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福德打波特簡直不要太容易,他都沒用太大的力氣,只是稍微發力頂了一下波特,等到波特出現一絲節奏上的空當,霍福德立即背身后仰。
霍福德這套動作的精髓在于他背身后銜接的虛晃,霍福德的假裝投籃成功的誘導波特向前撲去,此時霍福德再利用時間差上籃得手,充分地展示了一名優秀的技術流內線的單打技巧。
霍福德已經是聯盟里為數不多的技術流內線了,他完全可以成為凱爾特人的頭號得分手,但是沒必要。
霍福德的個人進攻欲望并不強,比起一對一“打死”對手的內線,他更愿意去做策應、擋拆、卡位這些對球隊有幫助的事。
凱爾特人的這套場上陣容也很極端:斯馬特、布拉德利、克勞德、霍福德、阿米爾.約翰遜,可以說除了霍福德,其他的點都缺乏穩定得分的能力,史蒂文斯這是把球隊進攻端的壓力全部丟到了霍福德的肩膀上。
但是史蒂文斯也不是那種不布置任何戰術,只會讓球星單打的教練(沒錯說得就是你,泰倫.我的戰術就是把球給詹姆斯.盧)。
凱爾特人通過克勞德和阿米爾.約翰遜的掩護,以及布拉德利的拉扯、斯馬特的喂球給霍福德創造出了最好的單打環境。而霍福德也沒有辜負教練的厚望和隊友的幫助,再次通過背身單打為凱爾特人取下兩分。
凱爾特人通過霍福德的單打保證了球隊進攻的成功率,這自然也讓奇才隊難以再繼續發動快攻。更何況斯馬特和阿米爾.約翰遜上場后,凱爾特人原本就防守嚴密的防線再上一個檔次,連續讓奇才隊在進攻端鎩羽而歸。
攻防兩端的劣勢讓李瑞不得不放棄快攻打法,只能撤下發揮不錯的烏布雷,讓戈塔特重新披掛上陣,雖然這位“波蘭鐵錘”時不時會出現黃油手、走神的情況,但是他作為內線屏障的作用還是比較明顯的。
但是即便換上了戈塔特,奇才隊也防不住已經開始大殺特殺的霍福德了,這個多米尼加內線掏出了自己武器庫所有的武器:三分球、中投、單打小勾手、轉身跳投,即便莫里斯、戈塔特兩人輪番上陣都阻止不了已經找到感覺的霍福德。
既然防不住對手的進攻,李瑞索性也就和對手打起了對攻,他示意比爾和莫里斯開始打高位擋拆,比爾和莫里斯的擋拆其實并不是奇才隊的常規戰術,一般執行高位擋拆戰術都是沃爾和戈塔特,但是沃爾缺乏穩定的三分球,戈塔特又沒有中距離,這讓他們兩的高位擋拆威脅性并沒有那么高。
而比爾和莫里斯的高位擋拆就不一樣了,比爾持球突破和三分球能力俱佳,莫里斯的三分球也是很有準頭,而且莫里斯的突破腳步讓凱爾特人的幾個內線都有些吃不消,他們的高位擋拆也讓凱爾特人難以招架。
兩隊的教練都在見招拆招,比賽也在維持僵持不下的狀態到了第四節。
第四節的比賽還剩七分二十三秒的時候,史蒂文斯用奧利尼克換下了阿米爾.約翰遜,這個換人有些突兀,奧利尼克作為球隊內線的第一替補,這個時候本來不是他上場的時間。
史蒂文斯的想法也沒有多么復雜,經過這么多場比賽的觀察,他發現球隊幾大內線里,其實奧利尼克的進攻效率非常不錯,原因也很簡單,奇才隊的幾個內線,戈塔特的速度跟不上他,莫里斯的防守意識不行,杰森.史密斯的身高不足,唯一防守奧利尼克效果比較好的馬辛米又受困于傷病,所以在這個關鍵時刻,史蒂文斯把奧利尼克拿上場,目的就是為了打奇才隊一個措手不及。
事實很快證明了史蒂文斯的判斷是正確的,上場后的奧利尼克確實發揮出來很大的作用,他身上那種白人內線的狡猾被他發揮得淋漓盡致,時不時的小動作例如搶籃板時的推人和防守時的拽球衣搞得和他對位的莫里斯心煩意亂,而奧利尼克就趁機發揮了自己那堪比奧斯卡影帝的演技在防守端和進攻端都成功地造到了莫里斯的犯規。
“真是太年輕了。”李瑞在場邊看得直搖頭,莫里斯已經被奧利尼克搞得心態有些爆炸,這兩個犯規都是沒有必要的犯規,這一來一去的奇才隊就丟了四分。
“到底讓誰去防守這個煩人的奧利尼克呢?”李瑞思來想去找不到合適的人去防奧利尼克,奧利尼克腳步快、投籃準,有點“大后鋒”的感覺,普通的內線確實不好防他。
李瑞琢磨著防守“大后鋒”的辦法,突然想到“黑八”奇跡的勇士防守諾維斯基的辦法。
2006-2007年,在“瘋狂科學家”老尼爾森的帶領下,勇士隊依靠跑轟戰術在常規賽的最后時刻搭上了季后賽的末班車。而他們在季后賽首輪面對的對手是強大的達拉斯小牛隊,那一賽季,小牛隊的天王諾維茨基榮膺常規賽MVP,并且率隊取得了67勝15負的好成績。
勇士隊能以弱勝強戰勝小牛隊除了球隊老大巴朗.戴維斯出色的發揮外,斯蒂芬.杰克遜和馬特.巴恩斯對于諾維斯基的防守也有很大的功勞。
那個時期諾維斯基的單打技術還沒到大成的地步,對諾維斯基非常熟悉、他曾經的恩師老尼爾森則派出了杰克遜和巴恩斯這兩名防守兇悍、腳步移動迅速的小前鋒去盯防他,雖然杰克遜和巴恩斯在身高矮了諾維斯基一截,但是他們依靠兇悍的身體對抗和快速的腳步移動成功的讓“德國戰車”在首輪季后賽熄火。
雖然李瑞現在手上沒有斯蒂芬.杰克遜和馬特.巴恩斯這樣的防守大閘,但是他手上也有一個腳步移動迅速、防守賣命的小前鋒,那就是奧托.波特。
想到這里的李瑞連忙向主裁判示意請求一個長暫停,他需要重新布置球隊的防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