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州的確有海賊出沒,天津衛海賊更多。”
藤千雪輕聲細語的向柳沖解釋:“要不是這幾年徐光啟大人在天津沿海開荒,教人種水稻,活人無數,只怕天津、山東沿海的海賊都要躲進白洋淀、三角淀、微山湖當水賊了……”
徐光啟在京津等地開荒種稻之事,柳沖是知道的。但天津、山東沿海海賊興起,他倒是第一次聽說。
實際上,這是受萬歷年間山東大旱的影響。
根據后世資料顯示,從隆慶四年(1570年)開始,大明就進入較為嚴重的小冰河期。
1570年(隆慶四年)至1580年(萬歷八年)在歐洲和大明同時爆發嚴重的糧食危機,時間長達十年之久。
而中國歷史上幾次最大規模的社會動亂時期確實和四次小冰河期有密切關系,不完全是吏治失敗引起的。
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是第一次小冰河期,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是第二次小冰河期,唐末、五代、北宋初年是第三次小冰河期,明末是第四次小冰河期。
這種時代氣溫劇降,造成北方干旱,糧食大量減產,形成幾十年的社會劇烈動蕩和戰亂,長期的饑荒是造成戰亂無限制擴大的根本原因。
前幾次“小冰河期”中國人口銳減超過五分之四,明末最后一次人口只銳減一半是得益于美洲傳來的抗旱高產作物土豆、玉米和紅薯救的命。
東漢末,漢人五千萬,幾十年饑荒和大戰亂,到西晉一統時漢人僅剩七百七十萬。隨后又是八王之亂、五胡亂華,南北漢人僅存四百萬。真正的十不存一,這種人口銳減速度是極其恐怖的。
唐末漢人八千萬,至北宋初期只剩兩千萬。明末漢人一億五千萬,到韃清初年只剩下五千多萬,絕大多數死于饑荒和戰爭。
明中葉,氣溫驟然下降,后世研究表明,氣溫最低的階段就是明朝末期的那段日子——萬歷至崇禎(1600年至1644年),實際上,根據南北方志記載,災變的前兆可追溯至嘉靖前期,萬歷十三年(1585年)開始變得明顯,但時起時伏,萬里二十八年(1600年)開始驟然加劇。
小冰河時代,不僅北方受到影響,就連江南,也因為極度寒冷、干旱,導致糧食產量驟然下降。
北方的酷寒使降雨區域普遍南移,這導致大明各地幾乎連年遭災。先秦晉,后河洛,繼之齊魯、吳越、荊楚,并出現全國性的大旱災。
甚至連氣候一向溫暖的珠江三角洲也遭遇了異常天氣,廣州等地頻繁遭遇降雪,并出現牲畜凍死的現象。
整個明末清初,持續百年的小冰河時代,唯一沒有遭受災害的是四川!
宋末,因四川軍民對蒙元軍隊進行了最為頑強的抵抗,所以遭到元軍最為慘烈的殺戮報復,繁華富庶的四川,人口由一千二百九十萬被屠戮的只剩下六十萬,幾乎變成鬼蜮。
明初,太祖大力移民,宋末胡惟庸、李善長案株連三十萬啊,藍玉案株連十萬啊,這可不是殺十萬幾十萬人口,而是將跟案子有關的胡、李、藍等人的家族,全部從繁華富庶的江南遷徙到人眼稀少的北方、四川等地。
這些人都是國公啊,是地方豪強大族,太祖朱元璋又是個殺伐果決、下手無情的狠人,殺個幾十口人,然后將幾十萬口人全部遷徙走,這些豪強的族人、后人就拼命抹黑,甚至著書立說罵朱元璋,再加上后來那本小說級別的《明史》故意歪曲事實,就變成朱元璋屠戮功臣株連幾十百十萬。
天可憐見,明初哪有那么多人給朱元璋殺?
鼓勵生育都來不及呢,怎么可能株連那么多人口!
