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法入門
漆黑夜空,繁星點綴,月光皎潔鋪下一地的銀輝,灑在樹梢,灑在路上,灑入窗凌。窗是半敞著的,一根蠟燭,一張矮幾,一個身影,王淼跪坐著手里捧著蜂巢,心想真奢侈啊竟然點蠟燭,這叫什么事啊,窮窮窮啊,窮的現在什么都沒有,就只有蠟燭了,這也是聊以自慰了,實在沒辦法,買燈油還要花錢。他卻不知此時的王家親戚們正為王淼送來的蠟燭驚喜不已,這蠟燭現在可還是貢品啊,哪里能成捆成捆地弄到。
燭光幽幽,傳來一股股沁人心脾的香味,隨著這股香味兒王淼迅速凝神靜氣下來,一段時間后,他開始仔細端詳眼前的蜂巢。自從第一次見到這蜂巢起,雖歷經數月,但實際上他也只有一個晚上多一點的時間去參悟,他實在是不甘心。那初見蜂巢感嘆于他的神奇,從而進入從未有過的空靈狀態,王淼仔細回味,他在那個時思緒仿佛快了幾倍,旁征博引也是信手拈來,思維從來沒有那樣的靈敏過,只是到了最后那隱隱出現的一個念頭,現在怎么也都想不起來了,怎么都抓不住那個點。后來用了整整一個晚上都捧著此物,想找回那個念頭,可是那個念頭好像從來沒有過一樣,又好像確實有過;到最后那個點沒找到,反而不經意間徒然多了一個法門,制作蠟燭的法門。這不就是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栽柳柳成蔭嘛,王淼不禁苦笑的搖搖頭,他卻還是要把那花栽起來的,將心思收回,重新投入到手中之物上,滿腔的執念,他一定要找出那個念頭。
白露已過,今晚的月亮特別圓,正是中秋之夜(那時候沒有中秋節,唐朝后才出現,這里指的是秋天的中間,公元前104年鄧平制定《太初歷》,二十四節氣始于此)。王淼完全忘記了睡覺,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參悟里面,目光一絲一毫的移動,偶爾放下思索許久又拿起不時翻轉,偶爾傳出些衣袖摩擦的聲音,許久許久;月光如水,燭光搖曳,互相在這三尺見方的矮幾上爭輝,似乎也急于幫他一把,把這小小的房間照的明晃晃的。
突然他靈光一閃,他記起前天看到的《天書》里有一部關于兵法的卷軸,里面有一關于陣法的部分,似乎和他現在所觀察的蜂巢互相印證。“六木六花陣”木上有花,花中生木相生相克,生生不息。書上言此陣乃是太古大陣“九宮八卦陣”的簡化版,更是改進版。以益簡之制,同一陣可省多人者,以制益簡,使習之人更易得陣之精髓,各部之間更易攻守配合,同數之陣其威更強,其勢更大……。當初他讀到此處本來對這些兵書陣法根本不感興趣的,自獄中出來后切身感覺到了《天書》的威力,才如饑似渴地翻看起來。然時間太短,只是粗略看個大概,如今突然想起此處,頓時眉頭緊鎖,使勁回想起來,以他現在的記憶力竟然勉強能到達過目不忘,腦海逐漸浮現出:“……進退變化合五行,八卦位移應,六部旋如輪,攻則其力合一,守不動如山……乾、坤、生、死、水、火六部……”想到此處,王淼不禁大喜,這《天書》如此厲害,他雖是忽略了這不感興趣的內容,倒是這個陣法后面還有個簡化陣法陣法讓他記憶猶新,當時一看到這里就被吸引住了。六人版的“六木六花陣”,乃是六人合擊之術,六力合一,以弱勝強,六人相互相成,如圓周般無始無終,更無陣眼陣腳的弱點,端的是奧妙無窮。“乾與坤合、坤與生合、生與死合、死與水合、水與火合、火與乾合,如此循環,無始無終……”
