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能否到永遠
以昭明書局的名號新推出的書本身就最受當下讀書人青睞,何況在東門縣,還有本縣的大人物親自為此書做序,立刻就吸引了一批讀書人來購買《西廂記》。
紀蓉三人走近了,赫然看到本地有名的書生公子都聚在書鋪前,那些人人手捧著一本書,聚在一起討論的興高采烈。
“快看這一句:可正是人值殘春蒲郡東,門掩重關蕭寺中;花落水流紅,閑愁萬種,無語怨東風。真是將鶯鶯小姐的萬種閑愁寫活了,我都要替鶯鶯小姐嘆一句,花落水流紅,春去太匆匆!”
“那一句還好,你們且看這句:有心爭似無心好,多情卻被無情惱,豈不驚心動魄!”
“我卻喜歡‘別人行甜言美語三冬暖,我根前惡語傷人六月寒’,道盡人心……”
有個別書生就站在路邊愣愣讀著,待讀到“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這句,不禁呆住,癡癡反復念誦,旁人聽了一句,也同是癡了,輕聲道:“離人淚,離人淚……”
又有人念叨著:“嘆人間真男女難為知己,愿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一句,似是聯想到自身,長嘆一聲,大聲道:“奇文!奇文啊!”
“妙啊!”那些一翻開書就被故事吸引的書生們竟然不走了,還有人就新句讀展開討論,另有人在書鋪旁站久了,似乎若有所悟,忽然合上書道:“此書我多買幾本帶給弟妹!不能再看了,再看下去今夜我都回不了家。”說完掏出一塊銀子直接扔該伙計,拿了書就走。
“不過是普通故事,略有新意,并不值得如此大肆贊美。”有人一臉嫌棄,嘴上不承認自己被此書吸引,可仍然數了錢遞給書店伙計。
景飛鸞也湊近看了幾眼,赫然發現那西廂記上特別印有“昭明書局刊印”六個特殊字樣,這就是代表此書已經被昭明書局買斷的意思,其他書局若敢盜印,被昭明書局發現,一律都可以告官索賠。
此書也沒有按照一開始的定價只賣十幾文錢,而是定價三十文。一本百多頁的小說賣出這個價格不算便宜,但仍舊擋不住那些書生公子的熱情。
見了這情形,不說紀蓉,連景飛鸞都暗暗松下一口氣,不論他們之前對《西廂記》多么有自信,那終歸都是建立在理論之上的假設,如今親眼看到書本售賣火熱,他們懸著的心才算是放了下來。
昭明書局顯然是要大力推廣此書,每家書鋪都留了足夠的數量,不會出現一書難求的情形。照著這種勢頭,用不了幾天,東門縣等幾縣都會知道有這么一本好書,《西廂記》很快會從一開始在書生之間小范圍的流傳,轉變成進入深宅大院,戲子優伶,甚至官員顯貴的視線中。
不過這些,當然還要靠昭明書局的繼續運作。想到此書不日有可能會在和陽州一整個州售賣,紀蓉有點兒小期盼,當然她最期盼的還是白花花的銀子。
兩人沒有去找路清遠,而是專心逛起了市集。
上一次路清遠給了他們足足十兩銀子,兩人這段子日基本沒怎么動過,手頭有錢,現在再置辦東西就輕松許多。家里以后要多出一口人,很多東西都要重新置辦。
紀蓉這一回到景飛鸞家,基本上性質就和私奔差不多了,不同的是兩人從小就有婚約,否則以她這么出格的作為,兩人估計在曄湖村都待不下去了。出來的急,紀蓉連那點兒私房銀子都沒來得及拿,全身上下只有一直揣在懷里的五兩銀子和一身衣服鞋襪,因此當務之急就是去成衣店里買了兩件替換衣服鞋襪。
除此之外,他們還去買了一些布料、棉花、針線……這些當然是為了讓紀蓉有空再給自己做衣服用的,米面油這些景家還不缺,因此吃食上沒有再買。
至于桌椅這些,請村子里的木匠打造遠比在城里買合適許多,三人走走停停,見到需要的就去采買,不一會兒景飛鸞背后的竹簍就要滿了。這還不足,等走到一處胭脂水粉的店鋪前面,景飛鸞看了紀蓉一眼,就想要走進去。
“別別別,我不需要這些東西。”紀蓉連忙拉住他的袖子。
景飛鸞搖了搖頭,堅定道:“我不希望你受委屈。”
紀蓉心里一暖,笑道:“你見我這兩個月,何曾用過胭脂水粉,還是你覺得我的樣貌,需得要這些東西才能見人?”
紀蓉巧笑倩兮,唇不畫而紅,眉不描而黛,的確壓根不需那些俗物裝扮,但身為女子,愛美之心人皆有之,紀蓉這樣說,也不過是為了兩人如今境況,故意省錢罷了。
景飛鸞當然不會天真的聽信紀蓉的安慰,不過他觀紀蓉神色,知道她立意暫時不想在這些事情上花錢,只好算了,不再多提。
幾人又買了一些東西才打算回家。等走到城門口,一個人湊了上來:“這對小相公小娘子,要不要麻球,又脆又甜,小孩子都喜歡吃的呢。”
原來是小販見他們買了不少東西,趕緊來招攬生意。
紀蓉朝他的背簍里看了看,看清楚麻球就是用糖做的米球,蓬松脆甜,這玩意兒她在現代的時候也沒少吃,原來從古代就已經有的賣了。這么一個麻球足足有成人拳頭大小,小孩子捧著能啃好久。正想說不要,忽然想起來陳至這個小家伙,還有村子里那些孩子們并馮月月此人,她可是說好了要請那幫孩子吃糖的,用麻球哄哄自然合適。
景飛鸞見她思忖,不用紀蓉張嘴,就用四文錢買了一大堆麻球,把背簍堆的滿了上來,真算是不虛此行。
回去的路上景飛鸞在前面趕車,紀蓉和陳至一人捧著一個麻球吃,吃的臉上沾了糖漬的米粒,一大一小互視一眼,都指著對方哈哈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