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曹竹青大明行記

011初見瞻基

曹竹青大明行記 風言11 5032 2019-06-30 07:00:00

  張勇回去已經三天了,至今還沒有回來,也不知有什么事。

  這一日,我照例在莊上巡視,走一圈下來,約要小半個時辰,也就是一小時,看著大棚里忙碌的莊戶,看看正在冬天長膘的牛羊,不覺心里一陣的自豪。

  北方農村在冬天,就是在現世也是呆在家里,吃過各種美食、喝著酒,男人們打牌,女人們看電視的景像;更不要說這永樂十一年了,這一個月來,曹莊的大棚菜已經享譽順天府了,給府里帶來直觀的變化就是曹府的收入破了萬兩銀子,連帶著莊戶們也是收入頗豐。曹府按天計籌,五天發一次,每戶已經領了小十兩銀子,估計到年后每家收入十幾兩是不成問題的。

  回到府里,因為張勇不在,所以老錢很忙,不時亂竄,指派著人,拿這拿那,整個曹府一派亂槽槽的,我只好躲在房中看書,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黃金屋,我已經算是小有了,雖然府里的存銀還只是剛剛過萬兩,但是養殖業已經初見成效,現在雞蛋已經日產達到百枚,年后有望達到五百枚;肉雞產量一個月也有百來只。牛,大大小小三十多頭,還有十幾頭懷了孕的母牛。羊已經可以出欄了,豬沒有養,但農戶家秋日里也家家都抓了小豬。

  我還能在做點什么?這幾日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

  正在思索間,忽聽房外,小紅道:“張先生,您回來啦。少爺正在書房里,您快請!少爺!張先生來了!”

  我連忙走向房門口,準備迎接張勇。

  門簾一掀,一個小公子先走了進來,隨后是張勇。

  小公子有十一二歲年紀,面如滿月,頭戴烏紗翼善冠,身披一件大紅的披風,脫下披風后,露出一身淡青色的儒服,看著一身的儒雅,配上一點點少年的稚氣,有一絲絲少年老成的味道。

  張勇介紹道:“曹少爺,這是英國公的親戚,叫黃泰順,今年十三了,聽說了曹府的事,就鬧著要跟過來。請你見諒!”

  “泰順,黃泰順?”我不覺自語了幾句,突然意識到什么,抬眼望上張勇。只見張勇面有難色,很隱晦的點了點頭。

  明白了,這個小家伙是皇太孫-朱瞻基,心里雖然比較懷疑,但面上也不敢表露出來,他來我家,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心里想著,嘴上卻說:“泰順,好名子。張先生,這幾日泰順就住在我這間書房吧,火墻、火炕一應俱全,也不用擔心涼到。泰順,我可以這樣叫你嗎?”

  最好可以,至少別人聽不明白,還以為我叫太孫呢,也不失禮儀。

  “當然,可以。曹家哥哥,我父親同我講了,我們年紀差不多大,讓我叫你哥哥。還說,我們以后還可能是親戚,不用太生分了。嘻嘻!”還沒變音的童聲。

  “好,我馬上讓小紅,把書房收拾出來,你看還有什么需要的,讓她一塊準備。”

  “一切都好,不用再添什么了。這里比我家里還暖和,我屋里生了幾個火盆、炭爐都沒這個房間暖和,我很滿意了。”

  你滿意就好,我心道,又接著說:“泰順,剛剛都看了什么?”

  “我看了大棚、菜窖、青儲窖,就這些,還有蛆房,張先生說不好看,不讓我去看。”

  “蛆房,確實讓人不怎么舒服,想看過幾日再去。”

  說著,我就同黃泰順和張勇二人閑聊了起來,泰順還帶了幾個家人過來,我知道,這是保護他的人,借著他去出恭,我問了張勇幾句。

  “張先生,這位就是?”說著我向南方拱了下手。

  張勇沒回答,點了點頭。

  “他真的英國公府的親戚?”

  “這倒不假,英國公府的大小姐,是太子側妃,從這邊算,他也算英國公的親戚。”

  “還帶這么算的?”