四川更是首要移民省份,但被胡元屠戮的元氣大傷,終明之世,四川都不大景氣,萬歷年間,人口最高峰才三百一十萬。
而從大明滅亡那一年——甲申年起(1644年)全川也經歷了歷史上最悲慘的一幕,三百一十萬人在不斷地反抗與殺戳,被韃清鞭子軍殺到僅剩八萬人。
就這樣,韃清修的《明史》,硬是將屠川的罪名強加到張獻忠頭上,并印刷成書籍,廣為傳播。
這種彌天大謊傳了四百多年,竟然成了真相,以至于后世無數人口耳相傳——八大王屠川。
事實是,張獻忠起事以后,曾多次入川,他要是想屠殺,何必要等到明亡之后、清兵入川之際才舉起屠刀?
真相是,張獻忠在成都建立“大西國”,自立為大西皇帝,并分封百官,治理地方。其種種做派,跟元末的朱元璋在南京稱吳王一模一樣,都是志在天下的做法。
雖說張獻忠的能力差朱元璋一個諸葛亮,但他確實將四川當成自己的地盤在經營,又怎么可能屠殺亂世中最為寶貴的人口?
并且,清兵入川時,張獻忠的大西政權帶領四川軍民進行了拼死抵抗,一如宋末漢人抗元。張獻忠的義子李定國是有名的民族英雄,后期是聯明抗清的旗幟人物,以這種做派來看,張獻忠根本不可能是屠川的兇手。
真相是韃清篡改了歷史……
所以,崇禎皇帝真想應對災荒饑餓,徹底平復農民起義,其實很簡單,無需調集什么精兵猛將,花費無數銀子鎮壓,只要將陜西、河南的災民遷徙到四川就行了。
以天府之國那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氣候條件,膏腴之地養育災民綽綽有余。
當然,這只是假設罷了。
小冰期的確對大明的農業基礎造成毀滅性打擊,但只是因為這個,就判定一個人口一億五千萬的大帝國滅亡于此就有些自欺欺人了。
明朝亡于其嚴重的內部危機,孫傳庭說的很清楚:“權貴、豪強、衙蠧、學劣……貽國家以單弱此,其為人毒猶逾于流賊,而奸更甚于細作”。
說到底,還是既得利益集團太過貪婪,瘋狂欺壓農民、軍戶等國家基礎,基礎被抽空,大明朝這座摩天大
樓還能穩當嗎……
想起小冰河時代和山東,柳沖敏銳的聯想到明年將要發生的山東白蓮教起義,不知這跟海賊、水賊四起有無關系?
見柳沖面色不斷變幻,心思重重的樣子,藤千雪以為自己說起亡命海賊,嚇到柳沖這個富貴公子了,輕蔑一笑,別過話頭。
柳沖也沒指望現在就從她嘴里打聽出什么,好戲還在后頭呢,況且,柳沖聯想到明年的白蓮教起義,已經心滿意足了……
在風雅樓待了一個多時辰,柳沖直奔通州監牢,有安俊這位地頭蛇陪同,柳沖都不需要亮身份,就輕而易舉的進入監牢。
馮聞在牢里沒受什么苛待,雖然牢房環境差點,但安家下人送的酒肉,獄卒們沒敢克扣,全都送到馮聞手中。
柳沖沒在監牢里停留多久,剛問了一些情況,腦海中一動,外掛開始生效……
“藤千雪放出消息,說我要買三萬兩的珍珠?她想以我為餌,讓黑沙幫和桑竹幫的人上鉤,搶銀子可比搶珍珠劃算的多。”
“一旦被搶,我肯定會出動‘方閣老’的勢力,全力打擊兩幫人馬。畢竟,方從哲雖然下臺,但浙黨的勢力還在,收拾一伙賊人,還是毫無問題的。甚至讓地頭蛇安俊全力出手,也能搞定七門島的海賊。”
“如此以來,黑沙幫和桑竹幫在通州的勢力全滅,她藤千雪不但可以獨得珍珠,還能借我的刀殺人,輕輕松松滅掉兩波敵對勢力,實在是劃算至極!”
“甚至還能搭上‘我方相’的線,”
柳沖輕笑幾聲:“呵呵呵,不愧是個生意人,打得一手好算盤;不愧是個海賊,為了自身利益,完全不顧別人死活啊。”
“這個藤千雪是想坑死我啊,她是此局的執行者?那么,只要按死她,就能找出布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