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上表請劉備為荊州牧的奏章一直沒有消息,但是劉備已經大搖大擺地以劉州牧自稱,劉琦之前率領的江夏軍也被劉備安插關張趙,控制了起來,劉琦的地位已經名存實亡。
長沙之戰之后,劉備數次與孫權通信,真摯地道歉當時獨自撤軍讓程普的軍隊孤立無援是自己的過錯,并且備上厚禮送往江東和程普的府上。
孫權對所有的禮物照單全收,回信也是一片平和,戰場瞬息萬變,一切都可以理解。
程普則是干脆利落,將送禮之人吊起來抽了二十馬鞭,連人帶禮物扔出府門,緊接著稱病不朝,孫權也是不以為意。
孫權和劉備承諾,江東的部隊會繼續與劉備聯盟,共同抵御周大偉。
劉備時刻注意周大偉軍隊的動向,隨時準備反擊,但是周大偉這一消停就是一個月的時間。
正在劉備以為周大偉暫時沒有繼續征戰的意圖之時,一個消息卻讓諸葛亮皺緊了眉頭。
襄陽城,周大偉專門建立了一座閣樓,“求賢閣”。
負責求賢閣的就是新任軍師祭酒龐統。
周大偉親領荊州禮隊登門盛請龐統的消息已經傳遍荊州各地,周大偉的愛賢之名人盡皆知,一些不得意的文人武者,都是上門毛遂自薦,周大偉也是不含糊,一座江心之中風景秀麗的庭閣周大偉讓人好生裝飾,直接更名求賢閣,所有自以為賢能之人都可以到這里展現自己的風采,主選官為龐統,副選官為二牛。
龐統如今春風得意,周大偉不僅給了他天大的面子,讓他在荊州受辱的三十多年的時間著實揚眉吐氣了一把,而且自己和周大偉相談甚歡,經常討論到深更半夜,龐統對于周大偉的大局觀也是十分佩服,周大偉比自己之前想象的更加優秀。
兩人一拍即合,周大偉將絕大部分事務都交給龐統處理,龐統看起來裝飾怪異,但是處理事情來十分精細,行事風格環環相扣,很多想法都讓周大偉拍手叫絕,甚至周大偉真的對龐統有一點崇拜,能讓天下人承認的鳳雛,果然不同凡響,經史子集,天文地理,行軍布陣,布政安民,龐統侃侃而談,如掌上觀文,天下大勢關于下一步周大偉的遏制孫劉,西進益州的想法龐統提出了不同的意見。
對于如今袁紹逝世,曹操和二袁的戰爭,雖然華雄和賈詡張繡已經加入戰局,但是收獲甚微,如今應該聯合曹操早日平定北方,一是穩定后方,二也是壓縮曹操的實力范圍,曹操不缺良將,缺的是勢力范圍。,如果曹操完全占據冀州,那么將來將成為心腹大患,如今周大偉需要做的是在曹操面前占據優勢的時候盡量驅動曹操與孫劉聯軍產生摩擦,互相消耗,畢竟這三人將來必定是周大偉最難解決的對手。
周大偉深思熟慮很久之后,已經暗中派吳明和陷陣營高順馳援冀州,爭取加快二袁的覆滅。
因此荊州地界雖然周大偉的到來讓空氣中的火藥味更濃,但是實際邊界上更多的反而是一種風輕云淡,互相練兵,秋毫無犯。
但是襄陽內部卻是車水馬龍,人聲鼎沸,求賢閣中辯論者,吟詩賦頌者,擦拭兵刃者人挨人人擠人。
龐統今天戴了一朵黃色的知暖花,配上紅袍綠褲,依舊是人群中最靚的崽,原本爭論的眾人急忙停下紛紛向著龐統施禮,如今這位曾經各地碰壁的落魄人,已經是荊州地界可以和劉淙平起平坐之人,好在龐統沒有選擇秋后算賬,不然整個荊州得有一半的人難逃一劫。
龐統雖然衣著華麗,但是臉上的微笑卻十分淡然,位置的高低也會改變人的心態,如今的龐統有一種上位者自然而然的自信,這種自信由內而外散發,曾經龐統也是感嘆過,一朝得勢,看輕天下士人,之前自己也曾有過為了一展抱負而委曲求全的想法,那時候的自己第一次真的懷疑是不是相貌這種東西真的會讓人厭惡,看不清自己的才華。
