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海上貿易萌芽
“我以前倒是聽家師說過,關于航海的一些技藝。這船也是分為不同功能的,有客船,有貨船,有戰船。
如果我們能做出,自己的武裝商船,那么問題就迎刃而解了。這造船的圖紙,我似乎也聽師父提起過,倒是略懂一二。”
云熙一邊說,一邊觀察著公孫令的微表情。發現他雖然在慢條斯理的品茶,但是耳朵卻豎得老高。
云熙接著說:“現在航海的船,一般都是大型的帆船。主要靠的還是人力和風力,面對海上巨大的風浪,沒有足夠的動力,是沒有辦法戰勝海上惡劣的氣候。
我倒是知道一種叫做輪船的船,既可以通過人力機械踩踏前行,還可以通過燃燒一種叫做煤的物質,取得蒸汽動力前進,遠遠比人力要大很多倍。它能夠帶動一條幾十米長的輪船,逆水前行。”
“此話當真?”
這世界上真的有能自己動的船,而且是逆流而上。一次性帶動幾十米的大船前行,如果真的能造出這樣的船,那么北境將成為這世界上的海上霸主。那么全世界的財富,都會源源不斷的向北境匯聚。”
公孫令激動的站了起來,來回的在屋子里踱步。
“不行,這件事情我一定要親自稟報世子。世子殿下現在正在去請神醫的途中,我必須飛鴿傳書給世子殿下,不行,如果飛鴿被別人截獲,那么秘密就會泄露出去。
無心,這件事情,我們得等世子殿下回來才能定奪。此事非同一般,關乎著整個北境的發展。”
“公孫叔叔所言極是,更何況,煤這種物質還沒有被找到。要造出真正的蒸汽機,必須得找到這種叫做煤的東西。
叔叔現在就可以派人留意,門是一種藏于地下的黑色石頭,質地較為柔軟,用火折子可以點燃。”
云熙知道這件事情操之不及,必須從長計議。
“但是依靠人力踩的輪船,倒是可以開始著手準備。不知道醉月樓,有沒有興趣建立自己的船屋。就是專門用來建船修船,開發新船的隊伍。”
古代還沒有專門的造船業,一切得從零開始,至關重要的是,組建一個有足夠技術的造船隊。
“醉月樓沒有這樣的匠人,不過,要想招募,倒是有現成的隊伍。在你到來之前,根本沒有人能把海產品,做的這樣的美味。
所以北境的漁業,一直都不發達,加上北境苦寒,物資匱乏,通商的人也比較少,所以到這里的船只并不多。”
“那真是太好了。”
不發達好啊,不發達就是資源還沒有被占領。可開發的空間就大,利潤也大。
“無心,你說什么太好了?”
公孫令看到無心,搖頭晃腦的,一臉開心的小狐貍樣。就知道他一定藏著什么秘密,自己偷著樂。
“我是說,咱們北境海岸線長,太好了。我們可以沿著海岸線,建造更大的港口,建造更大的船屋。
將來北境所有的海岸線上,都要設有邊防哨所,這樣才能保證北境的和平和安全。也能夠讓來我們這里經商的人,有一個更好的環境。進而吸引全世界各國的人,來我們這里通商。”
“對,那真是太好了。”
公孫令在自己的腦海中已經想象著,北境變得繁華昌盛,大型港口,船只和人口絡繹不絕,全世界各地的商品都匯聚在這里。
“公孫叔叔我還有事,那這次海上運輸的事情就交給您了。至于我們合作海鮮的事情,我會回去列明詳細的經營策略和菜譜,到時候請您過目,過幾日會帶過來,今日我就先告辭了。”
云熙站起來向公孫令行禮準備離開。
“你放心的去忙吧,事情辦好了,我會派人通知你。海鮮我已經吩咐打包好了,你出去的時候,可以直接帶走。”
“多謝公孫叔叔,那我就等您的好消息了。”
出了醉月樓,云熙趕著馬車,回了廣運通客棧。已是飯點,云熙決定先帶著潘家的人去用飯,順便商討一下回臥龍村的事情。
蕭文彬已經將蕭家被赦免的事,情告訴了潘家眾人,眾人高興不已,心里十分的感激無心公子。
廣運通客棧門口,云熙把馬車交給伙計牽去后院。他暫時沒有把醉月樓送的貨物卸下來,打算待會兒一起把馬車趕回臥龍村。回了天字號上房,眾人相聚。
云熙提議用過午膳之后一起回臥龍村,眾人沒有異議。眾人選了一家干凈安靜的普通酒樓,現如今低調點,再好不過。
“潘爺爺,我也是頭一次來這家客棧,你們盡管點想吃的,這頓算是我為大家接風洗塵。”云熙招呼大家點菜。
“不必客氣,我隨意即可。若是沒有遇到無心公子,我潘家已經家破人亡了,又豈能安逸的坐在這里用膳。”
潘家人跟著附和潘老爺子的話,看著無心的眼神都充滿了感激之情。
“都是自己人,不必見外。潘爺爺,今后可有什么打算?如果有用得著我的地方,盡管開口。我也打算在涼州建屋筑房,準備久住。”
云熙打算以無心公子的身份,在涼州買地建房,置辦產業。
“我們家人昨晚商議很久,決定還是先去臥龍村,看看妹妹的情況,再做打算。”
潘家長子潘永春,說出了潘家人的打算。
眾人一邊閑聊,一邊傳遞著菜譜點菜。潘家的人都不好意思點名貴的菜,云熙只好自己點了幾個招牌的葷菜。
這頓飯算是云熙正式為潘家接風洗塵,雖說家中長輩不在,但也不能太過寒酸。云熙一共點了十八道菜,其中十道都是葷菜硬菜。女子上了養顏的茉莉花茶,男子則上了一壺女兒紅。
潘家被流放已有月余,途中天寒地凍。蕭家人衣衫單薄,饑寒交迫,從京城長途跋涉而來。身子骨基本都被掏空了,若不是潘家人團結,年輕人照顧老弱病殘。把吃的穿的,都留給他們,一些人根本挺不到今天。
本來抱著必死的決心,想著如果一家人能死在一起,也就知足了。沒想到,到了北境,竟然能蒙無心公子所救。如今他們穿著嶄新溫暖的棉衣,坐在干凈整潔的酒樓里。他們仿若隔世,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