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聽說夏侯淵中了埋伏,便對夏侯淵道:“此時可放棄朝歌,率軍前往白馬救援。”
夏侯淵道:“要是趙云知道我大軍撤出朝歌,與黃河邊的太史慈所部前后夾擊我軍,如何是好?”
程昱道:“趙云不會想到我軍放棄朝歌,我軍再于晚上偷偷出城,前往白馬襲擊太史慈所部,然后渡河,在黃河以南阻擋趙云大軍。”
夏侯淵道:“好,就依仲德之策。”
當天夜里,夏侯淵就將所有兵馬撤出朝歌,往白馬而去。
大軍行出了十里左右,由于天色黑暗行軍不變,夏侯淵打算將部隊就地駐扎,等天明再行軍。
程昱道:“兵貴神速,只有快速前往白馬,方能達到奇兵之效,將軍可領大部先行,我率軍在后押運糧草輜重。”
于是,夏侯淵領五萬人馬先行,連夜向白馬而來。
將近天明,離白馬還有六七里路,夏侯淵又留步兵在后,率領騎兵先行。
到了白馬北邊渡口,此時,天色將亮,夏侯淵毫不猶豫,率領騎兵就對太史慈營寨發動攻擊。
太史慈顯然想不到夏侯淵來得如此之快,營寨的防御工事尚未修筑完善。
守夜的青州軍見曹軍騎兵出現,大喊道:“敵襲!”
此時,夏侯淵率騎兵已經突入了青州軍大營,青州軍睡得正香,被打個措手不及,曹軍四處放火,很多營帳頓時被燒燃,好在青州軍訓練有素,經過短暫的慌亂之后,夫長什長們迅速組織成多個小隊抵抗。
夏侯淵想不到在這種情況下,青州軍居然沒有多少慌亂,還能組織軍隊抵抗,心中十分震驚。
不過,沒有陣形的小股步兵,是很難抵擋騎兵沖擊的。
太史慈得知有人來襲營,便迅速組織軍隊前來抵擋。
夏侯淵見太史慈率軍來到,知道事已不可為,便引軍撤退。
太史慈率領的都是步兵,知道追趕不上夏侯淵,便整頓軍隊,修整營寨。
這時候,沮授趕來,對太史慈道:“夏侯淵的騎兵在此出現,那他的大部隊肯定就在后面即將趕到,將軍應迅速做好準備迎敵,再派人火速通知趙云將軍。”
于是,太史慈率領大軍出營,在營外擺下陣勢,靜等夏侯淵大軍到來,又派快馬去通知趙云。
不久,夏侯淵率領大軍到達,看到太史慈居然在此嚴陣以待,心中有些吃驚,但是,也只能揮軍沖陣,不然,等后面趙云察覺夏侯淵已不在朝歌,揮軍從后面殺來的話,曹軍的下場就會很慘。
不一會,兩軍就混戰在一起。
兩人都是沙場老將,又是排兵布陣的行家,一攻一守,雙方都應對得當,戰斗一時進入絞著狀態。
夏侯淵見太史慈防守嚴密,知道一時難以取勝,便下令鳴金,軍隊保持陣型緩緩后撤。
太史慈看到曹軍撤退,也不追趕。
趙云收到太史慈的戰報,得知夏侯淵大軍已到白馬,才知道朝歌已是一座空城。
于是,趙云派張濟占領朝歌,然后率大軍往南追擊夏侯淵。
夏侯淵攻不下太史慈營寨,只好就地駐扎,等程昱領軍到來。
不久,程昱率軍來到夏侯淵大營。
夏侯淵對程昱道:“太史慈占領白馬渡口,我軍一時過不了黃河,后方趙云大軍不久將至,如之奈何?”
