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曄領(lǐng)著扮成曹軍的三百多名青州軍,來到曹真大營前門,守營的大將見是劉曄回來,忙問道:“劉參軍何故到此?”
劉曄道:“我中了張遼埋伏,兵馬損失慘重,只得回營等待曹將軍回來再做打算。”
守營將官見是劉曄,不疑有他,便對劉曄道:“如此,劉參軍先入營再說。”
劉曄向那將官抱拳行了一禮,道:“多謝將軍。”
營門打開,三百人徐徐而入,到了轅門,劉曄對守營將官道:“子丹將軍出發(fā)前,有軍令給我,說,如果我這邊失利,就讓我退守大營,將軍可率軍前去支援曹將軍,眼下,天色已晚,將軍先去歇息吧,明日一早就好動身,這里讓我來把守。”
“這…”守營將官感到有些為難,但劉曄畢竟是參軍之職,雖然沒有直接調(diào)動兵馬的權(quán)利,但是官職卻是僅次于曹真,何況,曹真不在,自然是由劉曄主持大局。
守營將官猶豫片刻,道:“既然如此,有勞劉參軍。”
劉曄道:“不必客氣。”
守營將官便帶著營門的曹軍離開了,把守營的職責(zé)讓給了劉曄。
得了營門的控制權(quán),劉曄馬上令人去通知張遼。
張遼得知劉曄已成功占領(lǐng)營門,便率軍直接進(jìn)入曹真大營。
劉曄對張遼道:“營內(nèi)有千余人,大多在帳中歇息,將軍可派人包圍所有營帳,就可以將全部曹軍活捉。”
張遼道:“煩請先生再帶人前往后營,占領(lǐng)后營門,莫要放走任何一個曹軍,然后我再襲擊各營帳。”
劉曄道:“將軍是否想在此伏擊曹真?”劉曄隱約猜到了張遼用意。
張遼道:“正是。”
劉曄道:“好,此處留給將軍,我馬上去后營。”
劉曄接著又道:“此處營帳甚多,那千余人的營帳就在大營最右邊,將軍率軍前往即可。”
張遼道:“多謝先生指點。”
劉曄道:“好,我先去后營了。”
說完,又帶著剛才那三百青州軍向后營而去。
張遼率軍來到曹營右側(cè),令全軍潛行到各營帳間,全部包圍起來,然后,大聲喝道:“投降者不殺!”
青州軍也全部跟著喊“投降者不殺!”
聲音頓時傳遍整個曹營,曹軍大多正在熟睡,哪里知道已有敵軍進(jìn)入營中,聽到喊聲,驚醒起來的曹軍剛走出營帳,就有武器架到他們的脖子上,曹軍無一人敢反抗,全部被收繳了武器,押在一處。
后營,劉曄以同樣的方式占領(lǐng)了營門,守營門的幾十名曹軍剛回到營帳附近,就被青州軍包圍,幾十名曹軍全部放棄抵抗,跪地而降。
至此,曹軍大營已被張遼控制,未曾放走一人。
張遼收押了降兵,又派人通知賈詡,讓他率軍前來會合。
話說,曹真率軍去伏擊張遼,等了一天,卻未見有一個青州軍前來,曹真心知張遼用兵神速,絕對不會如此拖延,考慮再三,認(rèn)為張遼并沒有選擇來襲已方后營,于是,決定率軍回營,從新制定作戰(zhàn)計劃。
曹真率軍回到自己的大營前,令親兵前去叫門。
營門塔樓上一曹兵喝道:“來的是哪路人馬?”
曹真親兵道:“瞎了你的狗眼,沒看到是曹將軍回來了嗎?”
那曹軍忙對守門的人道:“是曹真將軍人馬,快開門。”
營內(nèi)的曹軍迅速搬開了營門的拒馬角,并打開了營門。
曹真率軍進(jìn)了營門,突然,前面出現(xiàn)一支兵馬,擋住去路,當(dāng)先一將,正是張遼。
張遼提刀遙指著曹真道:“曹子丹,張遼在此等候多時了。”
曹真亡魂大冒,大喊道:“快,快退出去!”
張遼一聲令下:“放箭!”
頓時,無數(shù)的弩箭和標(biāo)槍從各個方向投射而來,曹軍萬萬沒想到在自己的大營內(nèi)還會被青州軍伏擊,根本沒有絲毫防備,由于剛?cè)霠I門,更加結(jié)不成防御陣形,前面的人全部成了活耙。
此時,曹軍人馬剛好一半在內(nèi),一半在外,狹窄的營門內(nèi),曹軍拼命往外擠。
曹真的親兵早就用盾牌護(hù)著曹真往陣內(nèi)撤退,營門口的曹軍相互擁擠,無數(shù)人摔倒,而倒下的人無疑全被踩成肉餅。
曹真見出不了營門,大聲喝道:“都給我讓開,違令者斬!”
