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莊的莊丁們,正在地里干活,看見一群穿著土黃色軍裝的小伙子,撒了歡的跑了出來。
一個個放下了手里農具,摘下來草帽子,一邊扇風,一邊看看有沒有自家的兒子。
“老張,老張,你看我兒子穿著這套衣服多精神。”
“精神是精神,不過可沒有我家兒子精神。”
“那也叫精神?我家孫子可是這里面唯一穿著深藍色軍裝的,還穿著一雙有錢人家才買的起的黑色皮靴。”
薛老漢家孫子的事跡,早就在趙家莊傳開了,不傳開也不行啊。
薛老漢逢人就炫耀他孫子被大官人親自夸獎,還授予了一套軍裝,據說每年還能領一貫錢。
這讓其他的莊丁們,羨慕的吃飯都沒了味道,每到放假的時候,一再囑咐自己家的兒子,一定要搞來一套軍裝。
可惜,軍裝發放的條件實在是太嚴格,這么久了也沒見有誰授予第二套軍裝。
現在好了,雖然說顏色不一樣,好歹也是類似于軍裝的衣服,這些沒日沒夜主動干活的莊丁們,收起手里的農具,就往家里走去。
“今個高興,娘子,走,咱們換一只雞給兒子補補身體。”
“老張你真摳門,就買一只雞,咱們莊子的東西可比外面便宜多了,簡直就是善堂,娘子,咱們買兩只。”
薛老漢鄙夷的看著兩個得意洋洋的鄰居,罵了一句:“土鱉。”
“兒子,你去切二斤羊肉,再打半斤酒來,今天咱們祖孫三個好好的喝一杯。”
羊肉可是達官顯貴才能吃的東西,以前別說吃了,就是想都不敢想,現在多虧了有活菩薩一樣的大官人,才能吃上一口傳說中的羊肉。
這些天莊丁們掙的公分都差不多,但是架不住薛山那小子爭氣,每年有一貫錢的俸錢,那可是一貫錢啊,不知道能買多少好東西。
薛老漢當然是敢買羊肉吃,其他莊戶們,最多是買兩只雞,敢買羊肉的只有薛老漢一家。
黃埔學員們放假了,趙舜也給三弟放了一次假,讓他回去好好的休息休息,自己叫上白崇禧,一起回了自己的宅子。
現在已經是寒露時節,馬上就要到立冬了,天氣已經變的比較冷了,正是吃火鍋的好時候。
趙家溝的日子不像以前了,這些不值錢的碳鍋和火鍋底料,趙舜給趙家人每一家都發了一大堆,夠他們吃上一年的了,不夠的話,還可以去二爺爺那里領。
至于趙家莊的莊戶們,可就沒有那么好的命了,想要什么東西就要靠自己的雙手去換。
因為火鍋屬于不能換的東西,白崇禧也就只能跟在趙舜后面,蹭吃蹭喝了幾頓,不吃不要緊,吃了一次就上癮了。
今天正好趕上放假,莊戶們也回家給兒子慶祝了,趙舜就帶著閑下來的白崇禧去自己家吃火鍋,一邊吃,一邊聊聊接下來的安排。
順著青色山道一直走到視野開闊的家里,為了欣賞這里的獨特風景,趙舜把火鍋擺在了大門口的平臺上。
黑白大洋馬忙前忙后的早就把東西準備好了,趙舜帶著白崇禧剛走到平臺上,就聞到了一股香辣的火鍋味。
趙舜先把魚丸牛肉丸這些難熟的東西放進去煮著,夾起一片很薄的羊肉片,在里面涮了幾下,放進了嘴里:“崇禧,莊子里的地,還剩下多少沒有整理好。”
白崇禧平時是一個很斯文的文人,誰能想到碰見火鍋以后,吃相比趙家的那些個飯桶還難看。
白崇禧夾起五六片涮好的羊肉,一起放在了嘴里,把嘴撐的鼓鼓漲漲:“基本上已經處理好了,就差一些收尾了。”
“只是,咱們究竟要種植些什么,大官人到現在也沒給個章程。”
趙舜沒有回答白崇禧的問題,反倒是問了他一句:“崇禧覺的辣椒怎么樣。”
吃過土豆燒排骨和火鍋的白崇禧,現在已經到了無辣不歡的地步:“當然是好東西了,除了能讓菜里有味,還能排濕,也沒有茱萸自帶的一種草藥味。”
“如果能大面積推廣的話,絕對能夠成為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
“不過這種東西應該是和茱萸一樣,產量很低吧,一年估計也就能有二百斤就不錯了。”
趙舜從淘寶里面買了一袋辣椒種子,上面寫著天宇5,也就是最高產的辣椒:“一季最少兩千斤。”
“什么!”白崇禧聽到兩千斤這個數目,嘴里的魚丸都給嚇掉了,手指顫抖著奪走了天宇5辣椒種子:“產量也太高了。”
趙舜笑了笑,再次說了一個讓他震驚的消息:“我剛才說的是一季,崇禧是不是很奇怪在三千畝田地的上方,搭建的是什么東西。”
“這個叫蔬菜大棚,有了這種蔬菜大棚,就算是在冬天也能種植農作物,還能加快農作物的生長。”
“比如說萵筍,從播種到收割只需要52天,這樣一年可以種七輪。”
“也就是說,本來一年只能種一次的萵筍,現在一年可以種七次。”
七次!如果是辣椒的產量高達兩千斤,還可以理解,現在這個蔬菜大棚的功能,已經超出白崇禧的理解范圍了,簡直就是神話傳說。
白崇禧也不吃最愛的火鍋了,喃喃自語的在那計算:“一季是兩千斤,一年可以種植七季,就是一萬四千斤,這還只是一畝的產量。”
“這也太嚇人了。”
趙舜從淘寶里面又買了一樣東西,后世最普通的花生:“崇禧,除了鹽以外,還沒有推廣的辣椒也不算。”
“現在的老百姓吃飯,最需要的東西是什么。”
這個問題別說是問飽讀詩書的白崇禧了,就是隨便找一個孩子也知道:“常言道柴米油鹽醬醋茶。”
“油,也是老百姓的生活必需品之一。”
“從油排在鹽的前面就能看出來,其實這個油對于老百姓來說,比鹽還重要。”
“可惜啊,一畝油菜才能產油幾十斤,所以這個油很貴,只有有錢人家才能吃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