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義看到曹軍騎兵的動向,知道馬上就要來攻擊己方的右翼,右邊的防御是弩手和騎兵,于是,鞠義將右翼弩手隊三排列成半雁翎陣的斜排形式,等候曹軍騎兵顧近。
雖然只有三排,夏侯淵卻是知道其中的利害,目測了一下距離,便令騎兵向外圍迂回,同時令弓箭手向前推進,如果鞠義將弩兵的陣形改變,弓箭手就會上前拋射,如果不變陣,騎兵隊就會快速突襲過去,發動致命一擊。
鞠義清楚夏侯淵的意圖,自然不會讓他得逞,也派騎兵向外突進,阻擋曹軍騎兵,同時,弩手隊形不變,不過,又分出一排大盾兵列到弩手前面防護,弩箭的射程雖然比弓箭遠,但由于是平射,大范圍的殺傷力還是比不上弓箭。
不久,雙方的兩隊騎兵相遇,青州軍騎兵先發制人,率先用標槍投射過去,曹軍的輕騎兵也在后面用復合弓拋射,兩隊騎兵都是散開的游擊陣形,遠程攻擊下,各自的傷亡都不算大。
轉眼間,短兵相接的時候到了,兩隊騎兵相撞在一起,這個現像與電影里面的完全相反,并不是雙方人馬相撞來比誰的肌肉硬,而是互相穿插過去,敵我相遇的瞬間,或砍或刺,看誰的速度快,誰就能先殺傷對方。
這時候,并沒有固定的戰斗規則,單兵之間,你可以選擇防守,也可以選擇進攻,你可以砍人,也可以砍馬,不過,有一點卻是雙方都是一樣的,那就是每個縱隊都是最少兩人一列,這樣,一個騎兵劈砍敵人的同時,他的另一邊就有同伴給他防護住薄弱的一面。
通常,左邊的騎士選擇的戰斗方式都是以防御為主,青州軍重騎兵的武器是單手使用的唐刀,左手執有手盾,攻防兼備,曹軍使用的是格斗短槍,以攻擊為主。
兩軍沖鋒的時候,曹軍略占上風,而在混戰的時候,青州騎兵就占有絕對的優勢。
此時,沖勢已過,青州軍騎兵不再給曹軍再次迂回的機會,選擇了纏斗的方式,充分發揮了自身裝備的威力。
騎兵是最考驗單兵戰斗力的兵種,所以,訓練騎兵的時候,一個體格差的人是不會被選中的,這是為了保持整體戰斗力的同時,也有成本的原因在內,因為,現時世,一匹戰馬的價值,遠比一個普通人高得多。
眼下,雙方騎兵的人數相當,將領也是普通的將校,青州騎兵利用自身優越的裝備和強健的體格,迅速占了絕對的上風,曹軍騎兵漸漸抵擋不住,敗勢初顯。
而另一邊弓弩手的對決,青州軍弩手由于人數少,被曹軍弓箭手壓制住,少有反擊,幸好躲在大盾后面,傷亡很小。
夏侯淵看到己方騎兵處于下風,擔心騎兵隊落敗,青州騎兵會沖擊自己的弓箭隊,便派出傳令兵去下令左翼騎兵撤退,本來,這是一個正確的決策,但出人意料的是,青州騎兵不畏曹軍弓箭手,竟緊跟在曹軍騎兵后面,由于兩軍還沒有從混戰中完全分開,青州騎兵緊貼在后,繼續與曹軍纏斗。
如果曹軍騎兵繼續撤退,青州騎兵肯定會順勢沖擊曹軍的弓箭手,到時候,左翼就完全暴露在青州騎兵的鐵蹄下,但繼續纏斗下去又毫無勝算,夏侯淵見情況不妙,讓賈達主持戰局,親自率領五百精騎前去救援。
鞠義見曹軍帥旗移動,知道是夏侯淵親自去救援左翼騎兵,于是,便令己方左翼的騎兵向曹軍右翼發起沖鋒。
賈達見狀,也派出右翼的騎兵去抵擋。
又是一場騎兵之間的對決,一時間,煙塵四起,馬聲嘶鳴,雙方混戰一處,各有死傷,雖然現在還是不分勝負,但是,曹軍騎兵卻是知道,繼續戰斗下去的話,肯定不是青州騎兵對手,常年的戰斗經驗告訴他們,青州騎兵是他們見過最難對付的敵人。
漸漸的,曹軍騎兵倒下去的人越來越多,士氣急極下降,賈達看在眼里,心急如焚,但中軍已經沒有派出去救援的力量。
而此時,曹軍前軍的方陣隊伍士氣也在下滑,強力沖鋒的勢頭被青州軍擋住,曹軍便開始出現氣泄。
夏侯淵率軍救援左翼,終于挽回了敗勢,加上夏侯淵勇猛無比,不少青州騎兵被他刺倒,但是,鞠義卻沒有下令右翼的騎兵撤退,而是任由他們繼續與曹軍撕殺,夏侯淵想不到鞠義剛才還顯得膽小怕事一樣,現在反擊起來卻是如此兇猛。
此時,另一邊的騎兵已經分出了勝負,曹軍騎兵傷亡慘重,沒有收到軍令的情況下,也有部分曹軍騎兵自動撤退,這已經是潰敗的前兆。