  張勇無言苦笑了一下。

  “他來曹家,是好事,還是壞事?”

  “英國公和你范先生,都覺得你近期搞的事情,利民利軍,所以都上報給了萬歲。太孫此次還是受萬歲指派來看看的,只是不想太張揚,所以才隱藏身份。”

  “觀察這幾樣東西,隨便來個官員,我還不一五一十的一一說明,哪用著這位出馬?”

  “聽太孫說,他聽說你才十五,就有如此的表現,也覺得大為諒訝,所以也想同你結識一下,求太子許久,太子才讓他過來的。”

  這還說得過去,從朱瞻基前面的表現,我還以為他就是一個小屁孩呢,不像書上說的少有聰慧的樣子。

  門口傳過來一的聲輕咳,我與張勇一看,發現朱瞻基正看著我二人輕笑,“孤與父王說,孤騙不了你,曹竹青依你的聰明勁,自然能從我的化名中知道我是誰。呵呵。”

  我見朱瞻基已自表身份,連忙從桌后出來,上前一輯道,正要說話,不想邊上的張勇,踢了我腿彎一腳,說道:“不得無禮!”

  我重重的跪在地上,疼得眼淚都差點流出來。這才顫聲說道:“見過太孫殿下!”

  “免禮,平身!”朱瞻基伸手虛扶說道。

  我順勢站起,又用手揉了揉疼痛的膝蓋,回道:“謝太孫殿下。”

  三人重新落座,這次由朱瞻基坐在桌子后的圈椅上面對著我二人。

  “此次,孤微服出來,主要是想結識一下,這個讓范維先生和英國公都稱贊的棟梁之材。父王還特意請托張勇為孤引見,曹兄不要見怪!”

  “太孫,言重了,學生當不起兄長之名,請殿下呼學生竹青或子瞻即可。”

  “都說了孤是微服出來的,當然不能讓外人知道,所以孤呼你曹兄,你叫孤泰順,就這么定了。有外人時,就這么稱呼;我準備在曹莊呆二日,你安排的這間書房很好,就這么安排了。”

  我和張勇到了此時,也只能應是了。

  “聽張勇講,曹兄你的這些學問是同色目學者學的,他還教你別的什么了嗎?”

  “殿下,當時學生尚年幼,再加上前不久又得了一場離魂癥的大病,前事多數都忘記了。僅從早年的筆記中,又重新了解了一些東西,不過因為記錄時尚年幼,筆記上好多內容現已不識,只能一點點對照著重新學習。不然,也可知道我都會什么內容。”這是我早就想好的,并且從范維先生那里得到認證,暫時的說得圓的。

  “那除了這些望遠鏡之類的,還有什么?”

  “還有一些算學的知識,我近日也整理出來,并重新學習了。”

  “噢,快說給孤聽聽。”

  “是,殿下!”

  隨后,我把阿拉伯數字丟了出來,并把四則運算及一元、二元一次方程一一說給朱瞻基和張勇二人聽。

  算數,古稱算學或數,是君子六藝之一,張勇是飽學之士當然不在話下;但沒想到,朱瞻基小小年紀這些算學知識也都能熟練掌握。他二人在聽完我的講解與說明,迅速與算學對應,并舉一反三的,問出若干問題;我也要借此機會,把現代數學與中國古代算學的區別展示給二人,自然是一一解答,并引申出若干分支話題。

  良久,朱瞻基道:“這色目之學,果然與我大明不同,不過計算上確是輕巧,如果孤前幾年能有此學問,也不用刻苦的學習算學了。”

  “殿下,兩國算學上的成就不分伯仲的,”我用的是現代數學,可不能往阿拉伯人臉上貼金,“色目學問在于入門簡便,但高深之處尚不及我華夏,比如祖率,色目叫圓周率,祖率就超前近八百年。而且大食的先知默罕默德曾與教眾要求過: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這說明大食的賢者對我中華的學問也是向往的。還有,我們大明的算學主要難點在于學習和運用的人一定要有一定儒學底子,而且重在實用;不象色目他們只要能書寫阿拉伯數字,就可以自如掌握,而且色目更近似于研究算學的學問。”

