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空沉思了一會,他搖搖頭,道:“敏思是當天下人眼中的佞臣,皇上心里的忠臣。”
“可是你沒拿捏好度數,朕與敏思已有近六年未見了,縱然心知敏思是一心為朕好,可看著那些大臣的折子,朕心里也犯嘀咕。”慶熹帝溫和的說。
樹空垂下了眼簾。從此情此景看,似乎還有點委屈了。
慶熹帝又笑了起來,“朕這還沒說你呢,你倒是先委屈上了。”他左手用力拍了拍樹空的肩膀。
樹空:??他明明是在思考要怎么一舉奪回慶熹帝的心,拿下忠臣進度條和佞臣進度條。
“好了好了,不說你了。”慶熹帝側頭湊近樹空的耳邊,悄悄對樹空說:“朕跟你說,你應該這樣……”
樹空聽著慶熹帝給他的建議,不由得心悅誠服,連連點頭。真不愧是能當皇帝的人,瞧瞧,這些個佞臣點子真是一個接一個,完全叫人應接不暇,而且如果他辦事的時候稍微注意一點,沒準還能成就一段忠臣佳話呢!
不過,為什么慶熹帝這么熟練呢?好似他親身做過類似的事情?
“懂了沒?”慶熹帝一拍樹空的肩膀,問道。他輕咳了一聲,剛才說了那么多話,他的嗓子有點干。
樹空因為這一聲輕咳回神了。他從自己腰上取下錦囊,從中掏出兩個果子。慶熹帝一看,眼睛亮了。
“火焰果!你從哪里得來的?這不是已經消失多時了嗎?”慶熹帝驚喜的叫著,看著樹空把果子捧到他面前。
樹空解釋道:“這是敏思在涼州城外找到的,沒毒又解渴,所以摘了些放著。這個原來叫火焰果。”樹空也有些驚訝,慶熹帝居然知道這個果子。
慶熹帝毫無忌憚,拿過來就咬了一大口。“好吃!還是那個味道!朕小的時候,這種果子還有很多呢,每年都有上供,朕的母后每次能分到幾個,然后都拿給朕吃了!可是在朕長大之后,就再沒有見過這種果子了。派人去找,也說找不到。”
樹空回憶了一下,道:“涼州那邊雖然有很多這種果子,但都是種在路邊,看起來也沒有專人侍弄,好似只是路邊的野果,不受看重。沒想到它竟是曾經的貢品。”
慶熹帝幾口把果子吃完了,果然感覺自己的嗓子好多了。他又拿了一個,道:“涼州……以前上供這種果子的,也不是涼州啊。怎么它跑到涼州去了?”
樹空不知道,他甚至不知道這種果子的名字,哪里回答得上來。
“算了,你那里還有多少火焰果?”慶熹帝暫時將這個問題拋到腦后,他到底沒舍得把這第二個果子也吃了,只是攥在手心里。他斜眼晲視樹空,一副你要是不老實,我就把果子都吃光的架勢。
樹空說:“就剩這些了。”
“什么?你不是有很多嗎?”慶熹帝看起來不太能接受這個事實。
樹空說:“涼州距離晉里很遠的。”這一路走來,再多的果子也該吃完了。
慶熹帝很是失落難過,“朕要是你,肯定采一大把放著,慢慢吃,不會當成零嘴隨便吃的……”
小云和小風早就把今晚的帳篷準備好了,他們要去請樹空回來,卻被慶熹帝的侍衛給攔下了。小風還想和侍衛們理論,小云卻是墊腳,看了看他家公子之前坐著的大石頭。上面確實多了一道明黃身影,小云明白了,他拉著小風告罪一聲,趕緊回去了。
“你干什么……”小風不解,他家公子休息一下都能碰到壞人,而且小云還不讓他管?
“是皇上。”小云知道小風是個一根筋的,不把話說明白,他肯定不會理解他的意思。
小風被嚇住了。皇上不是在京城里嗎?怎么跑過來了?
但是,沒有人能給他回答。
慶熹帝并沒有在這里停留多久,他明天還要上早朝的。于是他和樹空表達了一下他對火焰果的喜愛之后,就回到京城里。
而樹空呢,他坐在大石頭上沉思了好久,最終做出了決定。
慶熹三年秋,匡義民出使諸國歸京,于晉里接到圣旨,奉旨代表皇上巡視梁國。朝中發生巨大爭議,許多大臣皆認為這是慶熹帝為了讓匡義民不受到太多責難和刁難,故意將人調走。
樹空在梁國內開始巡游,這一次他放慢了腳步。他依然收受各種賄賂,并且還在繼續向慶熹帝行賄,但是這一次,他留了個心眼:他每逢上供珍寶美人,都要附上自己的一封親筆書信。
這書信是會拿到朝堂上當堂念的,因此樹空花了很多心思。
另外,他開始有事沒事的給慶熹帝寫信。一個月最少兩封,慶熹帝當年派來保護他的暗衛還沒有被調走,這個時候就派上了大用場:他們成為了“專業”信使。
信里會寫很多事情,有些是樹空的牢騷話,有些是樹空的經歷。有時伴隨著信件,還會附上一些當地有趣好玩的事物,比如一朵花,比如一支筆,比如一張紙。
樹空從那次晉里談話中,明白了慶熹帝也是個非常寂寞的人,他深切希望著能夠掌控一切,但是朝中總有人在遏制他的成長。慶熹帝自然不會忍氣吞聲,否則他怎么可能會在梁國的歷史上留下那么濃重的一筆?
但此時的慶熹帝,還是非常弱小的。而樹空所要做的,就是在慶熹帝尚且弱小之時,贏得他的信任,將忠臣進度條穩定在百分之九十九,然后再去考慮佞臣進度條的事。
慶熹十年,匡義民于回京路上遇刺。為保護他國貢品,最終殉職。種種細節表明,此次刺客來自燕國。
消息傳回朝廷,匡相當場搖搖欲墜,還有大臣上表“匡義民自作自受”。慶熹帝大怒,一口氣斬殺了數名執同樣意見的大臣,令朝廷上下為之一肅;又著令明武王即刻率兵出擊,攻打燕國。
慶熹二十一年,諸國歸梁。
慶熹帝成就史上第一位統一諸國的皇帝,史稱慶熹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