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學禮他們一行有五人,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又是同一座學校里的同學。雖然平時沒怎么見過面,但多少還有些熟悉。
當他們降臨到這個世界的第一天晚上,就知道自己身處草廟村。傍晚的時候,村頭的破廟里還來了一個衣著樸素的老和尚。他們這些十七八歲的孩子,上學的時候,多多少少都看過一些小說。而《誅仙》當然也有人看過。
稍稍一聯想,他們就想到了這部知名的小說。當天晚上,他們又懷著忐忑的心情,找村長里的人確認了一下,發現村子里確實有張小凡和林驚羽的存在。
當時他們心頭就有一萬頭神獸呼嘯而過。開局就是草廟村,他們又沒有主角光環,那他們又該怎么躲過接下來的屠殺。
主神給他們安排的身份,是草廟村的孤兒。可這一上來別說孤兒了,連自己的小命兒都要丟了。
面對這樣的情況,陳學禮他們一行五個人,卻出現了三種不同的意見。第一個就是主張向青云山的方向逃跑。第二個是向相反的方向跑,畢竟越危險的地方可能越安全。
至于第三種,就是在草廟村找個地方藏起來。“燈下黑”就是這些人的主張。畢竟在原劇情里,不是還有一個王二叔,王三叔什么的,躲在廁所里,逃脫了一命嗎?
到時候他們也藏起來,就算被發現了,也可以裝個瘋賣個傻。可到底他們這三種辦法,有幾分的可行性,他們心里也沒有底。
最后,他們索性都藏了起來。畢竟他們剛來到這里,人生地不熟的,能往哪里跑呢?青云山畢竟是修仙圣地,那肯定也藏著未知的危險。哪怕是跑出個狼蟲虎豹什么的,都夠他們喝一壺的。
至于往村外跑,拜托,這可是仙俠世界,誰知道村子外邊又有什么鬼東西?畢竟這可是真實的世界,不是在看電視劇,小命沒了就真的沒了。
他們合計了合計,就找了一間廢棄的屋子躲了進去。可等到第二天天大亮,也沒有飛進來一只蚊子。最后還是肚子餓的實在受不了了,他們這才小心翼翼的走了出來。
結果他們一出來發現大家都好好的,而且好像還都圍在張小凡他家附近。他們幾個人稍微一打聽,這才知道。
原來昨晚村里來了一恐怖的魔修,想要擄走林驚羽,剛好又被張小凡撞上了。最后,還是這位叫做普智的老和尚,出手救下了他們。今天老和尚就要回去了,但是他想收林驚羽和張小凡做徒弟,帶他們回天音寺修習佛法。
可是不管是林驚羽還是張小凡,都是家里的獨苗。家里的人,都指望著他們倆傳宗接代呢,跟著老和尚去做小和尚,那家里的香火又有誰去傳承呢?兩家人當然是一千個一萬個不愿意。
可這老和尚畢竟救了他們兩家的孩子,他們也不好直接拒絕。于是就委婉的推脫說,要商量商量。這不,兩家人這才把村子里的其他人叫到了張小凡的家里,想要給這件事畫一個圓滿的句號。
這個時候,回在一旁的陳學禮五個人有了別的心思。現在,他們苦苦追求的仙路就在腳下,雖說是修佛,可又沒有非得讓他們出家。再說他們隨時都有可能離開這個世界。這么看,加入天音門,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于是,陳學禮他們交換了一下眼神,結伴來到了普智老和尚的身邊。
他們來到普智老和尚的身邊之后,二話不說,直接跪在了老和尚的面前。在磕了幾個頭之后,他們這才說道。
“大師,我們幾個是村子里的孤兒,無父無母。平時也是靠村子里的接濟過日子,所以我們想回報一下下這些親人們。”
“剛剛聽說有歹人在村子里做惡,所以我們幾個也想拜在大師門下。哪怕我們資質再怎么愚鈍,我們也想學一些強身健體的本領,好保護家鄉的親人。望大師給我們指條明路。”
陳學禮是這幫孩子里心智比較成熟的一個,而這些話,也是他們之前商量好的。不過這些話是他們準備給青云門說的。不過說給這老和尚聽,也沒有什么太大的區別。
普智老和尚看著這幾個孩子,雖然氣質有些古怪,而且細皮嫩肉的,不怎么像村子里的孩子。但他們的說話做事還算得體,而且沒有說什么道德綁架之類的話。普智老和尚對他們還是比較滿意的。
不過佛度有緣人,也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入得佛家門墻。但有大毅力,大智慧之輩,皆可入佛門。這幾個孩子的資質還算可以,但與佛有緣的,好像就一個。
普智老和尚伸出干枯的,如同雞爪子一樣的手,輕輕的在陳學禮的腦袋上摸了摸,慈愛的說道。
“你們這些孩子有心了。能想到為父老鄉親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這非常不錯。但是佛度有緣人,除了這位孩子,其他人另有機緣。”
陳學禮他們望著老和尚指點著的那個瘦小的身影,心中難免有些失落。同時,還有一點小不服氣。可接著普智老和尚說的話,又給他們帶來了新的希望。
“老和尚我修煉數百載,和這青云門還算有幾分薄面。待我休書一封,你們幾個孩子拿著這封信,去找青云門的掌教道玄真人,他們應該會給你們一個機會。但能不能抓住這次機會,就看你們的造化了。”
說完,這個慈眉善目的老和尚,就憑空召出紙和筆,行云流水的寫了一封信。待墨跡干后,折好交給了陳學禮。做完這一切,老和尚就閉上了眼睛,開始念經打坐。
陳學禮小心翼翼的收好了這封信,帶著他的小伙伴們悄悄的退到了一旁。他們幾個稍稍的溝通了一番之后,就開始為攀登青云山做準備了。
至于那個瘦小的孩子,他撓了撓頭,有些木納的從自己的“家”里端了一碗清水,和一些還算新鮮的野果。然后就學著普智老和尚的模樣,盤坐在了他的身邊,安靜的聽著老和尚念經。
普智老和尚雖然閉著眼睛,但這個孩子做的一切,他都“看”在眼里,并微不可察的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