場面陷入了僵局,顧微一人堅持己見,咬定已經進來三個半時辰,而李里他們則抱著其他意見。
“好了好了”萬今由站出來調和氣氛,“不管是一個多時辰也好,,三個半時辰也罷,如今我們在谷內也不能做什么。我看還是接著前進吧”他看向李里,“您說對吧,隊長?”
名義上,這只隊伍的帶頭人還是李里,自然要他起決策。
李里尋思了一下,決定繼續前行,不過要求大家注意一下時辰的變動。
這只隊伍依舊不緊不慢的的往前行進著,不過由于剛剛那一出,顧微被有意無意間被落在隊伍末尾。
對于其他修士而言,修煉多年,每個人都是更加傾向于相信自己的判斷,何況還有那么多人的支持。而一個被他們認定剛入山谷不久自身神識判斷就出差錯的修士,在這異常的環境下是不值得依靠的,甚至可能是個拖累。所以從某種意識上來說,顧微這是被放棄了。
意識到這點,顧微也是無奈。同他們對自身的自信一樣,她同樣對自己的判斷充滿信心,也能理解他們的想法。
她無奈的點在于,這只隊伍之間,壓根就沒有團隊該有的信任與配合,除了李里他們這隸屬天英城的五人間算是保有默契與信任,剩余四人各自有自己的小算盤,都是臨時工劃水或者借機撈油水罷了,包括她自己。
就這樣一只隊伍,顧微只想著能平安出去就可以了,已經毫不抱有其他期望了。
隊伍又恢復了平靜,大家在霧氣中沉默的行進著。
越往前走,霧氣越濃,五感越是受限。
走在隊伍末梢,顧微已經完全感知不到李里他們的身影了,只能憑著著步伐走動的腳步聲來判斷人數。
她努力的睜大眼睛,走在她前面的是莫啟。這位除了自我介紹外就不再發一言的修士,悶聲不吭的朝前走著。顧微走在他身后,從她的視角處,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她憑著腳步聲緊緊跟著。
一步兩步三步……,顧微一邊一手持銀紋烏匕,一手捏法訣,戒備著四周,一邊在默數著腳步聲,整個人戒備到了極點。
他們一行九個人,就在隨著不斷深入,她已經感知不到走在隊伍最前面的腳步聲了,漸漸的,能聽到的聲音越來越少,逐漸發展到,只能聽到她身旁的聲音。
白霧似乎也能吞噬聲音似的,修士們踏過濕潤潮濕的草地,踩下的聲音很快就被白霧吞噬了。
顧微神經繃緊,聽到莫啟踏出一步的聲音,她緊接著踏出一步,再聽到聲音,她再踏出一步。
突然,她心里咯噔了一下。
就在她踏出腳步時,有道細碎的腳步聲簌簌從她身后響起。什么時候跟上的?她竟毫無所覺。
顧微渾身都繃緊了,步伐卻保持著穩健,她凝神聆聽,依舊不緊不慢的跟著莫啟的步伐。
果然,是有人跟在她身后,緊緊貼著她行走!
是有人落下了,所以跟在她后面嗎?還是故意為之?
顧微思揣著。
如果是故意為之,又可能是誰?
回想起自己一路的行為,并沒有露出什么破綻,也沒有特意與誰結下太深的過節,難道是見她表現得太弱所以想隨手撈筆油水?
顧微悶聲前行,突然,她像是不小心被絆了一下,身子朝前面的人影摔去。
“啊”她身子猛然往下一沉,撲向莫啟的身影。
然后,撲了個空。
身后一陣涼氣襲來,顧微順勢就地一滾,避開這陣風頭。
她飛快轉移位置,法訣朝原位打去,打中了個空氣。
沒有人!可她方才分明聽得真切。
她順著足跡仔細查看了一下,整條路上,就只殘留著她一個人的足跡,往后大概十來米左右,再后面足跡就消失了
這一路上,她跟著的,究竟是什么東西?
她背后,又被什么東西緊跟著?
居然就這么中招了!顧微心下詫然。這一路上,她自認已經做足了萬全準備,可是何時就被帶偏了呢?
雖然知道人家把他們派進來,不可能就這么簡單的沿著地形圖走一遍,但就在自己毫無所覺的情況下就栽了一下,真是讓人不爽呢。
顧微四下張望,當然也看不出什么來,眼前白茫茫一片,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腳底這泥濘的地面。
哎,就知道,這里面絕不可能就跟李里說的那樣,毫無危險,就是簡單的逛一圈就出去交差就行。
顧微微微嘆氣,仔細想想,能夠被安排帶幾個臨時工參與組建而成的小隊來這偏僻的地方,加上那副性格,估計李里本身也沒有太大背景和本事,他能得到的情報,本身就不會多到哪去。
加上自己這一路上,被有意無意的往流線谷這邊來,估計早就被人盯上了。
她掏出紅線牽,也就是當初與翼灰一戰中最后一擊割斷對方脖子的那個法器。那是一道三寸多長的紅線,顧微注入靈力,紅線像是被賦予生命了般,纏繞在周身。
濃霧、晦暗不明的光線、光怪陸離的場景等,這都是某些想象力匱乏的修士在設置幻陣時常常出現的內容。但出現的場景越是千篇一律,越能說明好用呀!
身為幻術師,顧微對于這種場景太熟悉了。在這種環境下,不要過分相信自己的所見所聞,這種環境會誤導乃至遲鈍人的精神意識。比起根據你看到什么來做出決定,那還不如根據直覺來行動更為靠譜。
她沿著方才所看到的的地形圖朝前走,整個山谷整體地形雖然呈先狀,但山谷中另有天地。兩頭雖然是同一個入口,但在入口行進不久,便逐漸分開許多岔路,伸向不同條路,山谷兩側呈梯田狀,層層疊疊,其中草木茂盛,濃霧堆積。顧微他們選定的,便是左側的一條岔路。當然,依現在看來到底是不是最終走了這一條還有待商綴。
看來這山谷,應該是當年被那劍修一劍劈開,然后經過這些來雨水澆灌及風化,造成了今日這般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