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吧_好看的小说免费阅读_红袖添香 - 阅文集团旗下网站

首頁 歷史

武圣是怎樣煉成的

第十章 第三節

武圣是怎樣煉成的 撲街1996 2104 2019-08-12 17:25:25

  第十章第三節

  與此同時,關羽也接到了來自南邊傳來的消息——董卓已經遷都了。

  本以為董卓會堅持一下,至少等前線兵敗再遷都,但聽說關東諸侯聯合起來征討自己,董卓還沒等交手,就先進行了遷都。

  這當然遭到了朝臣的反對,但董卓不顧反對,強行遷都,并用軍隊強制遷離了當地百姓,以至于平民死傷無數,雒陽被燒,皇陵被擄掠,天下為之震動。

  這和演義中的進展不同,但也算符合常理,董卓燒掉雒陽后,并沒有放棄雒陽,而是在雒陽駐軍,通過燒雒陽,把雒陽當成一個軍事樞紐來使用,從而同時應對三個方向的敵人。如果不考慮這一行為對東漢二百年首都文明的毀滅性,僅從軍事上來說,還是可圈可點的。

  在定襄郡的沿河縣城桐過駐扎,關羽下令砍伐木材,征集木匠,建造船只。

  因為河套附近人口較少,能找到的木匠也十分有限,一些體力活則由士兵幫忙去干,與此同時,關羽則參考著木匠們造船的方式,設法改良船只。

  黃河比較窄,因此也不存在大規模的水戰,不過關羽在當地也打聽到,黃河到冬天也會結冰,即便不會將整個冰面都凍住,但漂浮著的小冰塊還是會威脅到船體,若是粗制濫造的話,船只散架就會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說是要改造,這個時代也沒有螺絲,關羽便想著采用破冰船的構造改良一下船頭,再以金屬加固。雖然有基礎知識,但想付諸行動,關羽也沒有把握,便叫了幾個木工和自己一起嘗試。

  一邊保持著士卒最基本的訓練,一邊造船,就這樣忙碌著,隨著時間的流逝,諸侯討董的戰況也在不斷發展著。

  北路王匡挾軍隊面對董卓軍的主力,在平陰縣防守董卓軍渡河的攻擊,結果被聲東擊西,被抄了后路,險些被殺,幸虧劉備及時趕到,將王匡等數十人救了出來,并由徐晃成功殿后。

  中路軍,也就是中原的勢力,雖然人數很多,但在陳留酸棗會盟后,誰也不愿主動出擊,最后只有曹操向董卓發起進攻,卻被徐榮以兵力優勢打敗,曹操本人也險些喪命。

  至于南路軍,孫堅殺死了荊州刺史王睿和南陽太守張咨,與袁術結盟后,又用空城計迫使董卓的部將胡軫撤退,但目前也沒取得什么戰果。

  總體來說,目前還在僵持階段,諸侯聯軍內部不合,實際上反而處于守勢。

  幫忙木工造船的關羽從張遼那聽到戰報后,輕輕出了口氣,在十二月的寒冬中化作一股白煙。

  “馬上五千人的船就要造好了,船只造好,我們就馬上南下。”

  “主公,現在各方向的諸侯聯軍對董卓都是守勢,要么我們再等等?”

  “不,正因為他們是守勢,對于我們來說才是大好時機。

  現在董卓進攻,雒陽的重兵分三路都散在外面,也不好輕易回撤,正是這個時候,他的后方才格外空虛。若等反董聯軍打到雒陽,董卓縮回長安,那長安就是一座堅城,我們的行動也不再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正好,按現在的工期,兩天后船只就可以完工了。”

  正在這時,一個士兵跑進了船只的工地。

  “將軍,外面有一伙人求見,說是想要入伍。”

  “入伍?”

  關羽還真有些意外,如今他并沒有發征兵令,而且附近村縣的百姓基本都知道關羽這一仗是奔著聲勢浩大的董卓去的。在這種時候投軍,要么是不要命瘋子,要么就是有能力有抱負,想建功立業的人。

  “問過對方的來路了么?”

  “為首的自稱是從常山郡出身,聽到關將軍前些日子前往并州的傳聞,便招募鄉勇前來投奔,名字是——

  趙云,字子龍。”

  趙云?

  這個名字讓關羽有些意外。

  想當初在雒陽的時候,關羽也想過要不要去請他出山,但當時他對常山人生地不熟,而且當時的條件也不允許他明目張膽地到處撈人。

  然而沒想到的是,如今關羽并沒有找,趙云便自己來投了。

  雖然此時趙云還是個剛剛出山的年輕人,但關羽也不敢怠慢,立刻親自去工地外迎接趙云。

  只見工地外數十名騎著馬的將士,為首的騎白馬,帶銀槍,雖算不上虎背熊腰,但作為武人也有股凜然之氣的男子,這些人中,他特別的氣質讓關羽一眼就認了出來。

  “你就是趙云?”

  見到關羽,趙云立刻跳下馬背,屈身一禮:“常山趙子龍久聞后將軍關羽之名,聽常山百姓傳言將軍將有大戰,便與常山郡鄉勇前來投奔。”

  “哦?常山一地都知道我關羽到并州了嗎?”

  “只是小部分街坊傳言罷了,正好被我聽到,便一路打聽消息,跟隨將軍來到了并州。”

  聽趙云這么說,也多少舒了口氣。古代的消息并沒有那么靈通,更何況韓馥的地盤離董卓的控制區還隔了幾個諸侯,如果只是街坊傳聞的話,董卓現在應該還沒收到自己的消息。

  “我正愁打仗找不到勇士,你能來投,實屬我關羽之大幸。

  但如今冀州有韓馥,袁紹,北邊也有公孫瓚,為何你不去投他們,特意來并州找我?”

  “如今天下大亂,我與本州郡的有志之士商議討論,認為應當追求實施仁政的地方,因此我認為效力于關將軍是最好的選擇。”

  “那在你眼里,仁政是什么?”

  “所謂仁政,應是對內能安邦定國,讓百姓安居樂業,對外能抵御外敵,保家衛國。”

  聽趙云這樣回答,關羽也點了點頭。

  歷史上趙云去投奔了公孫瓚,那是因為當時公孫瓚當時和烏桓交戰,每次見到侵略的異族,就像見到了仇人一樣命將士們沖殺,符合了趙云對外的“仁政”。

  只是公孫瓚雖然激烈地抵抗外敵,但對內完全稱不上寬仁,又好殺戮,并不能被趙云長久效力。

  而如今,關羽回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在并州平定匈奴,又降伏白波黃巾,充實并州北部郡縣的人口,這些行為也算是同時符合了趙云對內和對外的“仁政”的要求。如此,趙云會特意從常山找到并州來投奔自己,也并不算多么奇怪的事情。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
主站蜘蛛池模板: 英德市| 濮阳县| 仙游县| 浮梁县| 渝北区| 岳普湖县| 靖宇县| 北碚区| 凤冈县| 托克逊县| 吴桥县| 梅州市| 米林县| 本溪市| 启东市| 南丹县| 甘泉县| 凤城市| 东海县| 南涧| 乌兰县| 兴安盟| 静安区| 莱芜市| 昌图县| 昭苏县| 都江堰市| 平武县| 铁力市| 泽库县| 新蔡县| 鸡泽县| 辰溪县| 安徽省| 宾川县| 新泰市| 广昌县| 长海县| 炉霍县| 马边| 嘉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