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春城南、軍營
一個身著漢氏儒袍服飾的中年人,捏著顎下的山羊胡,單手后附,面帶微笑的看著軍營大門。
稍傾,大營內一英武郎君,身后緊隨一文士,快步趕了出來。
抬眼瞧見中年,劉渙連忙面上堆起笑容,躬身作揖道:“楊公,辛苦前來,渙有失遠迎!”
中年正是九江郡守府長史,楊弘。
捋了捋山羊胡,楊弘時下暢快笑贊道:“不想旬日不見,子咎比之原先,又精壯英武了許多!”
“哈哈!當不得楊公謬贊?!被厣硐虼鬆I一直,劉渙禮敬道:“長史大帳中稍歇片刻!”
當下,兀自頷首點頭,楊弘邁步向大帳行去。
雖然與劉渙寒暄著,但楊弘心中卻不由暗自驚奇,早先他便聽聞劉渙練兵有方,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沒想到昔日巢湖流寇,在劉渙的約束下,一個個精神面貌比之壽春官軍都不逞多讓。
大營矗立的戍卒,昂首挺胸,身材也是魁梧板實,看了著劉子咎領兵還是有一套的。
在劉渙的引領下,楊弘隨著一同進入了中軍大帳,待分賓主落座后,楊弘也逐漸收起了笑顏。
代表太守的他此時高居主位,對著劉渙肅聲道:“劉子咎,你可知罪?”
當下,劉渙也很是聽話,連忙俯身拱手回道:“劉渙知罪!”
“罪在何處?”
“劉渙為顧念新兵訓練,而未能如期返回壽春向府君稟明情況,此劉渙之罪!”
認罪態度之積極,認罪語言之誠懇,卻不想認罪內容卻如此敷衍。
神情一愣,楊弘明顯呼吸一窒,他也沒想到劉渙就這么輕描淡寫的將先前諸般事情揭過去了。
先前的事情卻在壽春城中磨合了半月之久,才堪堪定下基調。
雷薄貪圖劉渙軍資,勾結巢湖流寇,意圖攪亂郡府治安,罪不可赦,撤去雷薄一切職務,抄沒家財以資州郡。
而配合作亂的巢湖群寇,由于歸順及時,周府君網開一面,不愿枉生殺戮,因此鄭寶也沒有像流言那樣會被州郡發兵剿滅。
至于歸降來的張多,則在壽春令的強烈舉薦下,被特進提拔為城門都尉,領郡兵監守四門。
而陳紀則由于處事不明,行動拖跌在此次考評中,被功曹袁渙罰奉半年。
畢竟劉渙沒有弄死,雷薄也沒有放過,只是逃竄了。因此大體上,陳紀根本構不成任何大的問題,于是在博弈中,陳紀舍棄了自己的部分利益換取了張多的上位。
顯然,張多自此之后,便成了陳紀的人了。
而值得一提的是,呂范因為錄前后功,并補償,被表為平寇都尉,領功曹掾吏隨袁渙身后做事了。
而至于劉渙!
當下,楊弘卻是豁然正色,長身而起高聲道:“劉渙聽命!”
聞言,劉渙渾身一激靈,連忙躬身拱手回應道:“劉渙在!”
“騎都尉劉渙枉顧法度,擅自攻擊郡縣兵馬。但念其情有可原,并勸降巢湖群盜有功,暫表劉渙為假軍司馬,令南營諸軍事!”
“劉渙遵命!”連忙躬身應命,雙手平攤置于頭頂。
將書帛輕輕的放在劉渙的手上,楊弘當下再次展顏道:“劉司馬此次也算是因功升遷了,楊弘在此祝賀了!”
“多謝楊公!”嘴角笑顏如花,劉渙連忙從袖口里掏出個鴿子蛋大的夜明珠,悄然塞到楊弘手里,并道:“些許薄禮,望楊公不嫌棄。他日渙再攜禮登門拜訪!”
順其自然的將東西放入袖中,楊弘捋了捋胡須,笑道:“子咎,也莫要只顧著楊某,劉郡丞此番可是為司馬美言了不少!”
