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清目光在東柳村方向停了半晌,可惜是晚上,以他的目力也無法看清河對岸那個村莊的具體情形,只是依稀能看到數百點燈火,顯示那個村莊還是有人住著的。
“奇怪,自己沒聽錯的話,先前那聲吼叫也是邪尸發出的,而且不是普通的邪尸,應該和何俊生一樣是被邪靈附體的邪尸。問題是聲音傳來的方向,是東柳村,難不成東柳村也出現邪尸了?”
邕河寬達數十丈,水有多深徐元清也不知道,看邪尸之前在邕河前猶豫不決沒有入水的情況來看,晚上的邕河怕也有些兇險。所以對東柳村徐元清有查探一番的想法,也只能放到明天。
帶著武卒們回到西柳村,把邪尸的尸體全部集中到一起,估計下時間,離神秘誦經聲出現還有一個多時辰。
向迎秋、何小虎等人本來還想看武卒是怎么處理邪尸的,但被徐元清以武卒需要休息的理由請了出去。
留下兩組武卒在周圍警戒,剩余的八組武卒則由向迎秋他們帶到旁邊休息的屋子。
屋內只留下徐元清和七具邪尸尸體,何俊生的邪尸上有光點正在慢慢浮現,最后成功向徐元清腦海中的度人經飛去。
剩余的六具邪尸,因為不是徐元清所殺,雖然光點也都浮現出來,但都被那虛無之線給困在尸體周圍。
何俊生的光點被度人經吸收后,徐元清在屋內練了近半個時辰的劍法,突然他有個念頭轉過,“神秘誦經聲每天晚上都要在自己腦海里響起千百遍,自己就算沒特意去學,也已經會誦經聲的念法。如果他自己念出來,也可以擁有部分神秘誦經聲的力量呢?比如可以讓度人經吸收光點。”
徐元清知道那個神秘誦經聲共有四十九個字組成,經過這么多個晚上的潛移默化,他已經可以一字不差地念出來。
想到就做,徐元清收劍,對著邪尸們輕聲念起經來。
他不知道這總共四十九個字的誦經聲,代表的是什么意思,他只知道他們的念法,可能聽多了的關系,雖然依舊拗口,但才念第一遍,徐元清就有種被神秘誦經聲加持的感覺。
感覺這個東西在很多時候,還是會騙人的。
徐元清念完第一遍,自我感覺良好,但光點上的虛無之線依舊保持原樣。
徐元清沒有氣餒,繼續誦經。
第二遍,第三遍,只到第九遍時,徐元清終于發現連接光點的虛無之線變暗了一些。
“真的有效果,只是相比神秘誦經聲要弱上很多。”
再接再厲,誦經聲在房間內繼續響起,可能是念出來后變熟悉的關系,徐元清發現虛無之線變暗的速度正在加快,等他誦經到第三十遍時,虛無之線終于斷裂。
六個光點飄入腦海中,被度人經吸收。
第一頁中的道紋還是原樣,并沒有因為今天吸收了七個光點而有所變化。徐元清有些高興,又有些焦急,高興的是他發現誦經聲自己也可以念,以后吸收光點會更加方便。焦急的是度人經中第一頁的道紋,對光點的需求實在太大,他有些吃不準,自己什么時候才能把這一頁道紋全部顯現出來。
徐元清的誦經聲雖然輕,但外面負責警戒的兩組武卒還是隱約的聽到,這些人也沒多想,以為是徐元清正用特殊的手段在處理邪尸。
“來人,把他們都抬出去。”
吸收完光點后,徐元清開始處理邪尸。他讓武卒把邪尸全都抬到屋外,之后用了三張正品的烈火符,把邪尸給燒成灰燼。
讓武卒把灰燼收拾好存入特質的瓦罐中,用道符封禁好,這才開始休息。
第二天,徐元清在神秘誦經聲剛結束的時候睜開,起床后他先是在屋外練了半個時辰的劍法,之后看到何小虎領著幾個巡邏隊員,帶來了武卒們的早點,就收劍走了過去。
“早啊何兄弟,你們吃過沒。”
何小虎滿臉笑容,回答道:“還沒呢,我們隊長說你們武卒昨天辛苦了,幫我們解決了大麻煩,自然是要讓你們先吃上熱騰騰的早點。”
“是嗎,你們隊長太客氣了。”
徐元清確實有些餓了,所以他也沒客氣,盛了碗粥就吃了起來。
吃完早點后,徐元清一人來到昨晚擊殺何俊生邪尸的地方,隔河的東柳村房屋錯落,比鄰而居,周圍還有石橋流水,逶迤遠行,加上炊煙裊裊,好一副人間仙境圖。
徐元清欣賞了一會美景,聽到后面有腳步聲,轉過頭去,看到向迎秋走了過來。
“徐大人,你找我。”
“向隊長,這邕河怎么沒有舟船?”
向迎秋先是愣了下,之后才微笑著說道:“徐大人是想去對面的東柳村嗎?”
徐元清點了點頭,向迎秋回道:“這附近的舟船,在南坪縣傳來有邪教在暴亂后,就被我給收走了。我這樣做也是沒辦法,邕河是條靈河,只有舟船才能在上面安全行駛,如果有人想直接游過去,那會連怎么死的都不知道。為了西柳村安全,我也只能靠邕河來防御南坪縣可能的侵擾。”
“不過現在徐大人想過河,那我肯定會把船放開,不知道徐大人需要幾條船?”
聽了向迎秋的話,徐元清終于明白,昨天晚上為什么邪尸沒有輕易下水,邕河的危險,連邪尸都懼怕,真不知道這河里有什么東西。
“一條就夠了,我一個人過去。”
“好的,那我先下去準備了。”
向迎秋離開后,徐元清又望向河對岸的村莊,隱隱約約間,他好像看到有人排隊從村莊走出來,走向田間。
這些人當中,走在最前面的應該是村巡邏隊,后面跟著的才是負責耕種的村民。
“好一副擁有生活氣息的村民耕種圖,如果不是知道自己沒有聽錯,我實在不希望這樣的地方也會出現邪尸。”
徐元清嘆了口氣,目光從遠處收回,估計了時間,差不多過了有兩刻鐘,向迎秋的小船應該已經準備好,或許在趕來的水路上。檢查了下隨身帶的道符,發現數量充足后,就在旁邊坐下等待。
果然只過了數十息時間,下流有道聲音響起,“這位是徐大人嗎,我是向隊長叫來的船夫阿牛。”
徐元清站起,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一條烏篷船正逆流而上,船上站著一位虎背熊腰的漢子,正邊搖船邊向這邊看來。
兩人在岸邊匯合,阿牛站在船頭,對徐元清說道:“徐大人,你先別急著上船,一些邕河的規矩我先向你說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