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烈一行人帶著韃靼女人先回到了通州,鎮守這里的是玄武營的提督莫發,于烈找到莫發說出了他的推理。
“你說的是有些道理,可是這都開戰半個月了,軍部也沒有發來信息啊,前線的夜不收和聽風閣的密探也沒有動向傳來。”莫提督也覺得有些不對勁,韃靼的小分隊敢這么深入境內,而且,從于烈的秒訴上來看,應該是小股精銳,絕對不可能是打秋風。
“這樣,我給你個任務,你敢不敢接。”
“請提督下令。”
“我給你一只小分隊,配上夜不收和聽風閣的密探,你帶隊去薊州方向摸清楚情況,一有消息趕緊回來。”莫發盯著于烈的眼睛說道。
“你要清楚,現在情況不明,如果韃靼的大部隊真的都在那里,那這次就是九死一生。”
“提督,在下是都督府的錄事參軍,也是個唐國軍人,職責所在,萬死不辭。”于烈很坦然的對莫發拱手說道。
“好!不愧是太傅的公子,于參軍,你比那些在軍部混日子熬資歷的公子哥們強多了!你放心,我安排最得力的人手給你,必保你安全。”莫發也是一個虎將,看著于烈如此無畏,仿佛看到了年輕時候的自己,決定好好照顧照顧眼前的年輕人。
“多謝提督,那我什么時候出發?”
“今晚。”
......
通州大營
“于參軍,這幾位是配合我們行動的夜不收,這是他們的頭,謝伍長。這兩位是聽風閣的密探,這位是張百戶,這位是霍百戶。”之前和于烈一起行動的百戶還是負責這次偵察隊的指揮,百戶姓黃,是玄武營調過來的。
“那我們就準備出發吧。”于烈披上披風,對著幾位軍官點了點頭。
這次的偵察隊一共是17人,五名夜不收,兩名聽風閣密探,剩下的都是各營征調來的精銳。于烈看了看所有人的裝備,這次莫發準備的很充足,所有人一人兩馬,一炳唐刀,一支長槊,一張長弓,兩壺羽箭。這是標準配備,黃百戶麾下的兵士身上還配有玄武營帶來的雷火彈。夜不收和聽風閣密探,人手配了一支連發手弩,還帶了不少暗器。
武安國這次也一起來了,統一歸黃百戶指揮,這家伙用不慣長槊,換了一炳大刀,身上還帶了四五把短標槍,是這支隊伍里的大殺器。
于烈自己不擅武藝,長槊也太會用,只帶了長弓和唐刀。莫發特意讓軍匠給于烈一行人配了精鋼鐵甲,還專門給于烈配了軟甲,以防萬一。
“各位,目標薊州,出發!”
.......
奉天城
“大汗,”一個羯族將領俯身對羯族大汗奴兒干說道,“征北軍現在已經等到唐國的支援,唐國的大都督姬烈現在就在北平,手下還有一只七萬人的大軍。奉天城,怕是不好守。”
“近幾日來,前方動向怎么樣?”坐在議事堂中間一張虎皮大椅上的男子問道。
“大汗,征北軍這幾日進攻的很激進,有可能是換了主帥,而且還有白虎營加入,我推測這次的主將應該是方悅。”另一個羯族的將領回答道。
“方悅?看來王勛的指揮權被拿下了,臨陣換將,唐國人很自大啊。”奴兒干輕蔑的說道,自從拿下奉天后,奴兒干開始有些驕傲起來。覺著原本壓著羯族打的唐國大軍,也不過如此。
“聽好了,”奴兒干站了起來,“我已經下令全族的成年男子全部參戰,這次的大戰決定了我們能不能在遼東站穩腳跟。都給我好好準備,等打贏了這場,我好好賞你們!”
“諾!”
.........
中都,政事堂
“太傅,薊州已經告急了,北疆現在不穩,中都兵力不足,秦王想調征東軍去支援。”中書令朱驥和于青在討論著眼下的戰事。
“也是沒辦法,羯族傾全族之力,看樣子是不想走了,韃靼這次拿下薊州也有要占地為王的想法,北疆壓力太大了。”于青訴說著自己的想法。
“昨天大將軍快回來了你知道嗎?聽說秦王和他在信上吵了一架,大將軍認為北疆的問題,可以讓征北軍自己解決,兵員可以征調老兵民壯入伍,他去前線統籌指揮。中都調配糧草就可以。”朱驥看了看四周,小聲說道。
“知道,其實大將軍對秦王攝政有些想法,你我都懂,要說現在還能鎮得住大唐這些嬌兵悍將的人,除了秦王就剩這位大將軍了。”于青感慨道,現在大唐表面上雖然還是一樣的穩如磐石,但是作為高層,于青知道,大唐隨時可能會爆炸。
以往都是由四征將軍征戰四方,中都軍部居中調配,現在北疆告急,中都又空虛,北疆兩線開戰,兵力有些不夠用,而大唐的南疆和西境向來不安定,征南軍現在還在平叛,西境的征西軍也傳來可能要重開戰端的意思。
只有東境比較安穩,但是由于東境基本都是沿海地帶,主要的威脅是海盜倭寇,大唐的水師就能夠應付,所以征東軍的軍力一直保持在五萬人左右,是四征里邊兵力最少的,大部分還是水師,所以,對于目前的危局來看,于事無補。
于青就擔心如果南疆和西境再爆發大規模的戰事,怕是大唐會有些喘不過氣。
“報!南疆急報!孟買宣撫司叛亂,南疆告急!”
“什么!”于青朱驥和政事堂里一干人全都站了起來。
就在大家還沒反應過來之前,又一條消息從西境傳來
“報!沙坨集三十萬大軍開戰,征西軍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