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太陽剛升起來,伴著鳥語花香。幾人都在竹屋外。
今天是分別的日子,大家不免有些傷感。只有常諳心情依然晴朗,相比于往日,甚至還更高興一些,穿梭在花間樹上與蝴蝶追逐嬉戲。
殊嵩對白梓瑤略有擔憂地說道:“我不在的日子,你一定要保重,我快去快回!”
他壞笑著接著說:“等我帶回白茱萸治好白大哥之后,我們便定一良日成親,可好?”
白梓瑤笑笑,略帶羞澀地點點頭。
李白取下青蓮劍柄處掛的小貔貅,遞給殊嵩,說道:“這貔貅我贈與你,一是留作念想。二是在你危難時刻,此物或可助你一把。但凡老佛劍宗之人見此貔貅,定會鼎力相助于你!”
殊嵩上前,一把摟住李白。眼眶有些濕熱,輕聲說道:“謝謝兄長!”
殊嵩不敢想象,若是沒有李白的出現,自己會有怎樣的人生?此時或許還在渾渾噩噩的虛度年華。是李白讓他的生命有了意義,此恩情當比再生父母!如今分別,還要李白忍不住擔憂,贈這貔貅。而殊嵩卻無物可贈,只有一腔真情。
李白撇了撇嘴說道:“干嘛弄這么傷感!又不是生離死別。”說完,李白便轉身揚長而去。
分別之后,殊嵩與葉婉兒、常諳一起奔赴廬州城。花了兩日的時間才終于到達。
廬州城更是繁華,相比于廬陽城,街道要更寬一些,車馬要更喧囂一些,亭閣樓宇要更闊氣,更精美一些。
在葉婉兒的帶領下,三人直奔茅府。
現在正值晌午,茅府卻大門緊閉,無人進出。
三人索性直接越墻而入。
茅府院落開闊,卻毫無人煙,不過院子、屋子都是相當整潔,不像是長久無人居住。
常諳眼靈,遠遠便看到正堂門前的柱子上插有一把飛刀,飛刀上還扎著一道布條。三人便要去看個究竟。
“??!”常諳突然一聲驚叫。只見她腳下踩空。地上深陷出一個大坑。還好殊嵩反應敏捷,一把將其牽住。
大坑呈橢圓,周長三四丈許,深有丈把。本來表面鋪有稻草做掩護,結果被常諳不小心踩下去。
看著坑底,密密麻麻布著竹刺,尖端朝上。人若掉了下去,必被穿腸破肚。
殊嵩將常諳拉了上來,常諳還驚惶著。
殊嵩對二女說道:“這茅府古怪異常,我們一定要小心,怕是前面還有什么陷阱!”
三人繼續往前走。殊嵩突然覺得腳下似乎是絆到了繩線,他即刻反應過來,大聲喊道:“小心!”
話音剛落,一根根利箭從四面八方飛射而來。
葉婉兒當即拔劍,以御飛箭。而殊嵩與常諳未有武器,只好縱身閃躲在劍雨之中。
飛箭射出不多,也就數十支。幾息間,便飛射殆盡。所幸三人閃避得快,皆未中箭。
“難不成這茅頌早知我們將來?便設這些陷阱,似乎是要將我們置于死地!”葉婉兒皺著眉頭說道。
“我們與他無仇,他沒理由要殺我們。依我看這陷阱或是為他人而設?!笔忉哉f道。
殊嵩說:“我們還是先過去看一看布條上寫得甚么。”
殊嵩再叮囑道:“我們不要再踩地走,直接用輕功飛躍過去!”
三人腳尖一點,直直朝柱子飛去,在正堂前落地。殊嵩落地不穩,身子往前撲了一步,誤將正堂門撞開。
一片火海,氣勢洶洶地從屋內涌出,殊嵩急忙向上一躍,上了房檐。將火焰躲了過去,可眉毛還是被齊中燒斷一截。
火焰并未持久燃下去,只是涌了那一下便滅掉。殊嵩松了口氣,隨即精神更是緊繃,這茅府處處都是陷阱!
殊嵩將臉湊近才看得清楚,布條上寫道:“三日之內必屠盡茅府。”被飛刀死死釘在柱子上。
殊嵩仔細端詳飛刀。發現這飛刀與之前黑衣人射中自己肩膀的那枚,一模一樣,殊嵩之所以認得清楚,是因為這飛刀造型奇特,彎彎扭扭的,像是蜿蜒蛇身,刀身還雕著荷花圖樣。想必這紙條定是那些黑衣人送來的。
布條上除了那句話之外,尾部還有署名,是為“毒鶴”。
“毒鶴?”殊嵩喃喃道。是那群黑衣人所在組織的名字?還是他們領頭之人的名字?殊嵩一概不知。
常諳似是一下子全明白了,說道:“應該是黑衣人射來飛刀恐嚇,茅頌看了膽怯,便匆匆逃去了。但他又不甘心受人脅迫,便設下諸多陷阱,欲反殺那些黑衣人?!?p> “黑衣人若要殺他,又為何要提前告知?不是方便他逃走?”葉婉兒疑惑地說道。
聽到葉婉兒的話,殊嵩突然想到甚么,于是說道:“方便他逃走?或許黑衣人就是為了將他嚇出茅府。廬州可不比廬陽縣,畢竟是一州,衙門的巡防必定更有力,這茅府又處在廬州城中心位置,若是黑衣人過來行兇,怕是還未成事便要被官府圍捕了。所以只要茅頌離府,逃去一個偏僻的地方,沒有官府的牽絆,反而更有利于黑衣人肆無忌憚地大開殺戒!”
常諳說道:“這傻狗啊,膽子怎就這般小,一道布條就嚇得他舉家而逃?!?p> 殊嵩說道:“若單憑一張布條怕是難嚇到他,可若是有葉、章二府的前車之鑒呢?一夜之間,兩座巍巍大府被屠個干凈,這消息傳到誰耳朵里不會令其膽寒?”
“茅頌現在有危險,我們得快些找出他的藏身之地,若是他也被殺,那群黑衣人的來歷就真的是毫無頭緒了,而殊嵩心心念念的白茱萸也要撲空?!?p> 三人退出茅府,向四鄰打聽著最近夜晚有沒有聽到什么動靜,畢竟茅府這么大,加上傭人,少說幾十號,他們若撤出去,動靜必然不小。即便是深夜,想完全了無痕跡,怕是也有些難度。
果然不出所料,經過一番打聽,終于在一位老翁口中得知,昨天夜里,大約二更時間。老翁聽到茅府這邊有大片腳步聲,他透過門縫里看望,發現茅府的人正在大批往外出,匆匆往東面而去。
有了這線索,三人便往東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