想到此處,腦海中“叮咚”一聲脆響似乎什么東西破碎了一般,王淼狂喜,原來那似有似無的東西就是陣法之道啊。之前看到“六木六花陣”的六人版,雖然大感興趣,翻來覆去地修習了好久始終不得要領,今晚這次的參悟一下子就入門了,那《天書》上關于陣法的文字和圖形似乎都在眼前跳動,充滿了生氣,眼前一下子豁然開朗了,王淼全然沉浸其中,待到月影偏斜,蠟燭淚干都不知道……
“邦邦邦~”梆子聲越來越近,將王淼,拉回到現實。睜開眼看了看,是下了一片漆黑睜開眼看了看四下里一片漆黑,聽著梆子聲,竟然已經到了午夜時,心下駭然,看看那一坨的蠟燭,想不到時間過去已經有二個時辰多。當下再次平心靜氣,仔細分辨隔壁陰俏菇的氣息,果然氣息綿長而有節奏,是已經睡著的樣子。當下運轉內功一個小周天,頓時覺得神清氣爽睡意全無疲態盡消。王淼也不點燈,輕手輕腳的拿起扁擔,兩個袋子,又輕輕翻出窗戶,落到外面,徑直朝少安山而去,待稍離開居民區,王淼就一使勁,開始施展輕功發足狂奔,馬上就消失在夜色中。
上次有孫山帶領,一路走了一個多時辰,王淼現在獨自再走這路,速度上早已今非昔比快了許多許多,但在一些岔路口,他不得不辨認了許久,再加上茂密的森林里樹木劈天蓋日,白天都不見得有多少光亮,更何況夜晚了,根本是伸手不見五指,給他的影響很大,王淼此行依然走了將近一個時辰,才到那日那個崖下。他記得那日他站在這個崖下,還隱約看到一個蜂巢,位于懸崖的更高之處,以孫山的目力也無法看到,懸崖陡峭,非人力所能及,所以他當時也就不曾提及。
他雖夜能視物,但也必須要有光才行,哪怕就只有一點點,就如前次的地窖,又如剛才的茂密叢林,月光為山壁所阻,月光星光正常人看來一絲都未能透入叢林,他其實也是視力大大受限,十步之外也是漆黑一片已經有些吃力,摸索前進了。月色朦朧,孑然一身立于崖下,仰望峭壁千仞,豪氣頓生,不禁長嘯一聲,為發泄也是壯膽,這一聲長嘯運足了他的內功,此時在這萬籟俱寂的地方久久在回蕩,震飛起一片不知名的鳥來。
黑黑的夜,他看不見當日隱約的所在,順著依稀的記憶,縱身一躍輕輕松松抓住當日攀援而上的那顆山崖小樹;雙手一使勁迅速爬了上去,站著枝頭抬頭四顧,尋找下一個落腳點。這處懸崖峭壁卻是向陽面,雖然光禿禿一片零星只有幾處石縫間堅強地沖出幾叢草木,但是有草木的地方卻必定生機盎然草木結實,王淼將爪功施展到了極限,又是套用繩索來個空中飛人,折騰了好久,終于險之又險地到了那處所在正下方。
最后一躍,王淼從下往上看斷定上面只有丁點兒的立足之處,暗自感嘆又是一次危險至極的動作啊;低頭看了下綁在腰間的麻繩條,心想萬一不小心這麻繩終于要發揮作用了(原來他上次看到孫家父子攀巖,知道藤條繩子類的是必備,就自帶了一根,又在頂端綁緊了短削,萬一失足,飛刀入崖壁他自信還是可以做到的)。穩定心神,以最佳狀態起跳,跳了這么多次王淼自覺經驗十足了,哪知這一躍,人到空中,一陣山風突然驟起,話說這風也是奇怪之極,竟然是從山壁里面往外吹的,就這一點點的風力,立馬就讓王淼如斷了線的風箏凌空無處落腳起來。王淼心里大喊一聲,倒霉,怎么想什么來什么啊,使出全身氣力把捏在右手的短削往崖壁一處接縫處使勁扔去。不禁看了下面,黑黝黝的就像一只幽冥巨獸的大口,好險,差點就那個了,看來凡事有備無患啊,王淼摸了摸額頭,虛驚一場。剛才王淼身處半空之中被風一吹,性命攸關中驚鴻一瞥,發現上面原來是一個山洞。現在一想,風正是從洞中而出的,所以在山壁之上這么久都沒什么異樣,只有跳上洞口的一瞬才異變陡生。
