長很長的隧道,只要再堅持一下,黑暗就過去了,前面就是出口。

品牌:文通天下
上架時間:2020-11-17 17:03:52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本書數字版權由文通天下提供,并由其授權上海閱文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制作發行

QQ閱讀手機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淅川县| 永胜县| 鲜城| 阿坝县| 肥乡县| 郯城县| 郓城县| 郧西县| 泌阳县| 八宿县| 榆林市| 保山市| 日土县| 刚察县| 罗甸县| 綦江县| 灵山县| 光山县| 铜山县| 遵化市| 饶平县| 涟水县| 贵德县| 睢宁县| 隆化县| 罗江县| 富锦市| 桑日县| 金湖县| 祁连县| 铜山县| 吉隆县| 泗洪县| 荔波县| 凤山市| 郯城县| 绥江县| 杨浦区| 公主岭市| 林周县| 昌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