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章節
書友吧第1章 庶女抵債
暮色降臨,廬陵縣主街道熙熙攘攘,人聲鼎沸。
滿庭芳內歌舞升平,圍在案旁喝酒的郎君們懷中抱著嬌娘,推杯換盞,飲酒作樂,不知是誰起了頭,說起了近日的傳聞:
“誒!你們聽說了嗎,前幾日那蘇老三又偷著來滿庭芳吃酒,為了助興不知吃了什么丸藥,進去陪著的幾個花娘都……”
“都怎么了,你快說!”
那郎君見人越聚越多,不好接著講,只做了一個抹頸的動作。
頓時一片嘩然。
胭脂艷香混著酒氣連連往樓上飄。
“不過是死幾個人罷了,我還當什么事兒呢?”
夢娘倚在榻上,香肩半露,染著大紅蔻丹的玉指夾著三張賣身契,哼笑了聲,“怎么著,不把花娘當人看?”
對面,坐著位夫人,一身華麗長裙,外搭件極清素的錦繡披風,同這屋中娘子們的鮮艷穿著大有不同,將自己捂得嚴實,尖尖的臉兒吊梢眉,珠玉簪滿髻,細長的美眸滿是嘲諷,“賤籍胚子罷了,也算是人?”
夢娘冷笑了聲,“蘇三夫人財大氣粗,可就算是賤籍,那也是真金白銀買回來的,總共一千二百兩白銀。”
“什么!”
陶嬌娘拍案而起,頭上的珠花都跟著晃動,“你窮瘋了不成,不過是死了三個花娘罷了,哪里值一千二百兩!”
夢娘將手中的賣身契往地上一扔,“不信啊,不信你自己瞧。”
說著,又往口中灌了一口酒。
“你!”
侍婢將賣身契撿起奉上,陶嬌娘一一看過,金額確實對得上,可那寫著所賣金額的地方有改動的痕跡,數字之上的畫押也明顯是后來重補的。
夢娘懶懶打了個哈欠,“若是蘇家拒不賠償又不要臉面,咱們也可以去府衙那兒評評理。”
偏偏蘇家要臉。
蘇家老夫人同大房主君和大房夫人近日都去長安陪著兒郎準備科考,暫由陶嬌娘管家,若是老夫人回來后知曉發生此等丑事,還鬧上了公堂,不定要發多大的脾氣。
陶嬌娘蹙著眉,咬牙道:“八百兩,再多一文也沒有。”
“一千二百兩,少一文都不行。”
“你!”
陶嬌娘噌地一下站了起來,氣得渾身發抖,“你欺人太甚!”
說著,轉身就要走。
“等等——”
夢娘叫住了她,“若是不想拿錢也可以。”
陶嬌娘停住,“你什么意思?”
“四方堂幫工的那個小娘子,是你們家的人吧,若是能把她贈予我,這事兒我便不計較了。”
“她?”
夢娘嬌笑:“我這有位貴客看上她了,二十五日后,正是個好日子。”
眼看天色越晚,外面人越多,陶嬌娘怕被人瞧見,匆匆離開。
夢娘讓人收了茶盞,對著屏風后喊道:“人都走了,出來吧。”
一頭戴長帷帽的女子探身出來,將油紙包扔到案上,“這只是半包的量,我家娘子說了,事成之后另外半包自會奉上。”
沒等夢娘說話,便跑了出去混入人群中。
待出了滿庭芳,一溜煙的功夫鉆進輛馬車。
春曉扯下帷帽,笑嘻嘻道:“娘子,魚兒上鉤了。”
“做得不錯,回去吧。”
馬車緩緩離開。
蘇府的馬車也剛好從坊里出來。
車內,陶嬌娘靠在隱囊上,嘴里咒罵著,“好個老不羞的東西,這樣大的年紀了往滿庭芳跑也就罷了,竟還鬧出了人命來,現下把爛攤子丟給我又不知去哪個小妖精的被窩里逍遙去了!”
說著,忽然想起夢娘說的話來,眼睛一斜,“鴇母說的那小娘子,你可記得?”
“有些印象。”彩繡想了想,“應是大主君院中的庶女蘇六娘子,一直住在碧霞山私宅,六年前私宅山火受了重傷,好似是被采藥的丈人給撿了回去,聽說欠下不少的診療費,到現在都還沒還完,一直在幫工償還呢。”
陶嬌娘冷笑,“原來是那個賤人生的小煞星啊!”
當年,蘇六出生時天降異象,被云游道士判定為是煞星轉世的不祥之人,大主君犯忌諱便將她們母女送往碧霞山私宅禁足,沒想到被山賊折返盯上,一把大火燒了個干凈,只剩下一老婆子拉扯著蘇六活下來,去蘇府討要銀兩看病時,被仆從給趕了出去。
不愧是命硬之人,居然還活著。
陶嬌娘不屑地嗤了一聲,“她欠四方堂多少銀子?”
“還了六年了,聽聞還有五十一兩未還清。”
“哼,賠錢貨。”
彩繡悄悄松了口氣,暗自慶幸前幾日見那些小丫頭們說閑話時去聽了幾嘴。
“罷了,過些日子你帶她來見我。”
“是。”
夜色漸濃,小小的馬車駛入鹿鳴坊后便往西走,停在了四方堂的正門口。
蘇靨剛下馬車,便有仆從跑過來,急道:“娘子總算是回來了,今日府里來了貴客,先生一直在堂屋等你。”
蘇靨輕輕點頭,回屋換了身衣裙后順著抄手游廊往堂屋走,可剛至門口,便聽見重重地放茶盞聲。
“你這是何意?”
是阿翁的聲音。
蘇靨站在門外都能感受到里面的緊張氣氛,便沒再往前走,只透過窗子往里看了看。
詹夫人面色得體,不徐不疾道:“高先生息怒,大郎是家中嫡長子,我與他父親都盼著他早日成婚為吳家開枝散葉,實在是家中婆母過世前曾留下遺言,讓大郎先立業,后成家。”
“那你就應當日日督促他上進些,既然還未立業,來廬陵做甚?”
詹夫人嘆了口氣,“不是我自謙,家中大郎自幼貪玩,毫無功名之心,若是等他安順入仕立業,不定要什么時候,世人對郎君寬宥,有大把的時間揮霍,可若是如此……豈不是蹉跎了女郎的大好光景?”
高簡眉毛一立,“你什么意思?莫要同老夫拐彎抹角!”
詹夫人美眸微垂,言辭懇懇,“家中大郎無為,著實沒有娶妻之本,女郎剛過及笄,正值妙齡,不如趁此事外人不知時……吳高兩家的婚事就此作罷,也免得日后此事被人宣揚出去,累及女郎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