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 第6章 不一樣的氣場:活成閃閃發光的自己
- 第5章 不一樣的追求:只為美好隨心
- 第4章 不一樣的努力:慢慢走才會很快
- 第3章 不一樣的思考:問題本身不是問題
- 第2章 不一樣的領悟:一切都是我們內心的折射
- 第1章 序言:一樣&不一樣
第1章 序言:一樣&不一樣
這是我人生第一本書,很是好事多磨,封面設計了幾十版,書名討論了十多個,最后編輯很無奈地說:“你,真的和別人不一樣!”
我也精疲力盡地回她:“我,不必和別人一個樣!”
編輯忽然興奮地回信息:“好,就這個了——我,不必和別人一個樣!”
似乎沒有什么可以比這句話更能詮釋我為人處事的風格了,我就是那個一直和別人不一樣的人。
而為何一直要和別人不一樣,最初我自己也不太明白。
直到有天在朋友圈看到一句話:“如果大家都能理解你,你要普通成什么樣?。俊?
哈哈哈,我忽然明白了自己的執念是什么——我拒絕普通!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認為“泯然眾人矣”是件很可怕的事。
比如我以前不愛笑,總是一副冷冷的拒人千里的樣子,好多朋友說我缺乏親和力,勸我要改變,勸我多些微笑,多和別人拉家常,改變酷酷的發型,換掉張揚的衣服……
我一邊覺得他們說的有道理,可一邊覺得這樣的改變很可怕:我變成很多人滿意的樣子,大家看我順眼了,可輪到我看自己不順眼了,這還是我嗎?我到底是讓大家滿意還是讓自己滿意?
況且,沒有兩個人是一樣的,不管是信念、價值觀還是審美眼光、行為習慣,如果我們想讓別人滿意,最后的結果就是更多人不滿意,尤其是自己最不滿意!
有位早年舊友忽然給我發信息,說感覺我現在很多照片“很裝”,把我嚇得趕緊反省自己到底做了什么矯揉造作之事。翻看半天自己的照片沒找到原因,于是虛心去她朋友圈找標準答案:什么樣子才是不裝。
結果她朋友圈首頁就是她穿著一身白娘子的古裝,滿面含羞地撐著一把油紙傘,半躺在湖畔……
我頓時迎風凌亂……
我還是繼續“裝”我自己吧,如果按她的標準“不裝”,就只能扮小青或法海了。
所以,我們無法滿足別人的標準和他們一樣。寓言故事《父子抬驢》就是千古教訓:有驢不騎是傻瓜,父親騎驢是不愛孩子,孩子騎驢是對父親不孝,倆人騎驢是不心疼驢,那就只好父子倆一起抬驢了,結果是自己更辛苦,更多人笑他們有病——這反而是更大的“不一樣”!
二八定律告訴我們:最重要的總是在最少數那里。所以20%的精英之路其實并不擁擠,因為走的人少。倒不一定是因為精英之路有多難走,更多是因為80%的人不敢走,因為他們會覺得在80%那邊更安全。
在人類發展過程中,我們本能地追求和其他人一樣,只有一樣才可以被群體接納,才會讓人有安全感。
試想一下,遠古人類如果不生活在群體中,那是很難生存的;就算是現代人,讓我們忽然進入一個完全陌生的不一樣的環境,我們都會覺得緊張甚至恐懼。
所以追求“和別人一樣”,是人類生存的本能。
可人這一生,不僅僅是只為了生存,更多人會追求精彩的人生,會追求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出彩的人生一定是先“出格”的,精英人群的格局和思維也一定是“不一樣”的,否則怎么會走出平凡與出類拔萃呢?
走不一樣的路,確實會辛苦,因為沒有更多前車之鑒,很多時候都要靠自己探索,每一步邁出去都可能受挫或失敗;
做不一樣的事,可能會痛苦,因為你總在打破自己的舒適區,打破一個舊我重塑一個新我;
做不一樣的人,會感到孤獨,因為沒有多少人理解你,就算是真心的關愛和建議,也都只能給你慰籍,你的人生還是要你自己去負責。
然而,那又怎樣?
走不一樣的路,才能收獲別人看不到的風景!
做不一樣的事,改變才會真的發生!
做不一樣的人,才會活出自己的氣場!
其實沒有絕對的“一樣”或“不一樣”。
只要我們活出自己的不一樣,盡情彰顯自己的氣場,就如同暗夜里點燃的光,一定會吸引來同樣的能量,當我們這群“不一樣”的能量相互吸引越聚越多時,我們就把“不一樣”聚成了強大的“一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