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災會有前兆,我問過那個青年關于南蠻的氣候變化”
當時青年承認剛從南邊過來,他說的南邊指的是南蠻。一開始對斷舍離的突然發問,青年還心懷戒備,后面看她問的都是無關緊要的事,就如實回答。
斷舍離通過風向變化,氣溫變化,天氣變化三個方面大致了解了一些南蠻目前的氣候情況。
“南蠻現在常刮西南風,不僅白天刮,夜晚風也吹不停”
“農諺有云:天干吹夜風……”
斷舍離知道一些關于干旱之前會出現的征兆。
“除了風向,南蠻現在白天氣溫很熱,又因為刮風,熱而不悶,而且夜晚涼爽……”
出現這樣的天氣,白天由于太陽照射,地面受熱氣溫上升,晚上地面冷卻,氣溫下降,次日太陽出來,氣溫回升,又重復上述過程。
“陸公子可聽說過‘日暖夜寒,東海也干’這句農諺?說的就是干旱天氣的征兆”
“而且干旱前期,會經常出現雷雨云,就是干打雷不下雨。據那個青年所說,南蠻現在就經常出現這種天氣,雷聲滾滾,不見下雨,或者下點小雨,又很快停了”
“這些旱災會有的前兆,在南蠻都已經出現了,陸公子,以為如何?”
斷舍離頓了頓,接著道。
“南蠻百姓尊崇的圣湖,水位下降,還有他們的神樹枯萎了……”
“南邊很久不下雨了,很多樹枯死……”
“陸公子,可以派人潛入南蠻實地了解,這些事都有跡可循……”
此時陸瑾寧心情不平靜,斷舍離所說的已經引起他的重視。如果這些都是事實,一旦南蠻發生旱災瘟疫,南蠻與大熙朝交攘的邊境將掀起腥風血雨……
那么陸家軍是唯一能被派出去的。
這樣情況下,陸家倒是不必再思慮班師回朝的事。如斷舍離說的主動上交兵權是對他們最有利的選擇,一既能表忠心,二打消皇帝疑慮,三還能獲得信任。
想到這,陸瑾寧恨不得立刻修書給他父兄,得盡快讓人去南蠻查看……
“你今天來就為了說這個?”
“陸公子,以為呢”斷舍離笑道。
“你有什么條件?”
“我要陸公子取消和福姨的交易”
福娘雖然沒說,斷舍離多少猜到一些。
“就這樣?”
“還請保住福姨”
“保住她?”陸瑾寧突然靠近斷舍離。“你福姨可是鋤醫女”
鋤醫女擔著殘害皇嗣的罪名,與皇家牽連上的事,人人都唯恐避之而不及。陸瑾寧言下之意,陸家躲還來不及,怎么會去摻合。
“陸家已經和鋤醫女撇不清了”
“是嗎?”
“愿聞其詳”陸瑾寧想聽聽她怎么說。
“福姨如果不是鋤醫女,陸公子,會想方設法讓福姨為陸家軍效力,對吧”
確實,如果沒有牽扯到鋤醫女,他一定會用她的。
“以陸家的能力,保住福姨并不難。陸家軍盛名在外,陸公子不過擔心陸家樹大招風,有心人會拿鋤醫女對陸家做文章……”
現在的陸家已經為皇帝所忌了,此時正是收斂鋒芒,韜光養晦的時候,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福姨這段時間都在顧府,陸公子也在顧府,還有福姨和梁太醫的情義,梁太醫和陸家軍的關系可是世人皆知,如果真有人以此說事,單單翻出這些夠他們說了”
想要查到這些并不難。
“陸公子可能已經想好了說辭,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真要細細追究,陸公子以為能撇的清嗎?”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陸家遵醫重衛,福姨醫術精湛,以福姨的能力,能救助更多的陸家軍,這對陸家意義非凡,要訓練一個陸家軍有多不容易,陸公子是知道的……”
如果因著鋤醫女,現在把福姨交出,陸家不僅得不到什么好處,到時候有心人要清算還是會清算的,與其這樣,不如,利用手上的力量把福姨歸到麾下,為己所用,為陸家軍創造最大價值。
“既然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為何還要糾結怎么洗清。好好享受黃河水,從中受益,強大自身,不是更好?”
陸瑾寧承認斷舍離說的,多少有些道理。
“陸公子,一旦陸家軍出兵南蠻,福姨只會比你想的更有用。”
斷舍離知道自己還沒說服陸瑾寧。
“大災之后往往有大疫”
說到大疫,總是讓人談之色變。
“大熙朝曾經也遇到過兩次大瘟疫,那時老鋤醫女還在,而且都參與了,兩次老鋤醫女都功不可沒,陸公子,可以去查查當時的記錄”
這是福娘告訴斷舍離的,當斷舍離知道了南蠻恐有瘟疫,請教福姨這方面的情況。福姨提到她師父兩次都參與抗疫,還留下珍貴手記。福姨的師父就是赫赫有名的老鋤醫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