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衛著唐曦的這十數名軍士是神武衛中的高手,算是士兵里精銳中的精銳,他們的高頭大馬皆裝備了馬鞍、馬鐙、馬掌,只是被黑布蓋了起來,讓人看不出來。
馬鞍一側裝有得勝鉤,上面放著一桿長約一丈(2.5米左右)的馬朔,矛尖寒光閃閃,鋒利異常。
馬鞍另一側掛了一把巨弓和幾壺箭矢,弓是八石弓,這樣的弓,能拉開的人寥寥無幾,唯一不同的是弓的兩邊分別裝有一個滑輪,樣子極像現世地球的復合弓,但是不像復合弓那樣能折疊,格物院將這種弓命名為“射日”。
除此之外,馬尾處還放置了一把流星錘。
十數人連夜趕路,終于在第二天傍晚,進入了山源郡境內。此時的龐鴻疇騎在馬上已經是搖搖欲墜了,大腿內側被磨得的起了水泡了,唐曦騎在馬上無情的嘲笑著,而龐鴻疇卻視而不見。
唐曦自起兵復國,幾乎有一大半時間都是在軍營里渡過,與士兵們同吃同睡,一起訓練,訓練量更是普通士兵的數倍,所以這點路程對他來說只是小菜一碟。
唐曦命令神武衛脫下鋼甲藏好,換上常服,將武器全部遮蓋起來,便牽著馬走進了一座小山村。山源郡連接著橫斷山脈,土地肥沃,數次兵災都沒有禍及此處,所以百姓相對富庶,現在烽國的稅賦有三成來自山源郡。
走近村落,農戶們似乎剛從地里回來,都忙著趕回家吃午飯。因為唐曦這個烽王有一天三餐的習慣,導致富庶起來的烽人現在也開始一日三餐,美其名曰:“吃飽了才有力氣干活”。
路過的農人看到唐曦也沒有露出對外鄉人的排斥,大多都是笑笑,點頭示意一下就走了,唐曦每回都會禮貌的回禮,而其他的也都只是好奇的盯著他們這群一看就是富庶人家的家伙看兩眼。
沿著農戶們反方向走去,不一會,唐曦便看到了一副人間盛景。現在正值春分,無邊的麥田,一片綠油油、清爽爽,微風吹過,飄來陣陣麥香。
唐曦忍不住深吸了幾口氣,閉著眼睛,一臉的享受,如果不是肚子發出了抗議的叫聲,他能站一整天。睜開眼,尷尬的笑了笑,緩緩的走近細看,麥田里,麥穗兒粒粒飽滿,風一吹,麥浪滾滾,讓人心曠神怡。
夏炎即將到來,麥子也快到了收獲的時節,看著那被沉甸甸的麥穗壓彎了的麥稈,唐曦仿佛看到了一缸缸的小麥、一個個熱氣騰騰的白饃饃、一碗碗飄著油花的面疙瘩,頓時感覺自己的精氣神猛的升起,渾身有使不完的氣力。
似乎有水滴劃過臉頰,唐曦伸手打算抹去,發現原來是自己的淚水,他擦干淚水,自嘲的笑了笑,轉過頭。
“這樣的美景,寡人真是永遠也看不厭。這是上天送給寡人最好的禮物。”
說完,便看到了龐鴻疇臉上流滿了淚水,已經泣不成聲。唐曦低低的嘆了口氣,五年前的蝗災同樣波及到了山源郡,當時的龐鴻疇正被唐曦派在龍寒身邊當參軍,誰都沒有想到龐鴻疇的家人會被活活的餓死。
等龐鴻疇收到家書的時候,家人已經離世多時了,對于這件事唐曦一直都非常自責,認為是自己沒有照顧好下屬的家人,所以對于龐鴻疇,他是能賞則賞,能讓則讓,還親自為他保媒。
“鴻疇...”
“大王莫怪,臣下只是情不自禁,讓大王見笑了。”龐鴻疇擦干眼角的淚水。
“你沒事吧?”唐曦擔憂的看著龐鴻疇。
“回大王,臣下無礙。臣下知道大王在想什么,那件事都過去那么久了,臣下已經放下了,希望大王也不要再過多思慮。此事本來就與大王沒有多少關系,是微臣一時忽略了,卻勞大王日夜惦記,還將微臣的過錯全部抗在自己身上,微臣實在是有罪啊。”
龐鴻疇嘆了口氣,勸慰道。
“呵呵...做君上的,為下屬背黑鍋,那不是理所當然的嘛。”唐曦轉過身,看著那無邊無言的麥田,感受著徐徐的清風,微微一笑。
龐鴻疇沒有再說話,只是整了整衣冠,一臉嚴肅的朝唐曦的背影恭恭敬敬的一拜。
“走吧,找個人問問怎么去縣城。”
“諾。”
一行人牽著馬,走在路中間,路邊的莊戶家中升起裊裊炊煙,應該是婦人在家中做飯。
唐曦見院子里的男人剛從田里回來便在自家院子里忙東忙西,不是接過自己媳婦兒的活計就是劈著柴,便也沒有去打擾。
龐鴻疇眼尖,瞧見前方不遠的一戶人家門口蹲著一個老翁,正托著一個腦袋大的碗在吃飯,便快步上前。
只見那老人家一頭白發,精神矍鑠,捧著大碗正“哧溜哧溜”的吃著寬大的面條。面條是油潑面,吸進一大口便用手擦擦嘴角的湯水,繼續吃。
那面條似乎不用咀嚼一般,直接下到胃里,等龐鴻疇走進,那一大碗面已經吃了一半了。龐鴻疇對著老農拱拱手,問道:
“老丈,我們是外地來的游商,敢問縣城在哪個方向,距此還有多遠?”
老農抬起頭,露出一張布滿褶子的臉,咽下嘴里的面條,大聲回答。
“哦!縣城啊,離此不遠,沿著這條路往西二十里便是了。”
說完便指了指路,聲音洪亮,連走在后面的唐曦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唐曦加快腳步來到龐鴻疇身旁,躬身一禮,問道:
“老丈,小子心中有些疑問,不知老丈可否為小子解惑?”
“年輕人有什么就問,老頭子要是知道,肯定會告訴你的。”老農擺擺手回道。
“小子方才路過村里的農田,見大家都有種植土豆,只是似乎每戶只有不到一畝。小子聽聞這土豆畝產驚人,亦菜亦糧,為何不大多種一點?”
“哈哈...年輕人有所不知啊,這土豆雖然在其他郡早已推廣種植,但是我山源郡偏遠,也是今年剛剛才傳播過來。老頭子我也是聽說這土豆畝產驚人才在官府那里領了一些,準備試種,地里的那些都是準備當做種苗的。
我聽遠方的親戚說,這土豆雖然產量高,但是廢地,種一年土豆就要養一年地,不是大荒年間,誰沒事天天吃那玩意兒啊。只要每年種一些苗子,如果遇到荒年就用得上了。”老農哈哈笑著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