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晉商日趨衰落。
英國福公司霸占了山西的煤鐵礦,山西商人奮起抵抗,掀起了為國爭礦權的運動,散落在全國各地的晉商們紛紛響應,不斷地通過各種方式給當局和英方施加壓力。迫于壓力,英方最后答應以贖礦銀 275萬兩為交換條件,同意中方贖回礦權,并愿意交出礦權,退出山西。當局出面調停,答應了英方的訛詐條件,讓晉商抓緊時間籌措銀兩,先拿回礦權,并承諾先由晉商墊付,等當局的地畝捐收齊再予以補償。
以渠家為首的晉商們聯合組建了保晉礦務有限總公司,并由渠氏親自出任總經理,開采全省的煤鐵礦藏。于是渠氏出面向山西各大票號籌措贖礦銀,盡管當時的晉商已經開始衰亡,但各地山西票號還是積極響應,傾其所有,支持為國爭礦權的保礦運動。
喬老爺的票號有總號和分號,總號開在包頭,分號開在北平。他積極響應渠氏的倡導,在這次為國家爭礦權的運動中,自愿擔保向自家票號里的商戶們籌措了大批銀兩。然而,盡管最終取得了爭礦權運動的勝利,拿回了礦權,卻形同虛設,猶如一張白紙,同樣也給了日益衰敗的晉商們以致命的一擊。
雪上加霜,喬老爺為這次籌措贖礦銀,鞠躬盡瘁,耗盡心血,最終卻也成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晉商的衰敗猶如多米諾骨牌效應一樣,其勢頹甚,不可阻擋,晉商的輝煌就像是在一瞬間,風光不再……
一夜之間,喬老爺的滿頭黑發全都變白了。
喬老爺家里的票號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擠兌風潮,北平分號已經宣布倒閉,總號也危在旦夕。
總號的強勢擠兌最終也沒能幸免,每天被商戶圍堵的水泄不通,大家紛紛指責喬老爺:就憑你喬老爺的人品,我們存在柜上的少量銀子,取不取的已經不重要了,但你喬家票號擔保的贖礦銀總不能不付……
喬老爺很想支付,但卻實在無能為力。當局答應的地畝捐補償一推再推,遙遙無期,分號已經關張,總號也搖搖欲墜。總號里的物件已經被憤怒的商戶清剿一空,能移動的一物不剩,不光是一把鎖,連門上的門板都沒有留下……
烏云滾滾,電閃雷鳴,天空中,淅淅瀝瀝地下著雨。
喬老爺滿頭白發,一手拄著手杖,一手領著長子喬虎,在掌柜邱繼財的陪同下,打著傘,站在風雨飄搖中,看著已經破敗的商號,兩滴眼淚在眼眶里打著轉,最終還是沒能噙住,在雖然年輕卻布滿滄桑的臉上輕輕地滑落下來……

編劇老萬
晉商沒落之后,傳承了“誠信經營,大義行商,為天下先”的晉商精神。誠信經營,童叟無欺是晉商之道;大義行商,抵御外侮是晉商之根;為天下先,利國利民是晉商之本。國家興,則商興,商運隨國運而興衰。本書要表達的是煤魂:一塊煤炭,黑黑的,看似其貌不揚,卻形成于千百萬年前的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承載著地球厚重的歷史,有著一種靈魂。一種燃燒自己,挫骨揚灰,為人類進步帶來光明、溫暖和動能的靈魂。這樣的靈魂,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