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拂面,青丘山巔,皎月高掛,細雨沾裳。
“出劍。”
“出劍!”
“好,劍樁站穩,掐劍訣,再出劍。”無涯子指導著青丘尋練劍。
“好,刺!”青丘尋聽聞,連出數劍,一般人看不出門道來,可在無涯子豈是一般人?剛才青丘尋的劍,劍劍刺破雨珠,而且刺過即收,快的很。
“嗯?”
“咋了,師父?”青丘尋訕訕地問道。
“書,看了么?”
“看了,看了。”
“看了?看了為啥不練?”
“那書太簡單了,您讓我看不就是想讓我練成那本書上的劍法嗎,我看一遍就會了。”
“會了?”
“嗯,會了。”
“我都不敢說我會了。”
“可,可那不就是基礎十三式嗎,還叫叫什么‘劍典’,您老人家身為圣位,堂堂天地劍仙,還不會那個呀?”
“好小子,老子我今天非要挫挫你的銳氣!”,手中一變,扔給青丘尋一本書。
“練!”
“奧。”不消片刻,他已經練的像模像樣,又過了一會,已有幾分神韻。
“師父,還行吧。”青丘尋嬉笑道。
“那你覺得和劍典相比,如何?”
“那基礎十三式哪能和這個比啊。”
“那好,我封閉修為,不用法寶,你可以用任何修為及法寶,你就用剛才那套劍法對陣我,而我只用劍典,如何?”
“那多不好意思啊。”未說完,一劍刺去。
圣人終究是圣人,見徒兒一劍刺來,右手掐起一道劍指,朝青丘尋遞出。僅是對上,青丘尋也沒有感受到任何力道,可是颯嵐卻被打飛出去數丈。
“把劍撿回來。”
“是。”
“服氣了嗎?”
“徒兒不明。”青丘尋并未回答他師父的問題。
“不明就練。”無涯子也沒有計較他徒兒沒有回答他問題的事。
“是。”
“對了,光顧著教你練劍,還沒有告訴你人世間的事。”
“師父請講。”
“說這九圣大陸,總的來說,劃分三界:人世、海域和你們妖土。很多東西想必你也知曉,但故事不能不從頭講起。”
“師父但說無妨。”
“閉嘴,我沒問你。”
青丘尋訕訕地笑了笑。
“說這妖土呢,占據九圣大陸南域的一部分、東域以及大部分海域、江河湖泊。南邊有十萬大山,信奉巫神教,有巫王立國,定國號為巫。”
“東邊呢就是你們妖庭了由妖帝統領,坐下有三個世襲外姓王,你父親就是其中之一。”
“至于那江河湖泊和無盡海域,由四海龍殿統領,有東西南北四大龍帝,敖辰兄弟倆你也見過。”
“至于這人世嗎分為修行界和凡世,其實這說法也不準,從地域來看,它們并無明顯劃分。但你只要知道中土的大商,北邊草原,西邊西域差不多了。”
“修行界,現在共有四大門派:東離、落葉寺、書院、飄渺宮。流傳著一句話,叫做書生問世,葉落寺;劍出東離,妻娶宮,你的母親便是飄渺宮的高徒。我在這里只是大體說一說,具體情況,等你基礎打的差不多了,去到東離,自會知曉。”
“還有這修行境界,我們講究在體內修成一座玲瓏寶塔。第一境,納氣,將天地靈氣納入體內,蘊養塔基。第二境,啟靈,將所納靈氣聚集,鑄成塔基,這是修行的基礎,俗話說七分命三分修,這一步修好了,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天資。”
“當你鑄好塔基后就會進入第三境:玄門,將塔基上的門打開,引天地靈寶入己身,但這一境若是沒有修好,門就會鎖住,我們稱之為靈鎖虛境,要想進入第四境,需要把鎖打開。”
“而第四境:篆文,更是十分重要。所謂篆文,就是在你的塔基上刻上經文,作為修行的根本大法,而篆文又分浮光、流水、鐫刻、道韻、法則、大道六種境界。所謂浮光,就是你的經文化作光影,浮在塔基表面,而流水,就是光影變的凝實如同水一般,但還是浮在上面,鐫刻就是刻在上面了,道韻就是有了一定直指大道的韻味,法則就是蘊含了大道,至于大道,就是說這就是大道,選擇經文是很重要的,很多經文成就有限,然而這玩意兒又不能指點,不然理解不會通透,只能靠你自己去讀書,然后自己選擇。”
“第五境:鎮運,把自己的本命靈寶納進寶塔,鎮住己身氣運。第六境:通連,開始向上鑄塔,層數代表天賦,越多越好,當然如果之前幾境走地特別穩、扎實,多建幾層也有可能。第七境:顯影,可以將靈塔外放,第八境:靈源,引符合自身元力屬性的天地異靈入體,轉化自身元力。至于以后的,以后再說,不要好高騖遠。”
“再和你說說我們東離。只有一點,不得不說,別的,到了地方,你自會知曉。”
無涯子站起來,右手虛空一拍,便有一聲清脆的響聲。
“師父,我聽人說過人世有說書先生,手持一驚堂木,是不是您這扮相?”青丘尋嬉笑道。
“對!”
“啊?”
無涯子不理他,說道:“卻說這五十四圣末,我們的乾陽子祖師爺乃當時九圣之一,當初啊,好家伙,那是生靈涂炭,民不聊生,祖師爺他老人家為了拯救蒼生,游歷萬界,最終尋來諸多仙金,以周易八卦之理,鑄成我們東離的八柄祖劍,分別是:乾天君仁劍、坤地厚德劍、坎水險溯劍、離火俠歌劍、震雷災常劍、兌澤眾和劍、巽風謙信劍、艮山止行劍。當時祖師爺他老人家使一口震雷災常劍于其他幾個同袍練手殺敵,當八劍聯手時,每個人所發出的殺力都不弱于九圣,所以當時又有人稱之為六十二圣,八位祖師爺飛升后,將八祖劍留下,收天下名劍,開立東離劍山,將劍置于劍冢,設下承劍大典供后人取用……”
當夜,無涯子說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