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布衣青云

第一百零三章 將帥氣象

布衣青云 幾回春秋 2037 2019-02-22 23:42:59

  “開元之后,不同開元之前。金城公主和親之際,時陳大慈等將大破吐蕃,唐軍控制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已久,大唐強盛。加之尺帶珠丹年輕,內部大臣爭權奪利,吐蕃不敢對我大唐有冒犯之心。今金城公主已故,尺帶珠丹掌握吐蕃大權已經數十年,吐蕃通過權宜之計,不停的學習我中原文化,又不停引進大食國的武器盔甲,其幅員遼闊,百姓眾多,戰馬成群。養士選馬,兵利而甲堅。已有和大唐一爭長短之心。此時兩國已不再互市,勢同水火。仿佛如西漢之初的漢、匈一般。如果大唐再出現如楊矩那樣手握重兵的邊將,吐蕃一定會重金賄賂,想方設法,而入大唐之門。”

  高辰侃侃而談,從容不迫。已是又獻上一條計策。

  開元十七年,尺帶珠丹向李隆基上表:“外甥是先皇帝舅宿親,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樂。”

  并不是因為尺帶珠丹真的想盡“舅甥之親”、同“普皆安樂”。因為在開元十七年之前,尺帶珠丹連續數次攻唐。絲毫沒有因為自己娶了金城公主,就手下留情。

  開元十七年之所以妥協,是因為大唐攻破了吐蕃占領已久的石堡城。大唐名將李祎和張守珪數次大破吐蕃,開疆擴土千余里。

  而后,唐、吐蕃雙方和盟、互市,開元二十一年尺帶珠丹又上表愿意“和同為一家”。兩國在赤嶺立界碑,表示愿意回復唐初與松贊干布之時的友好。

  然而尺帶珠丹將棄信違義表現的淋漓盡致。

  吐蕃不僅想要控住河西、隴右。而且還多次與大唐爭奪西域的主權,但都以失敗告終。出兵進攻小勃律國,就是一個例子。

  開元二十四年,吐蕃進攻大唐屬國小勃律。李隆基下召呵斥尺帶珠丹退兵,尺帶珠丹不聽。依舊將小勃律征服。

  吐蕃又南面聯合南詔、北聯突騎施,已然和大唐決裂。

  自此,維系不久的唐、吐蕃破解。唐玄宗也將尺帶珠丹恨的咬牙切齒,新仇舊恨全部記在李隆基的心中。

  何為舊恨?

  尺帶珠丹每每上書,輕蔑狂妄,飽含挑釁。這些都被李隆基記在心中。

  唐、吐蕃一直相愛相殺。自此,李隆基不再相愛。

  縱觀李隆基掌控大唐帝國后期,極重立邊功者。尤以對吐蕃作戰而立戰功者為最。

  無數盛唐名將,在與吐蕃大戰時,立大功。而躍然于史書之上。

  天寶年間,長達十幾年的唐吐之戰,幾乎對吐蕃造成毀滅性打擊。

  “如果運用得好,不失為一個良策。高押牙覺得怎樣實施為好?”

  李光弼向高辰詢問道。

  “如此一般,自古有成功的例子,也有失敗的例子。漢武帝時馬邑之圍就是失敗的例子。一定要謀劃滴水不漏,不然枉費一番功夫。”

  高辰想了一下,向李光弼說道:“若一名將領因為貪財,被施以杖刑,逃入吐蕃。以苦肉計詐取吐蕃信任,然后向吐蕃索要大量金銀珠寶,獻上大唐邊境的薄弱點,引兵攻唐。我軍調集重兵埋伏,可再復制積石軍之戰的大獲全勝。”

  “兵者,詭道也。高押牙果然深諳此道。”

  李光弼向高辰夸贊。然后說道:“積石軍之戰吾軍屬于被動防御。此時為主動算計。高押牙所言,最突出者為苦肉計。吐蕃沒有理由不去相信一個受過刑法,氣憤而逃的唐將。沒有理由不去抓住這次機會。”

  李光弼話鋒一轉,又道:“不過如此大事,定要找王帥商議。如果想令吐蕃完全相信,必須要有一個有信服力的邊將。我想不出邊境有什么合適的人選。”

  “全當我是拋磚引玉之言。我希望有更好的計策,能斷吐蕃一臂。”

  高辰拱手向李光弼說道。

  “王帥自任節度使以來,不求邊功。只要邊疆屬國部酋不侵犯大唐的利益,不傷害大唐的子民。王帥就不會派兵進攻他國。王帥在河東任命節度使的時候,曾說過:‘國家升平之時,為將者在撫其眾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繳功名耳’。吐蕃已經侵犯王帥的底線,王帥不會手下留情。高押牙所獻計策,一定是王帥所希望的。”

  李光弼向眾人說道。

  國家升平之時,為將者在撫其眾而已!吾不欲疲中國之力,以繳功名耳。

  王忠嗣曾說出這條流芳百世的千古名言。

  不慷慨,不激昂,很平白。

  卻讓人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名鐵骨錚錚的大唐軍人。

  他引領盛唐時期的將帥氣象。不論是文臣,還是武將。都對他產生敬佩。

  王忠嗣主張‘以持重安邊為務’。國家升平的時候,為將者就應該注重軍事訓練,妥善保養軍械,充實邊防,隨時補充兵源。

  戰爭從沒有勝利的一方,這也是王忠嗣超前的思想。

  自己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國家賦予的,自己所衣所食都是百姓賦予的。自己不能疲憊國家的力量去挑釁征戰,為自己獲得功名!

  為戰爭而生的,以敢戰、善戰成名,古今名將無一例外。但是,王忠嗣與一般意義上的名將不同。王忠嗣不是為戰爭而生,而是為消滅戰爭而生的,是為和平而生的,這樣的軍人古今罕見。

  華夏歷史上,沒有一個名將能說出這句話。沒有一個將領能做到如王忠嗣一樣。

  正如河西、隴右無數將領上請收復石堡城,王忠嗣果斷拒絕。因為他愛兵如子,因為他目光更遠,遠到直接將石堡城視為一個毫無作用的城堡。

  高辰聽到這句話,五味陳雜。“偉大”兩個字,被高辰冠在王忠嗣身上。

  不欲中國之力,以繳功名耳!讓高辰心中慚愧,面容羞愧。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但是……

  如果他不爭,十年之后,天下又如何?

  命中注定,他無法如王忠嗣一樣偉大。

  那種身為華夏人的責任感,讓他拼命的想要立戰功,想要往上爬。

  或許自高辰從軍的那一刻起,就已經破釜沉舟,不能回頭!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闸北区| 称多县| 土默特右旗| 湄潭县| 苏州市| 无为县| 珠海市| 佛坪县| 景宁| 左云县| 稷山县| 浙江省| 南平市| 邓州市| 溆浦县| 上饶市| 潜山县| 宜兴市| 大名县| 中宁县| 饶河县| 永修县| 济阳县| 农安县| 资讯 | 海口市| 莱州市| 土默特左旗| 静宁县| 十堰市| 农安县| 旺苍县| 鄂伦春自治旗| 安福县| 册亨县| 正宁县| 合肥市| 永寿县| 辽宁省| 莆田市| 柞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