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我是當朝駙馬爺

027 文淵詩會

我是當朝駙馬爺 炒飯的菠蘿 3499 2019-03-18 12:30:00

  文淵閣的詩會早已經開始了,伴著洛陽城內最美麗的夜景,閣中隔層才子們搖晃著腦袋吟詩作對著,但即便是如此,文淵閣依舊不是完全封閉的。門口依然有下人在左右等候著,偶爾會有人從閣中遞出詩作來,也有人對這文淵詩會感到好奇而前來參加的。閣中的人也并不都全然作詩,也會磕著瓜子,將一些花邊新聞。比如朝中哪位大人女兒嫁給了誰,誰誰誰又得到了某位的提拔。

  文淵詩會實際上足以冠壓京中所有的詩會,在趙惇聲名未顯之時,到也有人花錢買詩來應付過去,但是如今已經無需買詩了,畢竟隨著趙惇在朝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強,京中的美名也自然越來越高。所以在這場詩會上,來的人大多數都是京中真正有才華的人,自然,來的人也不會白來。那位被當今圣上指定的文淵詩會舉辦人的于家家主早已經準備好了酬勞,等詩會散去之時,會將這些酬勞送上各位大人物的府中。

  這文淵閣的歷史也頗為玩味,按理來說,文淵閣作為皇家的藏書樓本應建在皇城之中,但最后姜武的父親,也就是先帝孝靈皇帝不知為何排除眾議,將這文淵閣的選址選在了皇城之外,距離京兆府也不過數里,興許是覺得有京兆府的保護,這文淵閣會安然無恙吧。

  不過姜武繼位之后,倒是把文淵閣內的藏書統統移入了皇城內,在皇城文華殿之后另起了一閣,名為觀文殿。于是這舊文淵閣便成了皇家指定詩會的舉辦地點,而真正的文淵閣則換了個名字,成了觀文殿,文淵閣大學士也被姜武一筆改為了觀文殿大學士。

  這文淵閣與另外兩個詩會,耆宿詩會和三秦詩會并列洛陽最有名的詩會。前者是在先帝一朝退休后的遺老們,大多德高望重,在家中只覺無趣,便發(fā)揮余熱,便所幸也學京中的年輕人舉辦了一場詩會,為首的是孝靈皇帝一朝的前宰相文瀚麟。后者則是關中一帶各類人杰聚集在一起,吟詩作對之時,還對朝廷種種政策進行談論,當然,這種談論在孝靈皇帝在時便屬于妄議朝政,是要殺頭的。但是等到姜武繼位時,便放松了管控這些言論,畢竟文人們,大多還是有書生氣的。朝中也有官員對三秦詩會談論朝政一事遞了不少折子,都被姜武按了下來,至于為什么,還是因為原來的趙惇。

  端午節(jié)的詩會,自然大多還會以端午為題,但是自然不會一整晚都寫粽子,有的詩會上有所限制,主人家也比較強勢,大家聊得開心,興起時便隨意出個題目,詩會都是文人聚集,但也有比較針鋒相對或者是暗自較勁的,比如耆宿詩會和三秦詩會,因為孝靈皇帝一朝的原因,前朝宰相文瀚麟對于三秦詩會的文人們很是不屑,聽到三秦詩會的題目后,他總是呵呵一笑道:“說起此題,老朽倒也曾經隨手做得一首……”隨后一臉淡然的與眾人點評了一番三秦詩會的詩句,文人總是相輕的,但是至少表面上要看不出有爭斗之心才行,否則便會讓人看了笑話。

