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逸娶妻林氏菀娘,開創謝家書院,并重新立家規,其中有幾條很是出人意料:
其一是謝家子弟不得入仕,其二是謝家男兒不可納妾,其三便是謝家女婿不可納妾。
這幾條家規無論是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很難被世人理解。
只是由于謝家當時對謝逸的敬重,無人反駁,更是一絲不茍的執行了下去,剛開始或許只是因為祖宗之命不敢為,到了后來,謝氏族人感受到了祖宗的明智之處,更是毫不猶豫的遵守著這些族規。
這些只是明面上的族規,真正完整的家規,也唯有謝氏族人知道。
就像謝銘現在說的,謝家的女兒向來都是當做男兒來教養的。兒子在學的東西女兒也可以學,只是學多學少,學什么都看女兒自己的興趣,只要她想學,謝家就會教。
謝家的女孩從來都不會是短視之人,也不會僅僅只能郁于后宅的一畝三分地之中。出嫁這種事,若是遇到真心喜歡,兩情相悅的人,謝家自然會歡歡喜喜的送她出嫁,若是夫家出了什么事情,女兒也可以回到娘家。
謝家的女兒從來都不會是僅僅靠著夫君過活的人,她們真正的依靠是謝家,這個可以承載她們一生,足以令她們驕傲一生的家族。
所以謝銘才會有底氣對沈氏說出這么一番話,沈氏也不能反駁一分,謝家那位驚才艷艷的祖宗,與那位不輸男兒的夫人林菀,是謝家永遠也不會忘記的驕傲。
也就是說,即便是謝清漪不想出嫁,她也可以在謝家安安穩穩的度過一生,謝家沒有誰敢說出一分不是,因為這是祖訓,也是謝家榮耀的象征。
謝家的優秀子弟,并不是僅僅指的謝家男兒,也包括謝家的女兒。
正是因為謝家對女兒的這份愛護,不吝資源對女兒的培養,以及對女兒極大的包容,使得謝家出現了不少驚才艷艷的女子。
如,不惜花費數年光陰,一生未嫁,編纂出《光年記事》的謝家六娘謝蕪衡;一生致力于濟世救人的素手醫仙謝翎羽;陪著夫君游歷山河,共同完善《大夏地圖》的謝明熙……
這些事例太多太多,世人都道謝氏女兒好風華,卻無人敢拿著婦言婦德來約束指責謝家的女兒,若是有人敢提謝家女的一分不是,那前面的這些成就足以堵住他的嘴,讓他們抬不起頭來。
謝家女兒用事實證明了,女子亦可不輸于男兒。
只是這樣的情況僅限于謝家罷了,大多數女子依然生活在封建社會下男尊女卑的制度之下,束縛在后宅的一畝三分地之中。
這世間,對女子到底是不公的。
天下女子無不羨慕謝家女,卻也只能遵守著這些制度繼續生活,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情。
這也是謝銘從來不用擔心女兒的原因,他的女兒有隨心所欲的資本,只要不犯原則性的錯誤,就算是不嫁人,她也可以在娘家安安穩穩的過一輩子,做她喜歡做的事情,謝家會是她永遠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