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泉”的故事發生在西南地區深山密林中的一個布依族村寨,講述了三個前來旅游的年輕人遇上當地村民因發掘溫泉而鬧鬼,此后三日三夜間的種種離奇遭際,以及他們之間情感上的復雜糾葛。
小說雖名為靈異故事,但并非以暴力血腥、面目可憎的鬼怪嚇唬人,著眼點乃在于浪漫與傳奇,文中沒有出現過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鬼,但是恐怖緊張的驚悚感覺無處不在,真實的生活與神秘莫測的神鬼傳說交織在一起,各種匪夷所思的靈異現象作為烘托小說氣氛而存在的宏大背景,伴隨故事的始終。
五行的隔絕與還原,是小說的核心部分。“溫泉”中提到的五行,除了傳統意義上代表構成自然的五種基本元素外,更是人性的象征:火的猛烈,木的生機,金的剛強,土的厚重,水的多變……因此,五行的隔絕即是人的迷失,而五行還原的過程,則意味著人性掙扎、苦斗與犧牲的過程。
小說的主題在于“宿命”,種種宿命的緣起與終結在文中交錯貫穿:古老傳統為現代文明所取代,不可逆轉的宿命;人與自然同生共存,對抗爭斗的宿命;而愛情的宿命更是糾纏難解,近乎冤孽,各人內心的掙扎更甚于與鬼神的角力。人在其中無可回避,步步沉淪,又處處峰回路轉,人的苦斗愈加顯得分外動人。
文中部分情節系作者親歷。小說中風景優美的鎮山村真實存在,位于GZ省中部,是一座保存了明王朝古屯堡建筑原貌,有著“石雕藝術博物館”美譽的少數民族村落。文中的景物描寫,格局布置,歷史典故均取材于現實,大量的布依族風俗民情和生活細節,風情萬種的少數民族節日活動為故事的源起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亦是小說的看點所在。
出現在小說后半段的重要場景:千姿百態、神秘危險的地下溶洞,是本省最富特色的風景。主人公為取神水而進行的冒險活動,使“溫泉”成為少有的描寫地下溶洞探險,暗河漂流的小說類別。

天涯石中火
《溫泉》將在本書下一卷中連載,共十一部分,30萬字(VIP部分14萬字)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