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勝正和荀諶談話,突然,一個衛兵闖進來道:“主公,管亥將軍快不行了!”
黃勝心中一震,道:“什么?管亥將軍他...”
衛兵道:“管亥將軍身受重傷,如今...”
“快帶我去!”黃勝急切地道。
“在軍營。”衛兵道。
當黃勝來到軍營,見到了管亥,管亥正躺在榻上,已奄奄一息。
黃勝雙眼一紅,輕輕地走到榻邊坐下,抓起管亥的手,問:“管亥,你還好嗎?”
管亥看到黃勝來到,想起身行禮,但已經是無能為力,聲音柔弱地道:“主公,管亥不行了,不能再為你征戰天下了。”
黃勝道:“不會的,我馬上為你找最好的郎中?!?p> “主公,不用了,我知道自己的事?!惫芎サ馈?p> 黃勝難過地道:“早知道這樣,我寧愿不要這鄴城。”
管亥道:“主公,管亥出身草莽,蒙主公不棄,收留管亥,寸功未建,卻受主公大恩,管亥雖死不能報萬一,只是生前不能看到主公統一天下,深感遺憾...”說完,管亥的手無力的墜了下去...
黃勝心中一陣絞痛,管亥隨自己南征北戰,未曾享福,如今,竟然戰死沙場,哎!還有多少將士像管亥這樣??!一將功成萬骨枯,要成就一場霸業,都不知道要多少條生命來鋪就。
黃勝下令厚葬了管亥,并追封其為牙門將軍,可憐管亥,連個親屬都沒有,沒有人能繼承他的爵碌。
鄴城,黃勝又召開了戰略會議。
黃勝道:“目前,袁紹大軍還在安平,趙云和呂布兩位將軍在與袁紹對持,我軍下一步的目標是,趙國,樂平,巨鹿這三郡,何人愿去攻取樂平?”
武安國應道:“主公,末將愿往。”
黃勝道:“好,給你五千兵馬,明日出發?!?p> 武安國道:“是。”
黃勝道:“只有五千兵馬,將軍為何還信心十足?”
武安國道:“主公以雷霆之勢占領冀州數郡,冀州震動,余下幾郡,兵馬不多,而且軍無戰心,我只需分兵占領其余小縣,在招降樂平主城沾縣,若其不降,我就將兵馬駐在沾縣城外,等主公占了趙國和巨鹿,那時樂平必歸我軍。”
黃勝微笑道:“嗯,將軍大有長進啊!”
武安國道:“主公過獎了?!?p> 黃勝道:“呂威璜?!?p> 呂威璜道:“末將在?!?p> 黃勝道:“給你五千人馬去取趙國,你可敢去?”
呂威璜一愣,自己一個新降之將,想不到黃勝居然給他單獨領兵的機會,一時間竟不知如何回答。
黃勝道:“呂將軍不愿意去?”
呂威璜道:“主公,末將愿往?!?p> 黃勝這才微笑地道:“好,明日就可出發?!?p> 呂威璜大聲應道:“是,主公?!?p> 黃勝又對徐榮道:“徐將軍明日隨我前往巨鹿?!?p> 徐榮道:“主公,何人守鄴城?”
黃勝道:“審配,給你五千人馬守住鄴城一個月,你有把握嗎?”
在場的人包括審配在內,都非常震驚,審配是新降之將,而鄴城的重要性,更是非同一般,到底是什么原因讓黃勝如此的有把握信任審配?
在座的人雖然滿臉震驚,有一個人卻態度從容,這個人就是荀諶,黃勝也留意到了荀諶的鎮定,微微的點了點頭。
審配從座位上走出來,跪伏于地,道:“蒙主公信任,若鄴城一個月之內有失,審配愿提頭去見主公?!?p> 黃勝道:“嗯,以正南之能,定能穩守鄴城不失。”
黃勝問荀諶:“友諾先生,先生是否愿意陪我一起出征?”
荀諶道:“愿為主公分憂?!?p> 黃勝道:“好,明日,我大軍就向巨鹿進發?!?p> 次日,黃勝留審配守鄴城,率領三萬大軍向巨鹿進發。
而此時的鄴城中,沒有一個人是青州軍將領,留給審配的那五千兵馬,也全部是原河北降兵。
大軍離開鄴城之后,徐榮忍不住問黃勝:“主公,我實在想不明白,主公留審配守鄴城的用意?!?p> 黃勝微笑著問荀諶:“友若先生應該知道原因吧?”
荀諶道:“審家是河北大族,審配在冀州素有威望,有他守鄴城,必能保住鄴城不失,以審配之能,必能看出袁紹必敗無疑,所以他不可能背叛主公,這也是他愿降主公的原因之一,主公如此信任審配,以后,審配必死命效忠,此為一舉兩得也。”
黃勝微笑著點點頭。
徐榮恍然大悟道:“主公的魄力,非常人可比也!”
徐榮又問:“那,主公讓呂威璜單獨領兵又是何意?”
