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上,染霜凝看著窗外,除了藍天就是白云,一切顯得那么簡單干凈。
遠離地面,遠離紛爭,她現在只能感覺得到自己,感覺到自己是那樣渺小,那樣微不足道。
一切都開始變的與自己毫無聯系毫無意義。這種虛空的感覺讓她覺得片刻安穩,同時也很孤獨。
經過幾次轉機,染霜凝來到了伊拉克這片還處于戰火消煙的非洲大地上。
她曾在電視上無數次看到過這個還處于地獄中的疾苦國度,那時候她就想著,等有一天自己放下一切的時候,有能力的時候,她就來這里,盡一點自己的綿薄之力,幫幫這里的人。
現在她獨身來到這里,也帶來了奶奶留給她的一大筆財富。
她聯系了當地的救援組織和政府,購買了一處避難所,收留了那些飽受戰爭之苦的兒童和難民。
染霜凝給孩子們當老師。當地一個志愿者女孩也加入進來,照顧難民和教孩子們母語和英語。
志愿者女孩叫妮雅,她還帶來了一架鋼琴和一把吉它,不過她更擅長彈吉它。
她說第一次看到染霜凝就讓她想起小時候遇到的一個同樣是來自中國的志愿者哥哥。
印象里,志愿者哥哥穿著一件特別鮮紅的衣服,他就經常背著一把吉他,笑的像一個天使,唱歌特別好聽,吉他彈的特別棒,他給妮婭帶來了救命的食物,還教她彈吉他、唱歌。
那個時候妮雅和很多孩子都想重回學校,那個哥哥幫他們重建校園,幫助她重回學校。
那個善良的哥哥當時收養了包括她的很多失去父母無家可歸的孩子,回國以后一直給他們寄生活費,幫助他們生活學習直到長大成人。
妮婭不知道那個哥哥現在還記不記得她,現在她已經長成一個有能力養活自己同時還能幫助到別人的大人了。
她一直有一個愿望就是有一天要去中國,去看看那個哥哥。
下午的藝術課,染霜凝坐在鋼琴旁,彈了很多鋼琴曲給孩子們聽,孩子們說,染老師是一個天使。
后來,染霜凝他們所在的地方也被美方占領了,槍林彈雨中,她和妮雅把孩子們都轉移了出來,之后又經歷了多次轉移。
在無數個槍林彈雨中流亡的日子里,染霜凝始終一直沒有放棄過任何一個孩子和難民,也一直有難民兒童進入這個大家庭。
之后她的難民所里又投入了一支志愿者醫療小分隊,但與日俱增的難民傷員,還是顯得人手不足,染霜凝也經常會去幫忙,這一來二去的,倒學了不少醫療救治知識,可以更好的照顧傷員。
前兩天染霜凝的難民收容所里又來了兩個傷員,當發現他們時,這兩個傷員已經隱隱一息,一看便知是經歷過了一場殘酷的惡戰。
之后陸陸續續又來了很多戰后傷員,人手嚴重不足,她只得把孩子們的學習和難民們的日常生活都交給妮雅負責,然后自己去支援醫療隊。
染霜凝一直在照顧著前兩天收留的那兩個傷員,其中一個人今天剛剛蘇醒,由于他全身都還打著石膏和綁著繃帶,染霜凝只能端了一碗粥將他扶起一勺一勺喂他。
染霜凝便不知道這個眼里總帶著熱切光芒的人是誰,他只覺得他的眼神很熟悉,似是一個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