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不同了,人心思變。
這就是癃展對李恪作出的心理剖析。
雖說不太認同,但李恪也找不出有足夠分量的字眼來反駁。
更何況自從那夜之后,兩人就再也沒有機會深談,自然也就無法進一步掰扯這個玄奧的本源問題。
大家都很忙。
按照原定的計劃,李恪本打算在后腰里逗留一夜,次日便出閭入關,回歸苦酒,一邊過著有奴有糧的腐敗日子,一邊等著辛凌和憨夫把散落各地的百工精匠...

暗夜拾荒
PS.秦朝騎、步、車的編制均有不同,僅以步兵論,上為統帥(上將軍)-將軍(副將,裨將)-一部一校(校尉)-一曲一侯(軍侯)。曲部之數若干,估計有一定的浮動。軍侯以下則是常設建制,仔細是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將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二五百主”也稱“千人”。 文中的句注塞在大秦統一以后深處腹地,作為外長城前線的后備力量和內長城屏障的主力守軍,兵力應該不會配足才是。所以我才說各曲建制均有空置,且有輕重緩急,這樣戰事一起,軍隊可以快速擴編,戰事平息也可酌情清減后勤,此事特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