黃勝又微笑著看向荀諶。
荀諶心神領會,道:“呂威璜五千兵馬,就算他背叛主公,也翻不出什么大浪,更何況,呂威璜領的全是青州軍,他要是背叛,完全沒有把握能讓青州軍聽命于他,而事后,呂威璜又會死命效忠于主公?!?p> 黃勝哈哈大笑。
徐榮道:“主公英明。”
徐榮又問:“只是,呂威璜只有五千兵馬,他怎能攻下趙國?”
未等黃勝發話,荀諶道:“主公并非要呂威璜一定要攻下趙國,呂威璜是個將才,剛剛接領青州兵,他肯定不會過度的將兵馬損耗在攻城戰中,等主公占領了巨鹿,呂威璜就會知道下一步該怎么做了?!?p> 徐榮點了點頭,又問:“主公為何不招降淳于瓊,呂曠和呂翔?”
黃勝道:“前番,我軍新到冀州,人心未穩,而且聲望不足,不可以隨便招降敵將;淳于瓊是在洛陽的時候就跟隨了袁紹,此人只能等袁紹被滅之后才能招降?!?p> 徐榮道:“末將明白了?!?p> 幾日后,黃勝大軍到達巨鹿的平鄉。
黃勝問荀諶:“友若,我軍要是占了巨鹿,袁紹會不會從安平撤走?”
荀諶道:“如果袁紹有信心擋住主公的三面夾擊,那他就會留在樂平堅守?!?p> 徐榮道:“依我看,袁紹撤軍的機會很大?!?p> 荀諶道:“沒錯?!?p> 黃勝道:“先生覺得,袁紹會撤往中山還是河間?”
荀諶道:“袁紹必往中山而去?!?p> 黃勝問:“為何?”
荀諶道:“要是去河間,袁紹最終的依靠就是幽州,幽州北面有東鮮卑,東面連接遼東,如今,公孫度又與我軍為盟,如此四戰之地,怎能久守,所以袁紹必定不會進入幽州,而走中山國,就可以通過常山入并州,并州北有太行山,南有壸關,易守難攻,又有其外甥高干領數萬兵馬駐守,所以,我料定袁紹必入并州?!?p> 黃勝道:“先生之言甚是有理,眼下我軍先占領巨鹿再說。”
徐榮問:“主公,袁紹會不會分兵來巨鹿?”
黃勝道:“按常理來說,袁紹知道巨鹿的重要性,肯定會分兵來此。”
荀諶道:“袁紹必定不會分兵前來。”
黃勝道:“嗯,袁紹要是派兵來巨鹿,就應該在我軍抵達平鄉之前,袁紹并非庸才,不可能如此反應遲鈍?!?p> 于是,黃勝大軍長驅直入,抵達了巨鹿主城麼陶。
麼陶城有守軍八千,大將是韓由。
黃勝聽到這個陌生的名字,問荀諶:“韓由此人,能力如何?”
荀諶道:“此人并沒有建過什么大的功績,能力未知。”
黃勝道:“嗯,徐榮將軍,你領五千兵馬,先在梁水上游渡河,我率大軍在麼陶以南渡河,徐將軍再率軍埋伏于麼陶以南十里之外,倘若我大軍渡河之時,韓由出城攻擊,徐將軍就率軍殺出?!?p> 徐榮道:“是,主公?!?p> 于是,黃勝率軍來到麼陶以南,開始渡河,黃勝故意將部隊排得十分散亂,裝作漫不經心地過河的樣子,但是,城中卻是毫無動靜,韓由并沒有派出一兵一卒。
黃勝心想,韓由不是謹慎過頭就是膽小怕事,于是,馬上分兵占領了高邑和楊氏兩縣,然后率領大軍將麼陶團團圍住,又派人將信函射入城中,說,袁紹大軍已從安平撤走,趙國與安平已被青州軍占領,麼陶已是孤城一座,讓韓由速速率兵投降。
于是,韓由舉城投降。
黃勝又馬上令徐榮率兵占領堂陽,令呂布進軍棗強,對安平形成三面包抄之勢,黃勝又留荀諶守巨鹿,自率領大軍往北直奔曲陽。
袁紹得知黃勝想抄他后路,對眾人道:“黃勝從來不強攻城池,卻總是想逼我把兵力分散,真是可恨!”
郭圖道:“黃勝善于打遷圍戰,我軍如今想要堅壁清野,已經來不及了,黃勝已占大半冀州,主公應當機立斷,退往幽州或并州,在各險要之處多修筑要塞據點,以抵擋黃勝。”
袁紹沉思了一會,道:“我軍走中山,過上曲陽,經太行山而入并州。”
鞠義道:“如此應盡快行軍,要是黃勝占了曲陽,又占領常山,那時主公只有進入幽州了。”
于是袁紹將大軍撤出安平主城信都,向北進入中山國。
黃勝得知袁紹已經從安平撤走,便令徐榮率軍占領信都,并讓趙云和呂布率軍追擊袁紹,當然,不可能追得上袁紹大軍,這兩路兵馬的主要目的是進逼河間,響應太史慈和臧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