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一壓?
這個提議,左光斗當然不會反對,問題是現(xiàn)在的柳沖,還真壓不了啊。
因為柳沖正在參加童子試,而童子試三關,縣試、府試、院試都是不糊名的。
不糊名有好有壞。
壞處是走后門特別容易,有錢有勢的人只要打通關系,隨便寫點什么,就能輕松過關,成為秀才。
好處是無法擠掉有才學的考生,比較公平。因為童子試不糊名、也不用書吏們謄寫,很容易查詢原卷。一旦有考生認為自己遭遇黑幕,當場就能查閱,文章水平如何,是否被人針對,一目了然。
所以,在童子試中不會出現(xiàn)科舉舞弊案,因為很難操作。
而柳沖現(xiàn)在就剩下院試一關了,看架勢沒人能阻攔他成為秀才。
“童子試不行,那就在鄉(xiāng)試中出手吧,”
楊漣補充道:“不能讓他少年中舉,詩詞天授柳三郎倒也罷了,難登大雅之堂。一旦讓他今年中舉,定然坐實神童之名,以國朝鼓勵神童的風氣,他日后的仕途,絕對是青云路。”
少年中舉,神童……想想楊廷和、徐階、張居正、楊一清、李東陽等前輩們吧,這一個個可都是權相。何況,柳沖還是個與東林黨對立的少年神童,必須要打壓。
左光斗點頭道:“到時我們安插一位主考官,或者自己下場做主考,定然能壓住這位柳三郎。離鄉(xiāng)試還有四個月,此事倒不著急,大洪,先說說咱們要辦的報紙吧……”
乾清宮外,等待皇帝宣召的高文采,心情激蕩,難以自持。
作為錦衣衛(wèi)千戶,高文采自然沒少進過宮,但這一次與以前完全不一樣,這是柳沖給他的機會。帶著新式火槍面圣,只要不出意外,他的實缺千戶就跑不了,甚至還能在皇帝面前留下好印象,這可比跟錦衣衛(wèi)指揮使攀交情強的多。
高文采看著身旁的幾輛四輪馬車以及車上的東西,回想著柳沖交待的各種說辭。柳沖要獻給皇帝的東西,可不止燧發(fā)槍,還有望遠鏡、自行車、三輪車、四輪馬車以及一門帶有新式炮車的新型火炮。
沒等多久,一個白白胖胖身穿斗牛袍的老太監(jiān),來到高文采面前,道:“高千戶,萬歲爺召見,跟咱家走吧。”
“原來是魏公公,有勞了。”
身為錦衣衛(wèi)千戶,哪怕高文采沒有實權,也對宮里這些大太監(jiān)一清二楚,面前這位可是從小照顧皇帝的魏忠賢魏公公,高文采順手遞上一包銀子。
見魏忠賢滿意的點點頭,高文采指指旁邊那好幾輛車,道:“魏公公,這些都是獻給皇上的物件,您受累,想法子給送進去?”
“這么多?”
魏忠賢一愣,看著馬車道:“好家伙,竟然裝了幾大車。嘖嘖,這車都是四個輪子,看上去輕巧又好看,這也是柳三郎新造作的?那個只有車架沒有車廂,包裹的嚴嚴實實的是什么車?”
高文采道:“公公,那是柳三郎新制的火炮,一并帶來給皇上過目的。”
“新式火炮?那感情好,萬歲爺最喜歡銃炮。”
魏忠賢笑瞇瞇的招來幾個小太監(jiān),讓他們沿著小門,把這些車輛全送進去。
而后,對高文采擺擺手道:“走吧,高千戶,咱家先帶你去面圣。嘿,你能遇上柳三郎這等貴人,可真是好運氣,你是不知道萬歲爺有多喜歡柳三郎,也就是他年歲小,還沒正式當官,不然,肯定受萬歲爺重用……”
魏忠賢絮絮叨叨的說著,高文采陪著笑臉迎合著這位大太監(jiān)。
這是魏忠賢在給柳沖和客氏賣好呢,客氏在皇帝身邊有多重要,這不用多說,魏忠賢都得好好巴結她呢。
而柳沖,這是個有本事的人,柳沖多受皇帝喜愛,魏忠賢一清二楚,未來柳沖定然受到皇帝重用,而且柳沖和客氏關系很不一般。
所以,提前賣個好,絕對沒錯。
不多時,來到莊嚴雄偉的乾清宮正殿門口,魏忠賢在門口稟報一聲,很快里邊就傳出密集的腳步聲,高文采垂著眼瞼肅立,等了一時,就聽一個有些青澀的聲音,道:“你就是高文采?”
不等高文采回話,魏忠賢就在旁邊道:“高千戶,還不快快拜見萬歲爺。”
高文采立刻跪地磕頭,“臣錦衣衛(wèi)千戶高文采拜見陛下,吾皇萬歲。”
“平身吧。”
天啟皇帝擺手道:“走,帶朕去看看柳沖的燧發(fā)槍。”
“喏。”
高文采應了一聲,然后跟著一群太監(jiān)、宮女,在魏忠賢帶領下,來到偏殿外的小廣場上。
天啟皇帝快步走近馬車,笑道:“東西倒是不少,高千戶,柳沖知道朕將要大婚,送這些來做賀禮么?”
皇帝開玩笑,高文采可不敢接,他按部就班的道:“稟皇上,柳三郎此次花費數(shù)月時間,將過去幾年設想的燧發(fā)槍、望遠鏡、新式野戰(zhàn)火炮、四輪馬車、二輪蹬車、三輪蹬車以及炮車全部造出,獻給皇上過目。”
“聽起來不錯,”
皇帝早就好奇不已,聽高文采這么一說,立刻道:“一樣一樣來,高千戶,先拿燧發(fā)槍給朕看。”
“喏。”
高文采領命去馬車上拿槍,皇帝身邊一大群太監(jiān),包括魏忠賢在內(nèi),直接在皇帝和高文采之間形成幾道厚實的人墻,并且人人警惕,各個小心,只要高文采作出任何不軌舉動,立刻就會被拿下。
而后,高文采手中的燧發(fā)槍,經(jīng)過魏忠賢和幾個老年太監(jiān)仔細檢查,確認是空槍之后,才帶他到皇帝身前講解演示。
“皇上您看,此槍不用火繩點火,而是用龍頭上加裝的燧石發(fā)火,因此柳三郎取名為燧發(fā)槍。此槍長四尺七寸(1566毫米),重十二斤,口徑六分(20毫米),鉛子重六錢(32克),最大射程一百五十步(225米)。”
“因為柳三郎造了許多新工具、新式煉鋼鐵的法子,所以在保證槍管粗長一些的同時,還不增加槍身重量。比起鳥銃來,此槍口徑更大,鉛子更重,威力也更大。”
“皇上請看。”
說著,高文采拿出一個油脂包裹的紙筒,用牙咬開,將部分火藥倒進發(fā)火池中,然后,他沒有繼續(xù)裝彈動作,而是收起紙筒,演示燧發(fā)槍的打火過程。
高文采扳機扣動,啪的一聲響,燧石在彈簧作用下與火鐮撞擊生火,噗嗤一下,點燃火鐮下方藥池內(nèi)的底火。
若是槍膛內(nèi)裝有火藥和鉛子,由于槍管后部鉆出一個通往藥池的小孔,就會引燃槍膛內(nèi)的主裝藥,將子彈射出。
一次完整的射擊過程就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