  詩詞一道,若是棋逢對手,那倒也分不出一個高下,但是如果兩者水平不一,那么佳作拙作,還是一品便知的。這個時候還沒到最熱鬧的時候,城中不論是有名的、無名的,各類大大小小的詩會都會開到凌晨,真正好的詩詞不可能真的是妙手偶得之,每位才子大多都會在詩會前便準備好一兩首得意之作,只等在詩會上放出。有些覺得自己文采不夠的,便沒必要在詩會上與那些詩壇的大家們獻丑,那才會提前放出。而真正等京中那批最頂尖的人杰們放出大軸的高潮,通常都會在午夜時分,也就是子時才會開始,若是能夠在今晚這個時刻獲得好的口碑,積攢了名聲,往后在朝中的仕途也會順暢很多。

  伴隨著洛陽城中才子的吟詩聲、佳人的彈唱聲、小販的叫喊聲、兒童的嬉笑聲,夜色在這些熱鬧的聲音中不斷轉濃,月上西樓,滿城都沉浸在這熱烈的氛圍中。在文淵閣的上閣中,趙惇帶著姜楓悄悄地坐到了角落中,上閣位于文淵閣最高的一層,盡管是在屋內,還是能體會到樓外刮過的夏風。

  上閣內的人大多都是京中的權貴,要么是家財萬貫的豪強,要么是朝中跺一跺腳便能令齊國震一震的大人物。趙惇能夠看到公羊寧坐在離自己不遠處的地方,不過他只是遙遙的和他對視了一眼,點了點頭問了聲好,有姜楓在,他才懶得搭理公羊寧的。

  “咦,那是右相呢。”姜楓坐在一旁,如花般的雙眸輕眨著,打量著屋內的每個人。

  “是啊是啊。”趙惇隨口應道。

  “還有黎大人也來了。”

  “嗯嗯。”

  “那是傅尚書。”

  “嗯嗯。”

  “咦,那是……”

  姜楓似乎有些驚訝地看向了某個方向,趙惇卻有些無聊的打了個哈欠,隨意拿起案上的茶水便喝了起來,對于這些文科生的詩詞他是提不起興趣來的,除了高中那三年被班主任強硬要求背的古詩文和幾首耳熟能詳的詩句之外,其余的詩詞他是一概不知。

  “你是覺得無趣么?”姜楓收回了視線,看著默默喝著茶的趙惇,不由得開口問道。

  趙惇將口中的茶水咽下后,呵呵一笑道:“呵呵,那倒不會,這些詩詞都很不錯,只是覺得少了點開場白。”

  “開場白?”姜楓有些疑惑地看著趙惇。

  “嗯……感覺沒有人說:‘端午詩會,正式開始了’,就好像少了點什么。”

  姜楓聽罷,微微低下了頭,嘴角擒起了一絲微笑道:“原來是少了這個呀……”

  五經這時湊過來說道:“少爺,一會兒輪到你作詩了。”

  “啊?”趙惇抬起頭,一臉茫然地看著五經。

  五經指了指右邊,趙惇順著他的指尖望去,只見那位于省已經來到了公羊寧的身前,作了一揖,直起身來笑吟吟地說道:“老朽久聞右相才華橫溢,當年更是一舉中的狀元,不知右相今天是否能夠讓我等再次感受到當年的驚艷之作啊?”

  聽著這位于省風趣之中藏著針的話語,公羊寧也不惱,只是微微一笑,拍了拍身邊的內人,示意她安心,起身來拱了拱手,笑道:“既然雅翁如此看重本相,那本相便隨興作詩一首罷。”

  趙惇一聽公羊寧的話,便搖頭失笑了起來,這公羊寧,不愧也是個人精啊,那本相兩個字咬得比其它的字要重的多,倒也不怕那于省聽不出來。

  果然,于省面色微微一僵,笑呵呵地說道:“那老朽就在右相面前獻丑了,此作乃是老朽前些日子在家中偶得之,還得勞煩右相點評一番。”

  公羊寧微微一笑,并不作答。

  隨后那于省輕咳了一聲,揮了揮衣袖,閉上眼睛,搖頭晃腦地背道:“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更想傳觴處,尊上遍目前。”