站著洞口,洞口上方就是那個蜂巢,竟然比上次的那個還大。它頂端粘于洞頂,側面粘于洞壁,看起來堅固異常,王淼順勢往里面看去,頓時又驚又喜。驚的是長長山洞的洞頂竟然密密麻麻地排列著一個個大如水缸的蜂巢,這大驚之后肯定就是大喜了,這大喜之后王淼立刻就陷入了大悲,這這這,賊蜜蜂們你們非要把巢穴建的這么高,這么隱秘嗎,這不是要害我無數次的從這峭壁懸崖之下攀上來么,這容易嘛,尤其是這洞口這奇怪的風,當真是九死一生啊,心下一片凄然!不過想想,要不是蜜蜂們的安全意識這么高,這蜂巢就輪不到自己了,想到這些,心里馬上又高興起來。
地上到處散落著破蜂巢,王淼隨手撿起一個,入手之處感覺一片厚厚的灰塵,使勁一吹,一陣灰塵倒灌而來,嗆地王淼連連咳嗽。山洞黝黑全然不見底部,呼呼山風不時從里面出來,這一切都讓王淼甚是好奇。一邊撿著地上的破蜂巢往袋子里面塞,一邊又往里面邊走邊看,不一會兒就塞了滿滿兩袋子蜂巢。放下袋子,王淼迎著風慢慢往里面走去,在這里他總感覺到一股說不出的怪異。突然王淼感覺到周圍景物好像晃了一晃,和自己眨了眨眼皮的感覺一樣,可剛才自己真的沒有眨眼啊,疑惑中四下張望景物依舊沒什么不對的,王淼抓了抓頭皮自以為是錯覺,點起火把繼續往前走。一路走來并無心中預計的什么奇怪之處,反而走著走著走了許久王淼終于看到出口。待走近了出口,王淼一看頭上滿滿蜂巢,地上散落著更多,又分辨出不遠處自己親手扎的兩個布袋子,怎么自己又不知不覺回來了,明明走了很久了啊,一陣風又迎面吹來,頓時一陣密集恐懼癥夾雜著瘆人的氣息涌上心頭,王淼雞皮疙瘩掉了一地,趕緊快走幾步沖到洞口透了透氣,朝外張望。外面濤聲陣陣,一如既往,王淼回身鼓足勇氣又往里面走了點,仔細觀察終于發現了一些特異之處。
只見最里面洞頂有幾個“蜂巢”有點不一樣,和地上散落的幾個“破蜂巢”隱隱組成一個特殊的結構,似乎是陣法,王淼不知道,只是感覺上覺得是。王淼只要一走近,馬上就感覺自己眼皮眨了一下一樣,周圍景物一晃。他一步步前移終于找到了那個臨界點,就站在那里,進進出出試了好幾次,果然他發現這里有個陣法。他有仔細觀看那幾個最里面的“蜂巢”其實都是石頭,被人為刻意弄成蜂巢的樣子,要不是他有前半夜在陰俏菇家里的參悟,此刻絕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又仔細觀察,反復試驗,發現只要他一進入陣法,方向感就被擾亂,原來那幾個組成陣法的“蜂巢”就被刻意改變了方位,怎么都挨不到了,更別說移動了。費了好大勁,又想了許久,終于確定這就是《天書》里面記載的“五行迷蹤陣”。他依稀記得此陣,屬于防御陣法,對闖入之人無甚惡意,不會造成人身傷害,僅僅是為了隔絕外人的打擾而已,所以它極為受修道之人喜愛,書中說乃是必修的基礎陣法。王淼推測此處早前有人潛心修煉,后來不知怎的離開了,看著洞口灰塵的厚度應該有些年頭沒人來了。王淼現切身體會到陣法的威力,被深深的震撼,可他現在沒辦法破解此陣,無法獲知里面的情況,想著早些回去,看看書上怎么說的。想著主人這么精巧的布置,借著大自然形成的蜂巢擺出如此陣法,真可謂巧奪天工,就是再厲害的人物不懂陣法也無法察覺,知道這洞就是九曲彎彎,不會有任何的疑惑。王淼此人還是很果決的,知道一時半會兒自己根本無法對此有何進展,就提起兩袋蜂巢,用繩子一頭系住一袋。洞口,他提住一個袋子,另一袋子順勢滑下山壁,稍一使勁,手上這袋子也扔出去讓它恰好掛住在下方的小樹上,自己再施展輕身功法,輕飄飄地落在下方小樹上;再次提起袋子,稍一使勁使手上袋子恰好掛在下方的小樹上,然后自己再下去……有驚無險地順利到了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