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洛天依的漢國往事第一部

第二章 第一節 頂棚危機

洛天依的漢國往事第一部 藍貓blct 4405 2018-08-07 12:06:18

  太陽西斜,把一切都照得金燦燦的。天依已經換上了曬好的新衣服,外頭套著一件素色的苧麻直裾,跟呂生穿的衣服同一個顏色。

  “還行吧?”天依抬起袖子,在庭院里轉了一圈。

  “不錯。”呂聿征點點頭,“有模有樣的,像是一個漢人了。”

  天依對此有點哭笑不得。她本來就是一個漢人,但這會卻因為語言的差異不得不轉變身份,套上一個外域的頭銜。從前上課的時候,老師說現代國家劃分民族的一個較重要的一個依據便是語言的譜系區分,想不到自己親身實踐了這條知識點。

  “但是你的漢說還是要多練,你的語音太清,得濁下來——‘濁’。”呂聿征對她說著,一邊將語流低沉下來,“我跟你待了三天,是勉強可以聽懂大半的,但是你這會同其他人交談的話,還不一定能聽懂你的話。”

  “嗯,我會多注意的。”

  天依屈身答唯,雖然她還是很不習慣這一套新的坐姿,以及每說幾句話都要欠身表敬的身勢禮儀。長時間坐下來,她的小腿感覺到很腫脹。如果以后這個動作再長時間地持續下去,那自己的雙腿肯定會坐得變形的。她不無擔心地想著。

  在聊天之余,呂聿征瞇起眼睛,觀察了一下天空,突然呼了一聲。

  天依循著他的目光看去,發現西邊的日頭已經快被一層黑云蓋住了。

  “完了,今夜怕是要下很大的雨啦!”

  “會有問題么?”天依也被他的緊張語氣帶動了,“我看我們這個是茅舍,還行么?”

  呂聿征猛烈地搖頭:“不行。”

  天依想起了初中的時候學過的詩句。秋天的時候,大風一呼,杜甫家屋頂的茅草便被吹走了,他們全家不得不度過了一個陰冷潮濕的夜晚。這時雖然不是秋季,但夏季的風雨對茅草結構來說,也是非常致命的。

  呂聿征尋向她敘述,每次大雨襲來的時候,他都要如何把家里的盆盆缶缶用上,來應對不斷淌下的雨滴。然而就算這樣做了,在大雨過后,他家的地面上也仍會留下一大灘泥水。

  樂正綾的哥哥從前是一個古建迷,他曾經對自己敘述過一些古建筑防雨的方法。似乎在中古時代以后,最常見的方法是在椽子上橫釘一排木板,在那層望板上,再施蓋一層土,號為“苫背”,再在苫背上加瓦,有了這三重保證,基本上可以保證萬無一失。許多唐五代、宋遼金時期的現存古建筑,很大程度上就是靠它們保存千年的。而在自己的家鄉——上海市的很大一部分民居祠堂,雖然沒有望板和苫背,在椽子上直接鋪瓦,但在保養完備的情況下也能夠撐一些時間。而在幾乎不太掛瓦片的西藏地區,人們是在望板上瘋狂地填土,用厚實的土層來緩沖雨水。朝鮮半島上的古建筑也時興這個,比如景福宮勤政殿屋面下的土層厚度,幾乎達到了能在上面種菜的水平。

  然而所有的這些龍牙哥教給自己的知識都無法面對今夜短期的風雨,自己和呂聿征現在有的資源只有茅草。改變屋頂結構是一個長期的活,而且非常花費木料和土方,而且施工過程中說不定還會遇到危險。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個屋子的內部如果頻繁地被雨水侵蝕,那它的主梁最多再過十幾年就會腐爛、垮塌。如果有時機的話,最好還是勸呂聿征及時換上瓦片。

  “你們這邊平民居所有用瓦的么?”天依遂問呂聿征。

  “沒那么多泉。”呂聿征搖搖頭。在漢代人的詞匯庫里,泉就是錢。

  “那如果自己燒呢?”

  “燒不來,而且附近并沒有找到什么黏土。”呂聿征吐吐舌,“沒事,姑娘,晚上下雨的時候,你躲在那里,淋的雨最少。”

  說著,呂聿征指了指臥室中最隱奧的地方,也就是草榻所在處,“那里我加蓋了一層茅草,雨應該不容易滲下來。”

  “有哪些地方是雨水容易下滲的?”天依問他。

  呂聿征遂給她指了指屋內雨水下滲最多的幾個地方,最多的一個是正堂的中部,其次是稍往檐下的幾處。在考察了這幾處滲漏點以后,天依發現,雨水的下滲量大體上同茅草的厚度存在一個正相關的關系。所以在不掛瓦的情況下,長期應對的方法還是學西藏人和朝鮮人那樣,往上填充茅草或泥土。漢朝的先民,基本上也是這樣做的。

  天依又仔細觀察了大大小小的滲漏點,轉過頭問呂聿征:

  “你用上所有的盛具,能夠把它們都填上么?”

