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著百花巷,一路向北,再往東拐過東亭橋,經了護龍街,就到了銜珠巷。
銜珠巷里住的都是皇都的貴胄,只是富,也是輪不上的。
而相府就在這里。
一行人到達相府門口之時,夜幕已降,前頭的馬車里,蔣嬤嬤先扶著車壁下了車,這才伸了手,讓秦三娘搭著。
“哎喲,我的五小姐。”然而她不過一個轉身的工夫,便看到蘇流月坐在車轅上,腳點地,就下來了。
她趕忙上前去扶。
蘇流月回了她一個微笑,就往秦三娘身側走去。
相府大門敞開,外頭一個小廝,忙迎上來:“夫人回來了!”
“老爺呢?”
“回夫人,老爺剛回府沒多久,此時正跟姜先生在書房呢!”秦三娘一邊往里走,一邊瞥了眼身旁呵腰回話的人。
面孔是生的,話頭倒是熟稔,看來是林管家教說過的。
蘇流月拎著裙擺,跟在母親后頭。
里邊早有別的小廝,跟百米接力賽一樣,一個接一個地,往里報信。
她面上不動聲色地觀望,心里卻是一陣一陣地驚嘆。
果然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丞相的府邸,飛檐回廊,雕梁畫棟,階柳庭花,處處透著風雅和精致。
“風兒呢?”秦三娘突然駐足,回頭環顧了一下身側,卻是連兒子的半個身影都沒瞧見。
蘇流月摸摸鼻子,恍若未聞地低下頭。
“月兒,你可知你哥哥去哪兒了?”
蘇流月聞言,倏地抬頭,故作疑惑地嘟囔:“這我哪里知道,我可是一直同母親,坐在馬車里頭。”
秦三娘看著她但笑不語,她也是直直地回望,力證自己說的都是實話,不虛。
“罷了,我們先各自回院子梳洗,晚膳時分,還要見你父親。”秦三娘走近一些,將女兒的鬢發別到耳后,“我家月兒如今出落得這么美,你父親一定會喜歡的。”
蘇流月抿嘴笑笑。
相府外院的格局比較簡單,繞過影壁,前邊是一個大廳,兩邊是抄手游廊,游廊白色的墻壁上頭,或字或畫,或筆走龍蛇,或簡遠平和,形態各異,意境各異。
頗像一場書畫展,百花齊放。
繞過大廳,視野開闊起來,尤其是面前那一大池子盛開的菡萏,讓人不禁錯覺,以為是錯入了天宮仙境。
正值盛夏,花池中的荷葉猶如碧玉大圓盤,一片緊挨著一片,郁郁蔥蔥,滿塘生機。
菡萏盛開,宛若身穿漸變粉紗裙的妙齡姑娘,立在水中央,翩翩起舞。
花池正中有個亭子,亭子兩面建了水上廊橋,曲曲折折,真的是……
作為一名有個百平小套間,就心滿意足的小平民,蘇流月的心臟受到了一萬點沖擊。
就這樣,約莫走了一刻鐘,才進了垂花門。
終于到了相府內院。
內宅分東院和西院,女子閨房都在東院。
秦三娘囑咐碧琴和織菱,好好給五小姐打扮。
于是蘇流月就被領著,去了自己的院子,月笙居。
她本人已經有些忘記了來路,反正就是兜兜轉轉,最后到了這處門前種了幾簇綠竹的院子。
月笙月笙,月下吹笙,名字的意境倒是美。
她踏步走進去,迎面就有一個八九歲的小姑娘嚷嚷著撲上來,“小姐,小姐,您總算回來了!”
“這是?”
她被撞得退了半步,用手抵著對方的肩膀,側過頭,詢問碧琴。
“小姐,這是彩鳳,她娘親是廚房的李媽。”接著她將小姑娘扒在小姐身上的手拉開,說道:“小姐身子剛好些,你這個小頑皮,可小心著些。”
小姑娘噘了噘嘴,叉腰哼道:“我同小姐關系最好,這剛一回來,你們就想把我們分開。”她伸出手指,墊著腳尖,要去點碧琴的額頭,“太惡毒了!”
碧琴笑嘻嘻地往后退了一步,她拍拍胸口,“你這小妮子,這才沒說幾句,又動起手來了!”
說著,她收起了笑,“這會兒真沒工夫跟你玩兒,夫人特地吩咐的,要小姐好好梳洗一番,等會還要吃宴呢!”
彩鳳急了,“你們怎么不早說,我讓人去準備準備。”
話剛說完,她就雙手交疊在腰側,對著蘇流月施了個禮,然后又風風火火地跑開了。
織菱在一旁笑呵呵的,直說:“大半年不見,這小丫頭是一點沒變,做事總那么火急火燎。”
“大半年?”蘇流月問她,織菱反應過來,忙掩了嘴,眼神閃爍地支支吾吾。
“小姐,時辰不早了,這些話,得空了再說吧。”碧琴忙上來打圓場。
蘇流月心中有了思量,也不急于一時。
此事也就暫時揭過去了。
織菱在后頭悄悄地舒了一口氣,正巧被轉頭的碧琴看到,少不得又是剜了她一眼。
盡管蘇流月大半年沒在相府,但秦三娘依舊命人將月笙居,收拾得干凈整潔。
丫鬟們進進出出,將一些衣裳首飾全都歸整好之后,天已經有些黑了。
又是一番沐浴更衣。
夏天風熱,頭發早已干透,蘇流月坐在梳妝臺前,五指穿過發間,嘖嘖兩聲,暗嘆古代的慢節奏生活真是養人,連頭發都好得令人羨慕。
碧琴給自家小姐梳了個流蘇髻,內穿輕薄的白色棉紗里襯,外邊是一件鵝黃色的素紗衣裙,裙子的腰身部位,是用一枚草綠色的柳葉形狀的紐扣系住,頭上別著雪蓮蝴蝶白玉簪,頸項戴著赤金白玉瓔珞圈。
蘇流月起身款款走了兩步,頭上的簪子輕輕晃動。
她甫一出了房門,外頭的一干丫頭們,都看直了眼。
正巧秦三娘那邊的大丫鬟巧月來請人,蘇流月就跟著去了飯廳。
天色完全暗了下來,整個相府都點起了燈。
蘇流月只覺滿目琳瑯,目不暇接。各色圖樣的琉璃燈盞,掛在相府不同的地方,回廊,小徑。
真的是美不勝收。
剛進飯廳時,里頭已經坐了不少人。她逡巡了一眼,就往秦三娘那處走去。
“好孩子,你的位置在那兒。”
蘇流月順著母親指的地方一看,那邊一溜坐著三個小姑娘。
她記得丫鬟們同她說過,她有一個嫡親的姐姐,乃是宮中的淑妃娘娘,除此以外,府中還有三位庶姐。
那三個小姑娘,想必就是她們了。

離千墨
已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