而如今,看著一眾士子崇拜和羨慕的眼神,哪怕是其中的嫉妒都讓龐統一笑而過,猛虎什么時候需要去考慮螻蟻的情緒。
接受著眾人的恭敬朝拜,龐統點點頭:“各位繼續,我只是一個觀摩人,各位若是璞玉,我自然會代為向晉公引薦,出于公心,不涉私情,很多人都認識我,在我落魄之時也有幾分交情,有人與我有怨,但是如今是為國家選賢,龐統不敢因私廢公,若是我的點評有失偏頗,各位可以將意見寫下,投入求賢閣四角的納言箱之中,晉公會在閑暇之時一一過目,各位,請吧。”
眾人轟然稱是,繼續各自的辯論與兵法演練,求賢閣不僅是個出頭的好機會,也是天下能人交流切磋的好地方,龐統在人群中穿梭,不時點頭,對周大偉這個想法身邊認同,文人高傲,武者不馴,如果一一面見,沒有對比的情況下自然很多人會心生不滿,先讓他們自己過招,就知道自己幾斤幾兩,而且,能夠被同類人認證,這本身也是一種能力的體現。
想成為武將的人則是更加簡單,二牛一人一槍,每天二十個名額,打完了,行或者不行所有人都能一眼看出來。
原本眾人對于嘴上毛都沒長齊的二牛還有些輕視,幾天下來,二牛的對戰名額已經上升到對戰四十人,雖然也有身手不錯之人,但是能夠險勝二牛個一招半式的人到現在都沒出現,于是二牛很認真地考慮了一下要不要把人數提高到每天五十人。
求賢閣不僅僅是表面上的文章,實際上第一批賢良之士已經開始進入各處補缺。
荊州的動亂雖然不大,但是隨著一些世家的倒戈,很多職位已經出現了空缺二u,龐統做了調整,能夠維持正常的運轉,如今又加入一些新鮮的血液,這群人大部分不是世家子弟,也在降低劉淙和蔡家對荊州的的絕對控制。
周大偉雖然覺得沒什么必要,但是也沒有出手阻攔。
劉淙從頭至尾都沒有表現出半分的不滿,不禁讓周大偉和龐統對劉淙高看了一眼。
一些二牛的手下敗將雖然沒有得到想象中的高官厚祿,但是愿意留下的龐統都安排人在軍中重點培養,畢竟能夠讓二牛點頭留下來的人怎么說也不是庸手。
如今的荊州一分為二,雖無大戰,但是周大偉已經占據先機。
劉備輕聲問道:“軍師,這龐統真的如此厲害?”
諸葛亮苦笑:“實力確實不在我之下,如今周大偉對士元如此倚重,我們行事要多加小心了。”
劉備有些郁悶:“當初軍師向我推薦,我因為俗事纏身一直沒有拜見,而且我自認為有先生輔佐天下便是囊中之物,是我散漫了。”
諸葛亮搖搖頭:“一切自有定數,既然已經如此,各為其主而已,主公放心,孔明在,主公無憂。”
劉備滿意地點點頭:“辛苦軍師,不知道軍師最近有什么奇謀教我?”
諸葛亮羽扇輕搖,輕笑道:“我已經準備多時了,如今周大偉調走兩軍北上,防務疏漏,正是混亂之時,明夜子時,天降東風,我與主公,夜襲火攻,以天子衛的血祭旗。”
劉備眼神一亮,大喜:“軍師神算,一切聽軍師的安排。”
諸葛亮羽扇輕搖,面帶微笑,只是眼底有一道黑芒閃過。
坐在府中和張魯喝茶的周大偉驀然抬頭,嘴角彎起一個一個弧度:“公祺,準備吧,看來有人已經按捺不住了。”
張魯點頭輕笑:“放心,一切都準備好了。”
平靜繁華的荊州,一絲不尋常的氣息悄然而起,周大偉和諸葛亮的微笑都是那樣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