但是,人數(shù)太多,而營門狹窄,曹兵們想讓路卻也是身不由己,曹真的親兵斬殺了幾個擋路的人,曹軍才拼命擠出一絲空隙。
曹真縱馬向營外竄出,自然有不少倒霉的曹軍被戰(zhàn)馬撞倒、踩死。
這時,張遼見曹真已逃出了大營外,便止住了弩手的攻擊。
曹軍見青州軍的攻擊突然停止,正不知是何原因。
張遼已大聲喝道:“投降者免死。”
曹軍士兵如蒙大赦,一個個扔掉了手中的武器,抱頭跪在地上,生怕動作慢了會迎來青州軍索命的弩箭。
張遼令人將降兵押往一邊看管,又迅速清點了殲敵人數(shù),然后率軍就出營追擊曹真。
曹真率領(lǐng)剩下的兩千多兵馬,向西而去,知道張遼肯定會來追擊,所以,下令全軍丟下輜重,輕軍急行,撤向懷城。
張遼見曹真已走遠(yuǎn),便留步兵在后,率領(lǐng)僅有的五百騎兵追擊曹軍。
曹真片刻不敢停留,不停地催軍急行,又派人快馬向懷城求救,并不時派斥候兵留意后方的動靜,行知張遼率數(shù)百騎緊跟在后,曹真更是心驚膽寒,心知若是被青州騎兵纏上,那不是一般的麻煩,甚至有好幾次,曹真都想丟下部隊而先行撤退,但心中又多少有些不忍,也心存著能抵擋張遼的一線希望。
將近一個時辰后,曹真得知張遼已在后方不到二里,知道追兵馬上就要到來,看了一下當(dāng)前地形,見左邊山下有一片樹林,于是,令人帶上些許旗幟,插于樹林中間,然后率軍繼續(xù)趕路。
不久,張遼率軍來到,見林間有曹軍旗幟,并不理會,而是繼續(xù)率軍向前。
副將程德對張遼道:“將軍,未將知道,曹真若真的設(shè)伏兵于此,肯定不會故意露出旗幟而暴露行蹤,只是,兵法云,虛則實之,實則虛之,曹真雖然年輕,卻是深通兵法,若樹林中真有曹軍,我軍豈不是腹背受敵?”
張遼道:“曹真只有兩千余人,騎兵不過三百,如果真要伏擊我軍,那他應(yīng)該留多少兵馬在此?留多則前面擋不住我軍,留少不足以構(gòu)成威脅,所以,這必定是他的疑兵之計,想拖慢我軍行程而已。”
程德道:“難怪將軍在出發(fā)之前,如此緊急的情況下還不忘了去清點敵軍人數(shù),將軍用兵之熟練,程德自嘆不如。”
張遼道:“兵法云,知已知彼,百戰(zhàn)不怠,越了解對方,你的勝算就會越大,這是軍事常理。”
程德道:“末將受教了。”
又行了數(shù)里,前面的道路變得狹窄,兩邊山上都是峭壁,這是一個十分適合做伏擊的地形。
張遼看了一下兩邊山側(cè),手一揮,繼續(xù)催軍向前。
程德心中一急,勸道:“將軍,此處地形如此險要,曹真只需布下一兩百弓弩手,就可對我軍進(jìn)行致命打擊,將軍為何還輕軍冒進(jìn)?”
張遼道:“以敵我兩方的距離,曹真并沒有時間進(jìn)行布置,退一步說,就算曹真有時間布置,他也要考慮兩個因素,一,如此險要之地,我必定會先派人打探是否有埋伏再通過,利用這個原因,設(shè)不設(shè)伏兵,都為曹真爭取了時間;二,一旦被我發(fā)現(xiàn)他在此處設(shè)伏,那我就會在此等后面的大隊人馬來到,屆時,曹真想走都來不及了,這對曹真來說更加不利,所以,我現(xiàn)在快速行進(jìn),就可以爭取到了不少時間。”
程德道:“原來如此。”心中卻是暗暗嘆服,這不僅要有豐富的沙場經(jīng)驗,更要有足夠的膽量才敢這樣做,而張遼毫無疑問的都具備了這兩個條件。
沒多久,前方的曹真就隱約聽到了后面的馬蹄聲,不用說也知道是張遼的追兵已近,曹真想不到來得這么快,心中驚嘆張遼的膽略和智謀,他當(dāng)然不會以為張遼是因為求勝心切才輕軍急進(jìn)的。
見此情況,曹真只好止住軍隊,列陣迎敵,此處地形平坦,無險可守,只好在大路上擺好陣勢,等待張遼到來。
曹真心中也是清楚,若張遼選擇與自己在此對持,那對自己是十分不利的,張遼的大隊人馬不久就會來到,而懷城的救兵卻是遠(yuǎn)水救不了近火,要是自己現(xiàn)在讓步兵抵擋張遼,而率騎兵先行撤退,那么,士氣低迷的曹軍,主將又臨陣脫逃,到時恐怕連一陣都抵擋不住張遼的騎兵沖擊,曹真多么希望張遼現(xiàn)在就領(lǐng)軍沖鋒,那自己倒還有一些獲勝的機(jī)會,不過,也知道這個機(jī)會十分渺茫。
青州軍騎兵行進(jìn)如風(fēng),不久就來到了曹軍附近,見曹真在前方列陣,張遼止住了軍隊前進(jìn),將部隊停在兩軍的遠(yuǎn)程攻擊之外。
張遼分析了一下眼前形勢,很快就想好了策略,對程德道:“你我各領(lǐng)一半兵馬,迂回到曹真后方,抄其后路。”
程德道:“是。”
曹真看到青州騎兵一分為二,向左右兩邊而來,不禁心中一陣慌張,這是他最不愿意看到的情形,雖然,心中清楚張遼有可能會這樣應(yīng)對,但是真的面對時,曹真還是不愿接受這個事實,聽說,當(dāng)初李典就是像自己今日的情況一樣,被高順生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