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防賊
如今年歲不好,誰知會不會再鬧狼災?現在村民家里都有兔子,有些人家還養了雞,這些東西對他們來說就跟命根子似的,都想著法子看得牢牢的。就拿住在最靠山邊的那戶人家來說,他家特意養了一條狗,就是為著防狼。
等藏著山上的五個士兵趁著夜深人靜想要摸進他家時,剛進了村子就聽到了這戶人家傳來了狗叫。山村夜里本就安靜,一條狗叫了,村里其他狗也就跟著一起叫了,哪怕整個村子統共也沒養幾條狗,在深夜叫起來卻足夠熱鬧了。
冬天夜里冷,有些人家屋子里沒放火盆睡得也不沉,一聽到動靜就醒了,只是沒有點燈出來看個究竟,心里甚至會在想是不是狼來了?他們是出去看看好,還是把門鎖緊好?
村口的那戶人家聽到家里的狗叫得兇狠,還發出嗚嗚的低吼聲威嚇,也開口喊了一聲。
“大半夜的吵死了,別叫了。”
他這么喊一來是壯膽二來也有向外面的東西示意這家人醒了,若是賊聽到主人家醒了也該走了,若是野獸聽到狗吠時就該跑了,除非是那等兇猛的。說話的村民倒沒有想過來的真是賊,畢竟牛頭村有好幾十年沒鬧過賊了,平常地里少把菜之類的事雖有,但是偷到家里來的真沒有過。
五個士兵聽到這家人醒了,便想先從村口第二家動手,再從第二家弄點吃的讓隔壁人家的狗先別叫,再翻墻摸過去。雖是這樣想,等冷得哆哆嗦嗦的人拔開第二家的木栓后想著趕緊進去把屋子占了,腳上卻一個踩空掉了下去。
為了防狼,這戶人家在門口挖了個坑,底下立了削尖的木刺。白天,這個坑上放著一塊大木板方便走路;晚上,他們就移開木板在陷阱上鋪上茅草。這家人倒是正經為了防賊才設了這個陷阱,他們知道外面年歲不好,說不定哪天就有災民逃難過來搶他們的糧食,他們當年也是因為遇著荒年才離開家,不想被人搶了糧食躲著人走才偶爾到了牛頭村。
眼見著打頭的一腳踩空掉進了坑里還弄出響動,其余的人也慌了,里面武功最好的疤哥見狀跳過坑洞進入院里想趕緊弄點糧食先回山上,可是廚房里空空如也,邊上有間小屋子又上了鎖,他用力踹了幾步沒把門踹開倒是差點把屋子給踹塌了。
這當口掉進洞里的人已經被拉了出來,他被木刺刺傷了,在地上也不敢喊疼。屋子里也亮起了火光,邊上那家的狗又叫個不停,像是馬上要翻墻過來一般。疤哥咬咬牙,氣得在正屋門上踹了一腳,轉頭帶著受傷的人回了山上。
他們剛走,這屋人家主屋的門便開了,邊上的人家也有人出來架了梯子越過墻頭想看看這家人是不是出事了,之后兩家人站在院子里說了半夜的話,都在猜是不是進賊了。這樣一鬧,邊上的人家也都不敢睡,第二天天沒亮便去敲了宋戶長家的門說是村里進了賊。
宋戶長開始還猜會不會是村里人干的,后來去了他們家里,見了兩戶人家門口還留著是通往山上的腳印,才相信村里真的進賊了。村里人也沒猜到會是士兵,都在想是不是哪邊逃難過來的人家。他們自己也是逃難過來的,對同樣遭遇的人都有幾分同情,再說又是這么冷的天,山上不知多危險,也就沒有人提要進山搜捕。
“大家夜里都小心門戶,要緊東西都看好了,左鄰右舍的有動靜,都記得要出去幫忙。”宋戶長跟圍在遭賊的兩戶人家邊上的看熱鬧的村民說。
胡老漢也混在村民堆里看熱鬧,聽了也就跟著大伙附和著點頭,還跟自家邊上的鄰居搭了幾句話。邊上有人家養狗的自然不怕,沒有的便聚在有陷阱的那家,看看是不是在自家也挖一個,甚至有人還提出了改良的意見,在那兒和其他人討論的熱火朝天。
他們只當這是一伙來偷東西吃的災民,若是他們能在山里熬過這個冬天,將來也許是村里人的新鄰居。只要不是那等只會伸手搶別人東西的,他們便愿意接納。
再說逃回山上的那五人,哪怕沒有村民進山搜捕,也過得擔驚受怕的。掉到陷阱那位被木刺刺中大腿,傷得有些嚴重。在嚴冬正是山里的野獸也鬧饑荒的時候,它們的鼻子最靈,一聞到血腥味便尋了過來。五個人發覺后,無奈拋下了他,只想避開野獸再說,陰差陽錯地竟讓他們跑出了林子回了自家軍營。他們自認有了靠山,就把在山林里發現村子的事報了上去。
他們這支隊伍其實是被打散在了外圍,跟主力軍已經失去聯系許久,現下隊里官職最高的是左庶長姓趙。
這位趙左庶長自從跟大軍失聯也沒有積極地去尋找。他們這只隊伍本就是由監獄里的犯人組成的,許多原本是宋國人,對晉國說不上多忠心,往常參戰也是跟在邊上裝裝樣子。晉國的軍隊這些年打仗都是靠術士出力,軍中的士兵訓練并不怎么用心,軍中綱紀渙散。因為這次打仗損失慘重,大王才下令整改,整改之后挑出了一批好的當主力,有一些實在不像樣的就打發到邊上,有時也會派他們去誘敵。
趙左庶長所帶的隊伍就是因為誘敵才跟大軍失散了,楚國的術士那么可怕,他們已經不想再遇上第二次,可是一直窩在野外,沒有軍中補給,他們要怎么熬過冬天?趙左庶長倒是有心找個地方避避,難得底下兄弟都是此心,就是找不到一塊好地方。
在疤哥等人歸隊前,他倒是正跟幾個心腹商量是不是找個村子“借糧”,楚國的他們不敢借,晉國的怕有后患,秦國和齊國的又離得遠了些,他們一時也不知向誰下手。這當口聽說山里有一個村子,趙左庶長便想,這可是上天給他的恩賜,他們往那個村子一躲,下半輩子就能安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