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鎮南將軍府收糧開始,天梁軍就開始戒嚴起來,但是三個月過去了,南邊沒有一點兒動靜,高干就解散了輔兵,只保留了少許的精銳還在戰備狀態。
高干在自己的侍妾的幫助下傳好了甲胄,準備上城墻巡視。
其實在宛城這里晚上沒有什么必要巡視,畢竟如果吳國的軍隊打過來了早就發現了,要是真的打到宛城下面,高干早就收到消息了。但是高干就是不放心,去巡視城墻只是為了讓自己忙起來。
宛城處于兩國邊境,每天晚上都會宵禁,所以當高干出來的時候,街上一個人都沒有,只有偶爾走過的巡邏人員。
宛城的城墻上,寒冷的風從北邊吹過來,城墻上的士兵只有少數的人在巡邏,剩下的人都窩在城門樓里面。
“老趙,再來一段,再來一段。”
“沒錯,反正在這上面受凍,你也就唱幾句,讓兄弟們樂呵樂呵。”
“行,既然如此我就給大家再唱一段兒。”
之后城門樓里面安靜了下來,然后就只有老趙一個人的聲音。
“江南好,蓮葉接天無窮碧,蓮花朵朵似明燈。江南好,吳娃嬌手采蓮蓬,蓮船深入連沙洲。江南好,……(編不下去了)。”
“好。”一曲唱罷,城門樓里面響起了眾人的叫好聲。
“都在這里干什么呢?”高干巡視了一圈,來到了這個城門樓。
“將軍!”城門樓里面的人都站了起來。
“都坐。”高干示意大家坐下,自己也找了一個地方坐下。對于手底下這些跟自己從廣陵來的兄弟,高干還是很寬容的。
“剛剛在干嘛呢?那么高興?”
“將軍,趙明在給大家唱曲兒呢。”
“哦!趙明,再來一個,讓本將軍聽聽。”高干對趙明說。
“是。”趙明應了一聲,然后又將那首江南好唱了一遍。
“不錯。”高干聽了一遍之后說,然后又問趙明:“本將軍記得你是義陽郡人,怎么會唱這吳郡的小調?”
“回將軍,前幾天城里的依云樓來了一位南邊來的行首,唱的一口好的江南小調被指就是跟她學的。”趙明回答高干的問話。
“依云樓?”高干看著趙明然后說:“看來你經常去嘛。”
“也就是去看看,喝喝酒,喝喝酒。”趙明訕笑著。
“那種地方還是少去為好。”高干對趙明說。
“沒多去,就是有時候去喝酒放松一下,要是將軍不想要屬下去屬下就不去了。”
“也不是不要你去,只是……算了。”高干話沒有說完,像是想到了什么,然后沒有說了下去,轉身走下了城樓。
……
過了幾天,高干在書房里面看書,但是怎么也看不進去。
“來人啊。”
“將軍有何吩咐?”門外的侍衛走了進來。
“去依云樓,將那個新來的行首叫來。”
“是。”
等到了依云樓,侍衛將高干的命令向依云樓的管事一說,管事立刻將正在睡覺的柳葉姑娘叫醒,然后好好地梳妝打扮了一下,送到了高干府上。
高干來到了府上的一個側廳里面,柳葉就站在房間的正中央。
高干上下打量著柳葉,柳葉身穿柳綠色的衣服,頭上帶的是依云樓管事特意拿出來的頭飾,手腕上有一個玉環,卻不是什么好貨色。
柳葉被高干打量著,緊張的抱著自己的琴,指節都因為太用力而發白。
“叫什么名字?”高干開口問。
“啊!奴叫柳葉。”柳葉被突然開口的高干嚇到了,反應過來之后急忙回答高干的問題。
“柳葉。”高干又看了一會兒,然后接著問:“從江南來的?”
“是。”
“江南哪里的人?”
“奴是從吳郡烏程縣來的。”
“烏程縣。”高干像是松了口氣,然后又問:“聽說你吳調唱得不錯。”
“只是胡亂唱得幾句,擔不得將軍夸獎。”柳葉謙虛地說。
“唱兩句吧。”高干對著柳葉說,然后又向自己身邊的侍女說:“去幫幫柳葉姑娘。”
之后,高干就在府上聽了一天的小調,之后也是隔三差五就讓人將柳葉從依云樓請過來,然后聽上一整天的小調。
“將軍,剛剛有人送來這個東西。”這天高干正在聽曲,府上的大管家突然拿了一個包裹過來。
“誰送來的?”高干看著那個包裹,他向來沒有收別人家的禮物的習慣。
“不知道,來的人只說是您的朋友,說是有些鄉里的物件送給將軍。”
“鄉里的物件?”高干很疑惑,自己的鄉里面不會捎東西給自己的,高干這是知道的。
”你把它打開。“高干命令管家將包裹打開。
管家將包裹打開之后,看見的是一個精致的盒子。
管家看著高干,示意高干要不要打開。
“先等等。”
高干從自己的府上拿出一柄劍,然后對管家說:“你走遠一點兒。”
等到管家走遠之后,高干將盒子用劍挑開。
什么事都沒有發生,沒有毒箭從里面射出來,也沒有什么毒藥撒出來。
在高干示意之后,管家上前將盒子里面的東西檢查了一下,發現沒有異常之后才將盒子交到高干手里。
高干往盒子里面看了一眼,里面只有兩本書和一個錦囊。
高干打開了錦囊,發現里面裝著一些干枯的東西。
“這是藥材?”高干拿著錦囊里面的東西對著管家說:“去將府上的大夫找來。”
“是。”
管家走后,高干又將盒子中的兩本書拿了起來。
這兩本書都是詩集,一本是《樊文川文集》,另外一本是《陸高陽詩集》。
樊文川是前朝的大臣,姓樊名義字太華,曾官至吏部尚書,死后謚號文川。樊義平生留下了許多的詩詞,后人將他的詩詞文章整理成了這部《樊文川文集》,而樊義的詩以思鄉詩最為出名。
另外一個陸高陽雖然在天下聲名不顯,但是在吳郡也是一個響當當的人物,他的詩詞以描寫吳中景物為主。
高干拿起《樊文川文集》翻了一下,一個東西從里面掉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