程昱道:“眼下,只有改道燕縣,從蘢津渡口過黃河,然后,領軍前往白馬。”
夏侯淵點了點頭,道:“黃河以南的白馬渡口,還有夏侯尚一萬兵馬駐守,太史慈應該短時過不了黃河。”
程昱道:“太史慈必定會料到我軍前往蘢津,將軍可在半路設下伏兵,伏擊太史慈。”
夏侯淵道:“好。”
青州軍大營。
沮授對太史慈道:“夏侯淵絕不敢在此多做停留,必定是率軍前往蘢津,從蘢津渡河,子義將軍可率軍追擊夏侯淵。”
太史慈派人前往夏侯淵大營打探,發現夏侯淵果然已經率軍離去。
于是,太史慈率領兩萬兵馬,向西追擊夏侯淵。
半路遭到夏侯淵伏兵襲擊,太史慈損失了千余人,只好率兵返回。
沮授得知太史慈中了埋伏,又對太史慈道:“如今,再率軍追擊,必能獲勝。”
太史慈道:“夏侯淵善曉兵機,恐怕會想到我軍再次追擊。”
沮授道:“將軍放心,就算夏侯淵知道我軍再次追擊,他也沒有時間設伏,因為,他知道趙云將軍的大軍不久將至,屆時,夏侯淵將過不了黃河。”
太史慈于是又點了六千騎兵,再次向西追擊夏侯淵。
果然,夏侯淵輕軍而走,被太史慈的騎兵隊趕上,曹軍排成急行軍的長蛇陣,毫無防御力,頓時死傷慘重,太史慈一直追到夏侯淵大軍附近,才收軍而回。
夏侯淵回到營中,不敢做絲毫停留,馬上下令部隊開始渡河,為了確保軍隊的安全性,夏侯淵下令大軍先渡河,再運送糧草輜重。
太史慈率軍行出不久,轉念一想,夏侯淵必定是想盡快渡河,若是趁他渡河之際,發動襲擊,又可以再勝一場。
于是,太史慈又率軍往西而去,到了黃河邊的蘢津渡口,果然看到曹軍正在渡河,太史慈毫不猶豫,揮軍沖殺過來。
此時,曹軍大部分兵馬已經渡河,只留下小部分兵馬運送糧草輜重,太史慈的騎兵一到,曹軍哪里還能抵擋,被殺得四處逃竄,夏侯淵眼睜睜看著自己大部分糧草被太史慈奪去,氣得咬牙切齒。
太史慈奪得了曹軍糧草輜重,知道夏侯淵沒了糧草,必定不敢在蘢津與自己對持,便令人快馬通知趙云,讓他火速率軍來蘢津渡口。
趙云率軍來到蘢津,不做半刻停留,迅速從蘢津渡口渡過了黃河。
夏侯淵糧草不足,不敢再去白馬,便率軍進入燕縣。
程昱道:“趙云大軍已經渡河,夏侯尚一萬兵馬在白馬已經難以堅守,可令其率軍進入濮陽,與大公子會合。”
夏侯淵道:“燕縣乃一小城,難以久守,我欲退兵酸棗,如何?”
程昱道:“先在此觀趙云動向,若趙云率軍前往白馬,我軍就前往濮陽,若趙云來攻打燕縣,我軍再退兵酸棗。”
夏侯淵道:“仲德以為,趙云會去白馬,還是來燕縣?”
程昱道:“在太史慈所部未渡河之前,趙云必定在蘢津按兵不動。”
夏侯淵點頭表示認同。
程昱又道:“東郡若失,兗州危矣,濮陽萬萬不可失,希望大公子能守住濮陽。”
夏侯淵道:“趙云渡了黃河,我軍已無險可守,怕是再難以擋住其南下。”
程昱道:“丞相有可能會抽調陳留和濟陰的兵馬支援東郡。”
夏侯淵道:“如此一來,東郡若是失守,我軍將失去整個兗州。”
程昱道:“此亦是無奈之舉,丞相那里不可能再分出兵馬來救援,徐晃將軍的兵馬也已不多,只有陳留兩三萬人馬可用了。”
夏侯淵無奈地嘆氣。
卻說,太史慈率軍返回白馬以北的黃河渡口,正想率軍前往蘢津渡河。
沮授卻道:“將軍不必前往蘢津,只需在此等夏侯尚撤軍,就可從白馬渡河。”
太史慈便聽從沮授之言,駐軍于此,靜等夏侯尚撤軍。
三日后,夏侯尚果然撤軍向東,太史慈就從白馬津渡河,太史慈知道夏侯尚不會去白馬,必定是去濮陽,于是,迅速率軍占領了白馬城。
趙云得知太史慈部隊已經渡過黃河,準備率軍與太史慈合兵一處。
趙云對眾將道:“太史慈將軍既然已經渡河,我當率軍往白馬,與子義會合,迅速拿下濮陽,濮陽一下,則整個東郡盡歸我軍。”
馬超進言道:“將軍若往白馬,夏侯淵仍可在背后襲擾我軍,若曹操再讓陳留和濟陰兩處兵馬進駐長垣與離狐兩地,就可對我軍形成包圍之勢,如今,不如進攻燕縣,燕縣乃一小城,夏侯淵不可能選擇在此久守,必定退兵酸棗,屆時,我軍占了燕縣和白馬,就可穩守黃河兩處渡口,進可攻,退可守,豈不是更有利于我軍。”
趙云大喜道:“孟起之策甚善,好,我馬上率軍前往燕縣。”
夏侯淵得知趙云往燕縣而來,便準備退往酸棗。
曹洪道:“我看,青州軍一向極少強攻城池,何不在此堅守一段時間,先挫一挫趙云的銳氣,再退往酸棗不遲。”
夏侯淵道:“此處地勢平坦,無險可守,若趙云再派出騎兵,對燕縣進行封鎖,我軍將又陷入被動狀態。”
曹洪道:“若我軍退往酸棗,趙云再跟隨而至,又如何應對?”
夏侯淵道:“趙云和太史慈,不可能將兩軍之間的戰線拉的太遠,所以,趙云絕對不會來酸棗。”
于是,夏侯淵將大軍從燕縣撤出,退往酸棗。
趙云率軍來到燕縣以北,得知夏侯淵已經撤走,于是,領軍進入燕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