  “大部分是可以的。”呂聿征點點頭,“雖然雨后它們得拿去洗一番。”

  “‘大部分’,也就是說,不可能全堵上?”

  “……嗯。還是有幾個的。而且還有一些小地方會少少地漏一些。”

  “所以每次雨后,地面永遠是潮濕的。”天依捏著下巴,開始思考,“如果我們這次不使用那些瓦缶,挖一條溝,把這些點連起來,將無法下滲掉的水通到屋外排出,如何呢?”

  她想這個辦法的時候,腦海里是南北朝時期鮑照的詩句,“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如果把瀉水的地方做一個下沉的處理,不知道情況會不會改觀一些。

  “不清楚。”呂聿征搖搖頭,“但是自古以來,沒聽說過用這個方法的,我感覺不太走得通,而且也費氣力。與其弄這個累的,我們不如還是先趁屋頂把茅草給補一補。”

  天依也感覺這個辦法非常懸,她畢竟不是這方面的專業人士,而且這個做法確實非常消耗體力和工時。

  “對了,呂兄去補屋頂的話,我可以去挖一些石頭,幫你壓住一些茅草。”

  “哎,這個可以試試。不過姑娘挖石頭的時候要小心一點,別累著自己。”呂聿征說著,從正堂的屋角拎出來一把像是鏟子的木制工具。

  “用木頭做的?”

  呂聿征搖頭,對她表示鐵器在當朝不是那么容易獲得了。天依這才知道原來在武帝時期,平民日常的生產活動,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了鐵業官營的影響。

  二人遂開始分工,天依提著一只竹簸箕,拿著鏟子到院子附近去搜索不大不小的零星石材。對滲漏情況比較熟悉的呂聿征則溜到屋后去修補茅面。天依提來石頭以后,將它們一塊塊地遞上屋檐,呂聿征挨個將它們鋪到屋面上。工作一直持續到薄暮時分,二人才修整完了一半多的茅頂。然而天光幽冥,實在不能再干下去了。

  “辛苦姑娘了!”呂聿征用布巾擦擦天依額頭上的汗,讓她去洗一洗手上的泥塵。天依感覺自己又回到了小學時野炊的狀態,學生小組們在河灘上擺弄石頭,搭建烹煮食物用的灶臺,雖然當時的勞動量并沒有今日這么大。

  “今夜的狀況我來看守,姑娘這么累,就早些休息吧。”呂聿征笑著對她說,“反正有我呢。”

  雖然對于今晚即將到來的雨水有些隱憂,但天依確實感覺疲憊,她遂回到臥房去休息,幾乎一躺下就睡著了。

  不知過了多長時間,天依在半夢半醒之間聞到一股濕氣。她迷迷糊糊地睜開眼,發現榻前已經濕成一片。

  “怎么回事?”她連忙爬起來,發現呂聿征沒了人影。前面的地面已經全濕,雨水瘋狂地往下滴,仿佛上面就沒有茅草屋頂一樣。

  天依抬頭一看,確實前幾日還在的茅草,此時已經是一面中型的天窗。或許是大雨裹挾了大風,把沒修繕的那部分屋頂的茅草吹走了。

  自然的偉力是如此地強,缺乏生產工具的人類在暴風雨面前仿佛就跟螞蟻一樣。在一片大雨當中,她聽到梁架上方傳來人的腳搭在什么地方的聲音。

  “呂兄?”她朝那個聲音喊去,在一片雨線當中,她得到了對方的回應:

  “姑娘,你醒啦。”

  “呂兄,你跑到屋頂上面干什么?”

  “把吹走的地方填上……”對方艱難地說,“姑娘,你的點子確實起了作用,那半面還算是完好的。”

  話音未落,突然外邊發了一聲響雷。他哎喲一聲,差點一腳踩空,摔落下來。

  “呂兄,不要緊吧?要不要我上來扶著你?”天依擔心地問他。一些隨風飄灑的雨絲打在她的臉上。

  “不,姑娘,你就坐在那就行了,上面你不熟,危險。”呂聿征連忙拒絕,“你也找不到上來的地方,不要找。”

  “那我能干些啥呢?”天依面對當前的局勢束手無策。

  “不需要干些啥,你淋了雨會著涼的。”呂聿征在屋頂上一邊說,一邊將茅草往橫椽上面蓋。

  天依遂在到處滲漏的屋內尋找幫助他的機會,但是未果。她果斷地出了房間,繞到房屋后頭,那里就是呂聿征傍晚上房的地方,屋下還堆著一大叢茅草。天依也卷起一捆茅草,沿著梯子爬上房頂。

  “不要上來!”呂聿征急忙伸手將她攔在梯頂,“姑娘硬要幫忙的話,只遞茅草便是。”