  “殿下,曹少爺說的對,色目學問勝簡便,其他也無甚出彩之處。”張勇也幫腔道。

  “張先生,您這話有幾分對,但也不全對。學問就是要讓人掌握的,而我中華首推儒家,儒家因孔圣人時用竹木刀刻記錄學問,造成了言語簡練,晦意深刻的問題,再加上歷代的傳抄,又有多少經意已失去本意;再加上,經文不斷被戰亂、兵災等意外毀壞、失傳。到如今,朝廷不得不請大儒為四書五經重新作注,但是誰又能知道,現在的注釋,還是不是當年孔圣人的本意。一句:民可使之由不可使知之。更是可以多種釋義,到底哪一種才是對的呢?”

  不覺,我和張勇竟爭辯了起來,朱瞻基在旁邊聽邊幫我們打氣,不時的還插嘴進來,幫腔幾句。

  良久,我和張勇有點爭的累了,這時就聽朱瞻基道:“這門學問孤要學,不但孤要學,孤還要將其在大明推廣,讓大明的學子都能掌握這么簡便的算學學問。”

  我早就料到這個結果,自然大快。張勇也十分高興,因為他也看出來這門學問的好處。

  “曹兄,你愿意教導孤嗎?”朱瞻基問道。

  “殿下,談不上教導,剛剛我說了,我也在重新學習中,子瞻愿與殿下一起學習。”我連忙表態道。

  “好,我們共同學習!哈哈!”朱瞻基大笑。“只是,這門學問需多少時日?孤近期就要回南京了,春節將至,父王和孤必須要回去的。”

  “只要掌握阿拉伯數字,剩下了可以對照我大明的算學,殿下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就是偶有問題,我們也可以共同研討,就是殿下回南京了,也可以快往來交流的。”

  “好,孤這次先學這阿拉伯數字,你再將算法寫下來,孤回去慢慢研讀。”

  “不知殿下,在寒舍可停留幾日?”

  張勇在旁接道:“這次殿下可以停留兩日,本想看看火墻、火炕、青儲窖和養蛆喂雞這些事兒,兩日足夠了。那些物事殿下也只能大致看看,了解個大概,不用細究,所以曹少爺,你就用兩日先教殿下阿拉伯數字吧。”

  “兩日足夠了,我先教殿下基本數字與符號。”我回道。

  “如此甚好!”三人不覺得同時大笑。

  這時,門外傳過來一陣不陰不陽的聲音:“殿下,膳食已經準備好了,請殿下用膳!”

  門外守候的侍衛,早就聽到了朱瞻基的身份已經表露,也就不在在意讓人知道了。侍衛們早早將曹府上下全都控制住,老錢這狗奴才可能早得了張勇的指示,帶著侍衛一一接防了曹府。結果就是,錢管家和阿大他們六個被趕到牲口院暫住,王婆婆年紀大了,所以沒把她趕走;小紅和小蘭還是小姑娘,也留下了。再說了她們倆走了,曹府可就真沒人了。

  結果就是,小蘭在侍衛的監視下,由御廚打下手,做了一餐美食。這還是因為張勇表示曹府菜式大異于別家,聽得朱瞻基見獵心喜,才有御廚給個小姑娘打下手這一段。

  小紅打起十二萬分精神,整治了十二道菜,擺了滿滿一桌子。

  我和張勇向朱瞻基介紹了菜式都是些什么,看到桌子上有不少的大棚出產的蔬菜,朱瞻基不覺一嘆道:“如果我大明北方萬民在冬日都可吃上這些蔬菜,就好啦!”

