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部尚書楊國忠連忙站出來對那士兵大聲說道:“什么事情,這么慌慌張張的,成何體統?”
士兵喘了幾口氣之后慌張的回道:“稟陛下,北狄國與西戎國已發兵到了我國邊境,前方戰亂隨時將要爆發,還請陛下發兵前往支援……”
他的語言里帶著的不僅僅是慌張,還有吃驚。他話音剛落下……殿堂內又議論紛紛起來。
上官鴻軒更是大吃一驚。前幾天他還說著要發兵前去滅了北狄小國,可這才轉眼幾天?自己兵還沒發出去,倒被別人先主動了……
上官鴻軒的內心欣喜若狂,激動的大聲說道:“好,他們兩個還發兵先挑戰我們了,朕明日就整理三軍,御駕親征前去滅了他們兩個國家。”
楊國忠恭維道:“陛下若御駕親征,必定旗開得勝還能夠消滅了這兩個小小的國家。”
林勇徘徊了許久,本不打算諫言的,可這事關幾國安危他身為大將軍又豈能夠袖手旁觀?他扶了扶衣袖,站了出來先是恭敬禮貌地給上官鴻軒行了個禮。
免了禮儀之后,他當著全文武百官的面振振有詞的回稟道:“陛下,兩番一同動亂,此事一定非同小可,我想咱們不應該貿然出兵。禮應先發兵前往前線守住邊境,日后再慢慢做打算。”
楊國忠見林勇這樣說了一句便嘲笑道:“林將軍既然害怕了,您也不必前往。但您這樣漲他人氣勢,滅自己威風。這豈不想讓三軍動搖嗎?”
林勇笑了笑嚴肅的說道:“老夫池征沙場幾十年什么樣的場面沒有見過?所殺的敵人足足低你家九族了……在我林勇的眼里怎么會有害怕這兩個字?倒是楊大人,墻往那邊倒,你就往那邊推。容老夫問你一句有上戰場殺過人嗎?”
他那冷峻的臉龐,再加之他犀利般的眼神。嚇得站在一旁的楊國忠都不再敢多說了……
下面一些官職比較大一點的文臣也多多少少贊同了林勇的說法,還有些附議,跟他說法差不多的。
上官鴻軒見了見著眼前的一幕又有些猶豫不決了。他的心里是想著發兵把北狄和西戎兩國給消滅掉的,因為以北溯國的實力,想要滅掉他們問題也不是很大。但耐于那些大臣們的統一意見,自己又不得不考慮考慮,特別是林勇的。
他跟隨了自己幾十年,上戰場對他來說就像是家常便飯一般,而且自己還畢竟了解他。林勇這個人做事情比較牢靠,小心謹慎,深知兵法從不冒險。類似于攻必克、守必堅、戰必勝。
他坐在龍椅之上思慮了小會,突然又一士兵八百里加急的送文書趕來……
只見他穿著便裝,單騎著一匹快馬,兜里帶著文書趕到皇宮來。
穿過個個城墻的守衛之后,直奔太和殿……
來到太和殿前,問了守在門外的幾名公公,讓他們進去通融稟告之后,上官鴻軒也是急快的讓他進來了……
“報……陛下,南境邊境八百里加急文書,請您親自閱目,公公接過書信呈給上官鴻軒之后,他細細的打了開了,用心的閱讀了里面的文字。”
只見他大吃一驚,頓時驚慌失措。面色突然變得很深沉。
書信尾末蓋了南詔國陛下的親筆印章,里頭也有著守衛南境邊境最大指揮官的印章,字的確是南詔國陛下寫的,錯不了。可是這上面的話有些讓人不敢相信……
只見上面寫道:“北溯皇親啟:吾與君從未曾見其一面,這是吾此生最大之愿。現吾年事已高,時日恐唯不多。可現如今東夷、南蠻兩國圍著我南詔國邊境,戰亂即將一處爆發。四番已緊緊密謀,同圖我南詔北溯之天下,還請北皇陛下速速與我南詔共連姻親,一同籌劃滅四番之大計……以次才能共同退敵。實不相瞞,吾之愛女寧璐,愛慕君膝下第四皇子已久,往君對此事多加上心。”
下面的那些大臣們見上官鴻軒的面色與往日大有不同。肯定出現什么大事了。
其中有一個坐不住的小聲問道:“陛下,這信是誰所寫?里頭說了什么內容,讓陛下如此深思。”
上官鴻軒漸漸的回過神來對殿堂底下的眾位大臣說道:“南詔國陛下書信上道:四番密謀,共圖我北溯南詔天下,他想讓我們連成姻親,一起共對外敵。”
四番動亂?
這話一出,大臣們是更加的有議論了,話說這四番怎么會連到一起的?東南西北的相隔有多遠可想而知。
據說這四番本來就是不合的,各有各的生活習性和飲食文化……而是對南詔國和北溯國來說,這四個國家就是外族人民,有著他們的生活方式。
下面的爭論聲越來越大,上官靖仁和上官逸等幾位皇子一句話沒有說。爭吵的永遠是那些風往哪邊吹往哪邊倒的大臣們。
突然又是林勇站了出來問道:“陛下,南詔國陛下書信上面可否指定了哪位皇子?”
這個話題的一出,大臣們也是把目光放在了上官鴻軒的身上,畢竟只能連姻親才能解這次的危機了。
上官鴻軒猶豫了一會不是很高興的隨便道:“四皇子~”緊接著他把書信給了守候在一旁的公公,并吩咐他念一下指定的文字。
公公接過了書信之后,小心的握在了手里,低著頭,對著大臣們道:“四番已緊緊密謀,同圖我南詔北溯之天下,還請北皇陛下速速與我南詔共連姻親,一同籌劃滅四番之大計……以次才能共同退敵。實不相瞞,吾之愛女寧璐,愛慕君膝下第四皇子已久,往君對此事多加上心。”
一聽是四皇子的大臣們頓時失落。因為這件事情對他們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的事情,除非四皇子也喜歡她,但是以他的性格和脾氣應該不會喜歡她。更加不會答應這門姻親。他們懷著失落的目光看向了這個當事人“四皇子,上官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