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怎么可能?”一個官員喃喃道。
使臣一臉無辜,“大家這都是怎么了?有什么問題嗎?”
皇上的臉已經陰了。雖然將信將疑,可是那一點點的疑,也足以讓他震怒。
“朕如何知道你說的是真是假?”皇上問道。
那人連忙再一鞠躬,“千真萬確,誰能在天顏面前撒謊呢?”
皇上點點頭:“無論如何,來了京城便是朕的客人,朕自會禮待。只是不知你們秣貉講和,有何誠意?”
那人又一鞠躬,鄭重道:“我們秣貉的王讓我轉達,只要天朝退兵,秣貉承諾永不會再進犯,修好天朝,年年歲貢。”
有人哼了一聲。
御史大夫手持象牙笏,揚聲道:“這也不過和其他任何一個邊境小國一樣罷了。不知你們秣貉是否有條件?”
那人笑得微妙:“只要皇上同意在邊境開放互市,允許我們以牛羊易物。還有……聽聞中原女子溫柔漂亮,我們王希望能娶皇上一位公主,以證兩國修好之誼,也算兩全其美。”
“荒謬!”御史大夫一驚,立刻拂袖道。笑話,公主金枝玉葉,怎么能送去那苦寒之地受苦?
他也是有女兒之人,自然對和親反感。
皇上的臉色也是陰晴不定。
若是單單講和,他樂見其成。可是,分明是秣貉求和,卻還要求娶一位公主,這就需要考慮了。
戶部尚書欲言又止,最終還是站出來拱手道:“啟奏皇上,臣以為講和未為不可。戰爭之事勞民傷財,繼續下去只會兩敗俱傷,既然秣貉有停戰之意,還承諾了永不再犯,皇上不妨答應。”
和親的事,畢竟關系的是皇上的親生女兒,他不敢說。
可他的話已經暗示得很清楚,國庫空虛,再打下去不知要休養生息多少年。若是加征賦稅,又會激起民怨。
丞相不滿地看著他:“劉大人,你沒聽這蠻人方才說了什么嗎,要求和還要和親,把我朝當成什么了?”
戶部尚書吶吶不能言,神色卻是為難。
“這位大人,和親為的是兩國修好,你為何反對?”那秣貉人看著丞相,神色倒是不見求人的卑微,反而有幾分睥睨與輕視。
“修好?誰知道你們有什么狼子野心!”丞相依舊沒有好臉色。
眾臣紛紛附和,偶爾有幾個不同的聲音,又被其他人反駁回去了。
皇上看著眼前仿佛在上演鬧劇的朝堂,不發一言,心內卻翻起了滔天巨浪。
“行了。”皇上出聲,朝堂頓時靜下來。“朕十分愿意與秣貉交好,愿意停戰,只是和親一事……容后再議。”
說罷,他瞥了江綏一眼。
江綏除了身負太子少傅一職,還兼領中書左丞,年紀輕輕便已算位高權重。這都是他特意提拔的,江綏心性上佳,倒不必太擔心他挾權謀私。
只是,方才他站在百官之列,只目視前方沉默著,一句話也未說。
“幾位使者依舊住在驛館罷,待朕仔細考慮再答復。江愛卿留下來,朕有話需問,其余眾卿家無事退朝。”皇上拍板道。
丞相似還有話要說,最終也只是抿了抿唇,咽下。
使者和百官都退出了金鑾殿,獨獨江綏一人動也未動,身姿清然,神態冷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