賈達眼看右翼崩潰,便令人鳴響了退兵號令。
夏侯淵聽到鳴金聲,想退到中軍指揮戰局,卻被這隊青州軍騎兵死死纏住。
曹軍的前軍方陣,本來士氣已經低落,如今聽到退兵鳴金聲,便如同潮水般后退。
鞠義見狀,毫不猶豫的令人雷起了沖鋒戰鼓,發動全面反攻。
青州軍前面都是處于防守狀態,如今有了反擊的機會,一個個像餓虎撲羊一樣往前沖。
曹軍本來撤退時還保持著防守陣型,被青州軍這樣一沖擊,防線頓時瓦解,想要重新組成陣型,卻是再也沒有機會。
賈達看到方陣崩潰,臉色大變,大聲喊道:“不要慌亂,穩住陣型。”
然而,如此吵雜的環境下,將官們大多不能聽到他的聲音,就算聽到,想要重新布陣也是做不到了。
夏侯淵也留意到了中軍的混亂,再也不敢纏斗,率領數名親兵返回中軍。
賈達見夏侯淵回到中軍,急忙道:“夏侯將軍,快穩住陣形。”賈達的綜合能力雖然比夏侯淵差不了多少,但是在排兵布陣方面,夏侯淵卻勝過賈達許多,軍隊威望更遠非賈達可比。
夏侯淵看了一下當前形勢,馬上就做出了應對,先派人傳令到兩邊的部隊,穩住兩翼不被對方騎兵沖擊,因為兩翼一旦崩潰,中軍前陣就會面臨潰敗的危險。
左翼倒是穩住了,右翼卻被青州騎兵沖破,刀盾兵正在苦苦支撐,一度面臨崩潰。
夏侯淵又縱馬來到右邊,大聲喊到:“穩住陣形,不可慌亂,違令者斬。”
夏侯淵的一陣威嚇,右翼的隊伍總算有所穩定,但由于是對陣騎兵,仍然處于劣勢。
夏侯淵又以同樣的方式穩住了中軍方陣,部隊的撤退才慢慢有了秩序。
青州軍的攻勢卻不會因為曹軍的變化而停止,相反,鞠義繼然選擇了反攻,就絕對不會給對方喘息的機會,曹軍雖然已沒有潰敗現像,但已經處于被動狀態,再也沒有反擊的機會。
夏侯淵率軍往賈達大營方向且戰且退,一路上,曹軍死傷無數。
鞠義率領大軍窮追不舍,一直追到曹軍入了大營才罷休,但并沒有順勢而攻打營寨,雙方都沒有做好攻防準備,鞠義覺得沒有多少勝算,便放棄了進攻,將部隊后退到一箭之外。
夏侯淵見鞠義仍在營外虎視眈眈,十分擔憂,對賈達道:“我看鞠義仍有要攻打營寨的意思,難道趙云并沒有派兵去攻我大營?”
賈達道:“那得看鞠義會不會真的來進攻,若其按兵不動,說明只是想拖住我軍主力,則趙云必定是已進攻將軍大營。”
半個時辰過去,夏侯淵見鞠義仍然未有動靜,恰好此時,有斥候來報知夏侯淵,說大營正被趙云攻打甚急,曹休抵擋不住,請求火速支援。
夏侯淵當即對賈達道:“我率一萬人馬去支援,你領余下兵馬抵擋鞠義,務必保住大營不失,事關重大,萬萬不可大意。”
賈達鄭重的道:“將軍放心,若失了大營,末將甘當軍令。”
夏侯淵道:“好,我此去,不管成敗,將軍都不可派兵救援,若有人來將軍這里請救兵,一概不許理會。”
賈達應道:“是,將軍。”
夏侯淵吩咐罷,便率軍出了營。
早有斥候來報知鞠義,說夏侯淵領一萬人馬出了營,往西向其大營而去。
鞠義問斥候道:“夏侯淵是正常的行軍,還是急行軍?”
斥候兵道:“回將軍,夏侯淵率領人馬行動迅速,輕軍急行,并沒有帶輜重糧草。”
鞠義道:“好,知道了。”
沉思了一會,鞠義喃喃地道:“如此看來,主公應該是派兵去攻打夏侯淵營寨了,只是,主公并沒有軍令傳達給我,我到底是率軍去支援主公,還是繼續在此與曹軍對持?”
副將陳忱道:“將軍,賈達營內尚有兩三萬人,要想攻下,恐怕不易,不如率軍去支援主公,有將軍二、三萬人馬加入,主公必定能攻下夏侯淵大營。”這個陳忱就是當初樂安郡的郡尉。
鞠義道:“只是,主公并未通知讓我去救援,我若率軍前往,賈達也肯定會有所動向,我擔心反而亂了主公的戰略步置。”
陳忱道:“那,讓末將率領一些人馬,前往探聽虛實,如何?”
鞠義道:“也好,你領一萬人,前往夏侯淵營寨,若看到我軍正在攻營,就留在那里協助,若是在佯攻,就率軍回大營,聽候主公調遣。”
陳忱道:“將軍兩萬人,賈達若出營來戰,是否有些危險。”
鞠義道:“有兩萬人足夠抵擋四萬曹軍,何況,曹軍剛吃了敗仗,哪里還敢出戰。”
陳忱道:“是,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