  “殿下,這大棚今年只是試驗,試驗非常成功。我想我先生范維已經向朝廷呈報了此事,到明年,只要朝廷大力推廣,北地百姓一定都可以吃到的。”我心里暗想,就是大棚用的是白絹,導致大棚的成本居高不下,萬民想吃到還早得的很呢。

  朱瞻基也只是感慨一下,就邀我二人同時落座。朱瞻基雖然身份尊貴,但畢竟年紀尚小,再說這是曹府,他又是打著英國公府的親眷的身份來的,所以我和張勇推卻幾次,也就坐下了。

  邊上侍立的老太監還瞪我們幾眼,顯然是非常的不滿。

  同皇家的人用餐就是這樣的麻煩,先由那個老太監,把桌子上的每一道菜各夾了一點先嘗嘗,后來我才知道,小蘭每完成一道菜,都已經由小蘭和御廚試吃過,等一會兒,二人沒事后,才端出廚房的,現在不過是第二次試吃。

  老太監嘗過所有菜式后,又略等了幾分鐘,確定無事后,才示意我們可以開動了,這時菜都已經不在冒熱氣了。

  桌下,張勇也用腳示意我留意他的舉動,我也知道,皇帝家的規矩多,不敢多動,萬一那老太監認為我有不軌的行為,讓人把我砍了,我都沒地方說理去。

  果然,每次要等到朱瞻基動筷,我和張勇才能隨同夾一筷子;朱瞻基自有身邊的太監將菜夾到他的小碟子里,以方便太孫殿下享用;不過我也非常佩服這個老太監的,只要朱瞻基的目光停留在某道菜上二秒,立馬就動手夾給他;還有,每道菜夾最多不能超過三次,三次過后,老太監就會低語,朱瞻基聽到,也就不在示意了。好在菜式比較多,朱瞻基也就不在意這些事了。

  席間,我和朱瞻基都不飲酒,張勇也不敢飲酒。可能皇家有吃不語的規矩,朱瞻基吃飯時也不說話,張勇和我自也不敢發聲,這一餐在一片靜寂中,雖然人不少,燈火通明,但也吃的有點鬼域的意境。

  這一餐進行的飛快,朱瞻基在老太監示意下,對,就是示意下,說:“孤已經吃好了,你們二位慢用。”

  我二人,也連忙起身稱吃好了。

  老太監著人送來茶水,讓我們三人漱口,這些都是曹府沒有這規矩,是朱瞻基帶來的。

  漱口、凈手之后,三人再次回到書房。

  重新落座后,小紅奉上茶水后,朱瞻基道:“曹府的菜式果然不同,讓人吃著就有食欲,李柱,可讓御廚學得了?”

  那個老太監躬身答到:“御廚已經習得,并且問明了調料配佐,估摸著練習一下,就可以制作出來。”

  “好,這兩日加緊練習,孤回去要請父王也品嘗一下。過幾日,回南京了,我也要請皇爺爺品嘗的。”

  “是,殿下。”

  “曹兄,此時尚早,莫不如你先教孤一些算術吧?”朱瞻基問我道。

  我自無不可,忙從書架上拿出我近期整理出來的,阿拉伯數字與四則運算的文稿,開始給朱瞻基講解起來。

  “殿下請留意,色目學問的基礎是這十個數字,分別是從......”

  我把阿拉伯數字和漢語的數字一一對應寫在紙上,并講解給他二人聽。

  看著朱瞻基和張勇用毛筆笨拙地畫著圓圈寫零,不覺得這個畫面好有喜感。

  “這個圓我怎么就寫不好呢?”朱瞻基有點失望地看著自己寫的三扁四不圓的零。

  “殿下,這是您初次書寫,慢慢寫多的就會好看的。”

  算術基礎的這些內容,其實掌握起來并不難,所以到入睡前也就講完了。

  三人洗漱后,各自休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宁安市| 绥化市| 丰城市| 双柏县| 蒙山县| 潮安县| 临猗县| 佛山市| 上杭县| 加查县| 莲花县| 平泉县| 名山县| 棋牌| 定兴县| 泉州市| 临猗县| 鄂州市| 仪陇县| 尼勒克县| 宽甸| 万盛区| 丹东市| 天长市| 临江市| 察哈| 苍南县| 星座| 天台县| 铜梁县| 新兴县| 仁寿县| 塔城市| 武威市| 九寨沟县| 安顺市| 石柱| 册亨县| 扎鲁特旗| 中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