  天依遂將那捆茅草交到呂聿征那邊。呂聿征補完一方屋頂以后,又順著屋頂的椽架爬向另一個缺口。天依爬下梯子,又開始準備下一捆用以修補屋頂的茅草。待到兩個人都忙完,沿著梯子爬下地面時,他們的苧麻衣服都已經濕透了。雨勢仍在持續,二人倉皇地爬回室內。呂聿征找了幾根沒濕透的干柴,鉆得了一叢火,和天依一塊圍在火邊烘衣服。

  “阿嚏——”天依被冷氣一激,打了個噴嚏。似乎這噴嚏會傳染,呂聿征隨后也連著打了好幾個。

  “要受風邪了。”呂聿征吸吸鼻子,“真是夠嗆。”

  天依從前雖然也經歷過好幾次大雨,但這次是令她最為狼狽的。衣服上全是粘著的濕茅草和泥水點子。

  在屋頂的缺口被控制以后,室內的滲水又逐漸恢復了正常的狀況。二人傍晚時策劃的防雨工事算是起了一點作用。這才使天依恢復了一點面對自然的信心。

  “還是虧了姑娘,現在屋子里小一半地還可以下腳。”呂聿征笑著搖了搖頭上的水珠,“不過姑娘本來待在榻上就行了的,不必出室外幫我。那些東西我自己也可以完成。”

  “我雖然是寄住在這兒的遠客,但是屋子出了事情,也要幫著主人分擔的。”天依一邊揀衣服上的草根,一邊說,“何況呂兄自己在這么危險的地方,我卻在床上干看著,那我成什么人了……”

  呂聿征越是聽,心里越是喜歡這個毫無貴族架子的女孩。但是每當情緒涌起的時候,理性都會告訴他,自己是這個落難女孩的保護者,他若是意欲占她的便宜,便同第一日的那個偷偷拽著她往蘆葦叢里拖的農夫沒什么區別了。

  這個姑娘在生活上如此幫助自己,而自己卻會對她產生一些微妙的念頭,一念及此,呂聿征便感覺自己離中正的儒士實在還有很大的距離。克己復禮是一件終身大事,他必須一直修行下去。

  小小的幾間茅屋就這么在夏雨的挑戰下撐過了一晚。第二天,當兩人出門檢視后半夜的受損情況時,天依正式向呂聿征提出了房屋的長期改良計劃。

  “填那么厚的土,能行嗎?”呂聿征對此感到很迷惑。

  “肯定不是往椽子的縫里填土,而是要在椽子上先鋪一排板子,再填土。”天依對他解釋道,“或者,你在茅草上覆土,也是可以的。適當的屋頂厚度,還能隔絕一些熱氣,讓堂屋里面夏天變得更涼,冬天變得更暖。”

  “但是……這梁撐得住么?”

  天依想了想:

  “就沖這屋內的梁的話,恐怕是個難事。得把它加固一下。”

  “如何加固?姑娘又不是匠人……”呂聿征撓撓頭。

  “我當然不是,但是我‘夫婿’的哥哥接觸過這個,他曾經給我們說過一些東西。”

  這個所謂的夫婿,其實也就是樂正綾。那個哥哥便是龍牙哥。

  “怎么加固?”

  天依執起一根木柴,在泥地上畫了一個簡單桁架的圖形。

  “在這根大梁上,搭設這樣一些三角的小柱子,相互咬合起來,它的承受能力會變好很多。”

  呂聿征仔仔細細地看了一遍那個桁架:“這樣能行?都是三角……”

  “三角是穩定的,漢地的大叉手,不也是這個原理么?呂兄若不信的話,可以自己閑著的時候,用木頭搭一個架子,再用方形搭一個,往上面放同樣重量的石頭,看哪個能夠最后支撐下來。”

  呂聿征對這個女孩的話半信半疑。

  “反正這些都是以后要考慮的事情,不過最好早綢繆,不然等哪一日大梁被水腐蝕完了,再住著就危險了。”

  天依一邊說著,一邊看這眼前的低矮茅屋。她的心里忽然涌起無限的信心,只要自己在漢地進了戶冊,自己肯定能在知識的幫助下,同呂聿征把這個院子打理得越來越好的。在短期內無法回到現代的情況下,自己必須先堅強起來,努力改善在這里的生活。

  ——第一節完——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德县| 岳阳市| 武功县| 将乐县| 集贤县| 太仓市| 镇远县| 尉氏县| 叶城县| 武宣县| 桐庐县| 青海省| 揭阳市| 乌鲁木齐市| 双桥区| 枣强县| 阆中市| 收藏| 德州市| 宜宾市| 绵竹市| 错那县| 昭苏县| 宜兴市| 和静县| 祁连县| 乌什县| 霍城县| 阿勒泰市| 右玉县| 杭锦旗| 佛教| 克拉玛依市| 博湖县| 陵水| 从江县| 拉萨市| 南岸区| 资源县| 延长县| 堆龙德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