“小子省的!下次定當前往壽春拜訪?!?p> 微微點頭,見劉渙這么懂事,楊弘也不再多言了。當下邁開步子朝帳外走去,劉渙連忙隨身相送。
行至轅門后,楊弘瞧了一眼劉渙道:“聽說南營只組建了三百弓騎兵?”
“正是!”
“唔!”悠悠點了點頭,楊弘若有若無道:“府君日前還曾告弘,言州郡少馬?!?p> “??!渙明白,定會將多余良馬妥善安排!”
默默點了點頭,這個時候楊弘也不再多說了。隨后與劉渙等人行了禮后,便自顧返回壽春了。
幽幽的瞧著楊弘遠去的身影,劉渙面無表情,良久,方才扭頭對著身側的魯肅道:“子敬,你說這是好是壞呢?”
“二者皆有!”
聽著取巧的答案,劉渙也不由笑了。其實他明白,若不是眼下周昂無人可用,又顧惜他自己名聲,恐怕早就把劉渙弄死,奪了他兵權了。
如今憑借著暫時的妥協,劉渙獲得了假軍司馬的職位,恐怕想要再進一步,就堪比登天還難嘍。
索性依照劉渙如今的年歲,也并不需要那么高的官職來樹敵太多,正好趁這段時間,劉渙重新將自己的方向規劃一下,重新安排好自己的需要拓展的地方。
比如說將現有的一千五百兵卒訓練成精銳的善戰之士,配合魯肅將九江商市進行壟斷,在除去成悳之外的九江其他郡縣弘揚九江劉子咎的名號,還有就是當初留在汝南的周泰此時也可以慢慢規劃起來了。
畢竟眼下今日冬季,眼看著初平元年就要過去了,即將跨入的初平二年將會是一場群雄崛起的大舞臺。
今年其實應該算作山東群雄對聯盟討董的名望,最后消耗的時代。
接下來,將會是這些野心勃勃的政治家憑借討董的名望,瘋狂的擴張自己的地盤了。
初平元年,孫堅繼梁東被徐榮擊敗之后,再次聚攏麾下與董卓的都督胡軫在陽人爆發一場大戰,一舉擊破胡軫的西涼大軍,梟首大將華雄,威整天下!
西涼軍退守大谷,孫堅軍乘勝追擊進逼大谷。時,后將軍袁術,恐孫堅勢大,不愿提供軍糧,孫堅連夜策馬趕赴魯陽澄明厲害,袁術方才予以軍糧補給。
然而別人卻不知道,孫堅此戰的勝利,觸怒袁術的卻是其不尊號令未曾返回豫州攻奪陽城,對于袁術來說,孫堅是自己的頭號打手,既然有擊敗西涼軍的實力,都不愿依令回攻陽城!
袁術自然要敲打孫堅一番,讓他心里記住誰才是領袖!
不同于袁術與孫堅之間的微妙,袁紹在初平年末,突然將渤海太守的印信交付公孫瓚從弟公孫范,而后公孫范以援助公孫瓚擊破青州黃巾之亂為由,順勢聽從公孫瓚指揮。
當年,聲討并剿滅青州黃巾的公孫瓚,聲望名揚青、幽、冀、三州。一時間,幽州牧劉虞、冀州牧韓馥盡皆震怖!
同年,據汝南郡吏稟報,自中平五年潰散竊據汝南山林間的黃巾余孽,歲末,突起互相間產生大規?;鹌醇娌ⅲぶ杏凶R者諫言,此恐將成乃汝南郡縣之禍!
州郡無所應。
———————————
是時,或間堅於術,術懷疑,不運軍糧。陽人去魯陽百馀里,堅夜馳見術,畫地計校,曰:“所以出身不顧,上為國家討賊,下慰將軍家門之私讎。堅與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將軍受譖潤之言,還相嫌疑!“術踧唶,即調發軍糧。堅還屯。--《三國志.孫破虜討逆傳第一》
是時,術遣孫堅屯陽城拒卓,紹使周昂奪其處。術遣越與堅攻昂,不勝,越為流矢所中死。瓚怒曰:“余弟死,禍起于紹。“遂出軍屯磐河,將以報紹。紹懼,以所佩勃海太守印綬授瓚從弟范,遣之郡,欲以結援。范遂以勃海兵助瓚,破青、徐黃巾,兵益盛。--《三國志.董二袁劉傳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