  于省背完后,睜開了眼睛,還輕輕咂了下嘴巴,似乎在回味剛剛的詩句。

  文淵閣內的人一片沉默,這詩不能說不好,相反,詩中體現平淡中蘊含深永情味、樸素中具有天然風韻,倒也不失為佳作。只是……這寫得不是尋常人家的詩,而是寫宮中宴會的詩句,在座的人誰人不知吏部侍郎于仁是于省的胞弟,由于仁來作這首詩自然沒問題,可是輪到這于省來作此詩,就有些不合身份了。更何況詩末的尊上,可不就是當今圣上么。

  除了趙惇聽不出個所以然,在座的人無一不是飽讀詩書之人,這首馬匹詩自然能夠聽得出來。不知何人帶頭鼓起了掌,隨后屋內滿是經久不息熱烈的掌聲,又有人叫好了幾聲。于省似乎并沒有在意詩中的詩意,沉醉在了滿場的呼聲之中,隨后他呵呵笑道:“老朽獻丑了、獻丑了,接下來便輪到右相了。”

  公羊寧沉吟了一聲,身邊的夫人輕蹙起眉頭,有些擔憂地望向他。公羊寧笑了笑,輕輕拍了拍自家夫人的手背,閉著眼睛,腳步不自覺地向前走了幾步,恰好走到一人的面前,見他手中拿著角黍,靈光一閃,嘴角揚起一絲笑容,轉過身來對著于省說道:“那本相也獻丑了,還請雅翁品詩。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好!七步成詩,不愧是右相!”公羊寧話音剛落,眾人還未反應過來,趙惇便站起身來,拼命地鼓起掌來,口中叫好著。他才聽不出詩中的含義呢,在錢賈貪污案過后,趙惇心中早已經把公羊寧當作自己的兄弟了,既然是自己的兄弟,那不管好不好,都要捧場。

  至于七步成詩,那是趙惇看到公羊寧隨意走的幾步,便想起了曹植的七步詩。不過雖說是七步,但是趙惇似乎記得公羊寧走了不止七步,但是別人才不會記得他走了幾步呢,還不是自己說了算。

  “好!”被趙惇這么一帶,當即屋內哄然叫好,掌聲經久不息地響徹著,屋內議論紛紛了起來。

  “這么多年了,右相的功底依舊是如此深厚啊,看來平日里依然是在不斷地學習啊,我等也要如此勉勵自己才是。”

  “此詩語言質樸,將景、事、情融于一體,榴花繁多的山村風光,江南端午的風俗習慣,字里行間的閑適愜意似乎在眼前浮現。沒有詞藻,便顯得詩美了,好一個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啊!”

  聽著眾人的叫好聲,于省臉上微微有些掛不住,呵呵笑道:“呵呵,好啊好啊,右相不愧是右相,不復當年狀元郎之名啊。”

  “呵呵,雅翁過獎了,還是雅翁當年的一手畫技更能讓我等佩服。”公羊寧也是微微一笑,當年二字咬得極重。

  于省面色陰沉,但還是強笑道:“右相亦是過獎了,老朽老咯,拿不起筆了,以后的世界都是你們這些小輩的。”

  “不論是否小輩,還是需要雅翁你們這些老人多多照顧和提點我們才是。”公羊寧還是一臉微笑,說罷,便不理于省,回到了內人的身旁坐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尚志市| 宜川县| 石河子市| 洱源县| 招远市| 平昌县| 凤山市| 太原市| 新干县| 新郑市| 天门市| 拜泉县| 长海县| 永康市| 中阳县| 集贤县| 卓资县| 葵青区| 富顺县| 洛宁县| 迁西县| 昌江| 互助| 西畴县| 博白县| 广饶县| 青浦区| 大英县| 柳州市| 苏尼特右旗| 德清县| 华宁县| 大港区| 汝南县| 房山区| 安阳市| 宝兴县| 阳曲县| 咸宁市| 军事| 凤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