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歐陽盡量讓自己笑得比較有親和力:“你可以放松一點,不用那么緊張。”
面前的男人似乎不領情:“我不緊張,只是很煩。”
“煩什么呢?”
面前的男人翻了個白眼:“哼,你要是坐在精神病院里你不煩?”
“我這里可不是精神病院,”歐陽強調:“我這里只是一家小小的診所罷了……”
“切,有什么不一樣……”
歐陽是一個心理醫生,沒錯,他的病人就是所謂的“精神病“,但他更喜歡說“他們和別人不一樣”。
天才在左,瘋子在右,心理是一個復雜的東西,在你看來他的想法可能是荒誕不經的,但是,當你深入了解他們的世界后,你就會發現他們的想法并不是完全的無稽之談,他們所出現的各種奇怪的反應都是反映出內心最真實一面,單純的像一個孩子一樣,完全把真實的自己擺在所有人面前。
歐陽自己開了一家心理咨詢室,雖然小,但還是常常可以見到一些特殊的病人。
就像他面前這個病人,他看起來和正常人沒什么區別,但他卻有一種很嚴重的心理問題,“人格分裂”……
他面色有些蒼白,像是長時間缺少睡眠一樣,據他說,他有一個“哥哥”。
因為這個病人看上去很穩定,歐陽決定直入主題:“你家里人說你患有精神分裂癥……”
眼前這個男人看上去二十剛出頭的模樣,眼中沒有多少不安,更多的是無奈。
“我并不認為這是病。”他說:“我和我哥哥共用同一個身體,僅此而己。”
歐陽笑了笑,沒有說話,這個病人叫樺博,據說他擁有兩個完全獨立的人格,一般的人格分裂癥患者都會擁有兩個以上獨立的的人格,大多數患者都是因為受了重大的刺激,或長時間處于高壓狀態之下,從而誕生出一個自己潛意識之中所需要的人格,所以出現的人格一般與本身的人格相反。
比如說,性格軟弱的人如果出現人格分裂,一般都會出現相對剛強的人格,像比較內向的人一般都會出現比較開朗的人格。
他的家人把他送來之后便不見蹤影,因此歐陽也沒掌握有多少有用的信息,只能從病人身上入手:“你受過什么重大刺激嗎……”
問完之后,歐陽又覺得這樣說話似乎有些不妥:“或者說,你小時候有沒有什么讓你印象很深刻的事情?”
“沒有”樺博回答得很肯定,同時又有一些疑惑:“為什么要問我這個?”
歐陽相當耐心的解釋道:“因為大部分人格分都是因為心理創傷或者壓力過大造成的,但看你的樣子似乎又沒有壓力過大的跡象……”
“你還真是坦率啊,那么直接的就把目的給說出來了。”樺博的神情之中帶著一些挖苦:“我還以為心理醫生都喜歡彎來彎去的繞著彎子講話呢。”
歐陽笑了笑,沒有把他的話放在心上,樺博也沒有自討沒趣,聳了聳肩膀說道:“但是不好意思讓你失望了,我的童年平靜得連水波都經不起,更別說什么重大的刺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