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日子,韓信盼著秋收,一來可以看看經過水轉翻車的灌溉,村民的糧食能增收幾成。二來秋收之后的不久就是歷史中第一次農民起義的開始。他盼著又怕著,他有時又有點后悔自己的口出狂言,但一切都來不及了。
秋收的步伐越來越近,韓信也領略著古代豐收的盛景,自己也加入了農忙的隊伍,農人歡慶著豐收,有了新的灌溉農具,產量多了三成,淳樸的鄉民更加相信神農轉世的謠言。
可是豐收就代表農人日子好過了嗎?韓信沒有意識到秦二世統治的殘酷剝削。
果然,賦稅政策下達到各郡縣,比往年增長了一倍多,鄉民前幾日還歡慶豐收,政策一出,各個愁眉苦臉,辛苦勞作的大豐收本以為能吃上飽飯,現在一旦交了稅,家中難有余糧度日。
韓信想讓鄉民吃上飯,吃上自己含辛茹苦種出來的糧食,吃上本該自己能夠吃上的飯。他開始想辦法,政策無法改變,令他十分苦惱。
終于有一天他期盼已久的事情發生了,大澤鄉這個地方誕生了他新的希望。
轟轟烈烈的大澤鄉起義迅速的刮起一陣反秦的風暴。所到之處,鄉民皆依附。
東海郡郡守面對如此情景心中的自是憂心忡忡,附近的郡守所管轄的縣城已經被攻破數座,果然他還是聽了韓信的話,丟棄整座郡城,帶著幾萬人的大軍夜里自行逃跑,只過幾天,都尉等郡城官員見郡守已逃,皆已逃散,空留著不愿一起逃跑的1500多人的本地郡縣兵在這東海郡中,士兵們皆誠惶誠恐,他們大都是本地人組成,離開東海郡這個家鄉,他們根本無處安身,便不得不守在東海郡中。
韓信也早就讓亭長安排一些人在軍中,此刻便起了作用。
其中些人便提議“我們大家就這樣一盤散沙也不行,我們需要一個有威望的人出來統領我們。”
另外一些便附和著提出了韓信做陣軍中的想法。
大多數士兵聽問過神農轉世的傳聞,便也沒有拒絕。
軍中便讓人去請韓信,韓信端坐在家中,問清來人緣由,便和杜充和亭長劉伯明,三人啟程去了軍中。
三人騎著馬,也并沒有快馬加鞭,反而悠哉悠哉的慢行。
劉伯明問著韓信“韓兄弟,這是否都在你謀劃之中?”
韓信笑著并沒有立刻回答,而是過了會兒才說“伯明兄,杜兄,能不能成為大丈夫,建功立業,就看我們自己日后的造化了。”
杜充說道“無論結果如何,我都跟著韓兄闖蕩。”
“跟著韓兄,恢復家族的榮耀便有希望了。”劉伯明臉上中從未有過如此激動的神情。
意氣風發的三人逐漸加快了速度,盡最快速度趕到了軍營。
營中一千五百多位士兵列隊等待著他們。
韓信終于掩飾不了自己的心情了,他可是頭一次能夠統領這么多人。
韓信站在高臺上,看著這一千多人的隊伍,興奮之感縈繞在心頭。
隊伍里的一名頭目出列開始了清點人數。
清點完畢后大聲通報道“報韓將軍,東海郡守兵,騎兵共四百六十人,步兵共一千一百人,總計一千五百六十人集結完畢。”
“好,臺下的兄弟們,是你們相信我韓某,給我機會帶領大家,我也知道大家大多數為東海郡本地人,這里是我們家鄉,我們是不是保衛家鄉?”
“是。”臺下一千多人的聲音貫徹云霄。
“好樣的,接下來的日子,大家照常訓練,我會察看你們的訓練,不要偷懶,只有自己變強,以后在戰場上遇到敵人才能活下來。”韓信對著臺下的士兵叮囑道。
韓信心里也清楚秦國這些地方的郡縣兵的戰斗力并沒有正規軍隊強大,只有提高訓練水平,才能夠真正能夠抵御進攻。
訓話完畢后,隊伍便解散執行訓練任務了。
過了幾日,韓信帶著杜充和劉伯明來到自己新的住處。
韓信先端坐著,讓他們二人和他一樣坐著好商議事情。
兩人面面相覷了一會兒,韓信似乎知道了,現在在他們兩人心中韓信地位高出一等,他們不敢同坐。
“來吧,都是自家兄弟,這不是位置嗎,咱們坐下來商議多好,我不能仰著頭看著你兩商議吧,想想脖子都酸的慌,快點的吧。”
二人終究還和韓信圍著桌子而坐。韓信知道劉伯明是個掌管后勤保障的人才,便想把東海郡的后勤保障交給他管理。
“兩位兄弟在這里住的可還習慣。”韓信關心的問了二人
“我是幾乎夜晚睡不著。”杜充搖著頭。
韓信來了興趣“哦?杜兄這是為何?”
“我是不敢相信我們這么快就在東海郡揚名了,韓兄你更是如此迅速統領全郡。”
韓信自己也沒想到一切這么順利,自己已經初步改變了歷史中的韓信的人生軌跡。看著一旁沒說話的劉伯明,韓信問道“伯明兄,全郡秋收情況如何?”
“這幾天,我沒閑著,我派人去查了,自己也去了幾處,全郡糧食收割的差不多了,但問題是稅收的問題讓百姓很苦惱。”
杜充挺好奇“劉兄,怪不得這幾日不見你蹤影,原來如此。”
韓信很是滿意“我覺得伯明兄是個人才,以后這東海郡的后勤儲備保障之責交由你吧,我們這一千多號人的保障可都由你負責了哦。”
“謝韓將軍,我一定盡心盡責。”劉伯明起身拜謝。
“你瞧瞧,在外人面前叫我將軍即可,這背地里都是自家兄弟,這么叫就生分了。”韓信起身去扶劉伯明。
杜充笑著說“劉兄就是如此嚴謹,后勤交給他再合適不過了。”
三人相視都不約而同的大笑了起來,韓信拍著其余兩人的肩膀“以后,我們就要共同作戰,我們的隊伍會逐漸壯大,兄弟也會多起來,我們一定要確保內部的和諧,千萬不要被人從內部攻破。”
兩人也點頭表示贊同韓信的想法。
正在三人聊的暢快之時。
門外有人通報“有個女子前來找韓將軍。”
杜充個劉伯明十分好奇,這才剛來幾日就有女子來尋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