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腳下,有一騎,單弓匹馬,等著汪澤的數千殘兵。
是戴桪。
戴櫟見大勢已去,力勸戴桪從長計議,戴桪卻堅持不走,戴櫟只好自己打馬離去,留下戴桪孤軍奮戰。
戴桪是在等戴行空。
戴桪一見到戴行空,便張弓搭箭,三箭齊發,射向姜奉一、龐營建和風舒云,他們仨羈押著戴行空。可惜沒有射中。戴行空喊他趕快離開,他不聽,搭箭又射。汪澤便指派幾百人把他抓了來,與戴行空一起送往大營。
/
汪澤率兵回到營地以后,一直獨自待在中軍帳一步未出,誰也不見。
戴行空、戴桪、米南山、刁瓊丹、計紅唇等人被抓回來如何處置,禹松枝去請示,他也不見。
第二天清早,汪澤把大家叫到中軍帳,他宣布一個令所有人瞠目結舌的決定:他要退隱江湖。
他一路過關斬將,就在一切唾手可得時,他全部放棄,同時也放棄他的理想和責任。他把僅剩的四百多商族弟子交給葉傳雨。同時,如果顧軍父不愿意追隨葉傳雨,他可以帶他的舊部弟子離開。至于禹松枝、談莫隨、水無言,他們可以自行選擇,可以選擇追隨葉傳雨或者顧軍父,也可另謀高就。至于戴行空,他強調,務必交給朝廷。至于米南山、刁瓊丹和計紅唇,也交由葉傳雨決定,是殺是留,汪澤不再過問。
這樣看來,大戰過后,商族又回到起點,又將分崩離析。
緊接著,禹松枝也宣布退隱江湖,他將回到少年時就事的盈樽莊,重新做一名小小品酒師。
再接著,談莫隨宣布追隨葉傳雨。
是夜,顧軍父又來找水無言,雖然他已經上過水無言一次當,但想來想去,她也不過是聽命于人,盡忠職守罷了,所幸自己不死,死里逃生過一次,就會把許多以前看得極重的事看淡看輕。他問,“你說盟主為何突然心血來潮萌生退意?”
水無言道,“您認為盟主是個怎樣的人?”
顧軍父道,“聰明、勇敢、果斷、仁愛、開明,受人尊敬。要是沒有他,我們就不可能打贏青云山之戰。”
水無言道,“您說的沒錯。還有一點我覺得可能是盟主要隱退的原因。我覺得汪盟主似乎特別害怕失敗。在我們看來,青云山這場戰是我們贏了,汪盟主可不這么看,一共死了有六七萬人,他認為這些都是他的責任,他沒辦法說服自己,沒辦法走出陰影。當時指揮戰斗的時候,我就在盟主身邊,他看到一大批人一個接一個死了,尸體堆成山,他就手腳發軟,面色鐵青,好像還哭了,看得出他很自責,他四十多歲竟會流淚,我是第一次遇見,宋大統領我就從沒見他哭過。另外還有兩件事,一次是剛上岸,有三個水手偷偷溜走,汪盟主發出召集令沒有人回復那些天,盟主也是臉色難看,又說過類似解散的話,也就是那時候米南山跟計紅唇串通做了戴行空的間諜。后來又有一次,軍營里傳謠言,盟主又開始說喪氣話,要不是農族龐營建穩住局面,大軍又要解散。所以說,汪盟主有很多優點,一切順利的時候,他肯定是個好領袖,可一旦有大危機,大逆境,大失敗,盟主很難帶領大家走出困境。這次打擊最大,汪盟主一時想不開,他又不想耽誤大家前程,只能選擇退隱。”
顧軍父早已注意到這些,他又補充道,“或許與盟主少時經歷有關,他是個孤兒,被人收養,所以比別人更努力些,害怕失敗也就不難理解,他現在的一切都是自己一點一點賺來的,盟主一輩子也算是順風順水,短短幾個月連遭重創,連受挫敗,身心疲憊實屬正常,隱退也不失是個好選擇。”
顧軍父又問,“你打算追隨誰?”
水無言拜道,“自然是您。”
顧軍父又笑問,“那我該追隨誰呢?”
水無言則笑答,“葉傳雨不失是個好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