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在中邑高大的官署正殿,兀稷莊嚴地接過老城首的金掌權杖,高坐著接受了殿下官員們的跪拜唱頌。
新城首上任第一天,老城首循例陪同理事,可第二天深夜便離奇失蹤,后殿囿苑深池邊長滿蓬蓬勃勃蕪莿。
據傳,歷代城首更替均如此。
兀稷曾經很憧憬接任城首后大展宏圖,可不擴,不改,不遷動的要求,將他之前的美好藍圖擊得粉碎。繁榮兀族,守護大面城,談何容易。荒潭水,蕪莿藥實本沒有傳說那樣神奇,他納妃十年,換立三人,全無所出,這單傳一脈,怎樣繁榮?
大面城上下,無人知曉中邑兀族與其他兩邑身體上的巨大差別。
城首機密更不能透露半分,兀氏一族都不長壽,幾乎都活不過五十。兀稷不得不認清一個事實:自己不僅是個侏儒,還是個殘疾侏儒。
醫館大夫們多年來的表現也令他失望,只一味地用藥實來敷衍搪塞。
兀稷向往山外,據傳那是個高度發達的文明世界,人們都在享受科學技術發展的先進成果。他想,如果能去山外走一走,或許能有一線生機。
早在三年前,他便悄悄地安排人巡山探鑿,希望能找到走出酷寒雪山的路,可惜毫無進展,而一頭被救的懷孕母牦牛使事情發生了轉機。
這頭懷孕的母牛是在北山腳下被發現的,牛角上纏著怪異的紅衣,左后腿摔折,通體雪白毫無間色,兩只紅眼睛就像紅寶石般閃著光,眼里沒有野獸的兇怒,只有傷后得救的哀婉。
兀稷喜歡它,命人將白牦牛養在官署囿苑獸欄,母牛有孕又受了驚嚇,當夜便產下頭同樣通體雪白的小牛犢來。
兀稷接報欣喜異常,每天親自上藥喂麥麩草料,還把醫閣密儲的十多顆珍貴藥實研磨成粉為它敷傷增加營養。
兩個月后,白牦牛已能在圈內來回溜達,腿傷恢復無礙,小牛犢圍著母牦牛寸步不離。
兀稷來時,它們親熱地發出“嚒嚒”叫聲,兀稷挽起厚重的袍袖,伸出通紅干皺的手,撫摸它們雪白的皮毛。
兀稷沒見過母親,自記事便只認得奶嬤嬤,長到十歲,奶嬤嬤突然在夜里跳了囿苑深池,他哪知這是歷代城首乳母的宿命。
現在看著這對母子牛,憶及奶嬤嬤生前對自己的百般呵護,老城首的警告又在耳邊響起,若非因自己大面下的不言之絕密,又怎么會累及無辜慈愛的嬤嬤喪命。
他取下大面,緊閉雙眼,任小牛犢伸出粉紅的舌頭舔干他肆意流淌的淚水。
對于母牦牛能否帶他走出雪山去,他并沒有把握。
牛背上的背囊是獸皮縫制的,堅固又保暖,完全可以將身材瘦削的他包裹其中,出邑門不至被守衛發現,同時在過雪山時又足夠抵御風雪酷寒。
是的,他決定冒險隨這頭白牦牛出山,將小牛犢留下,母牛便一定再回來,兀稷為自己大膽而冒險的想法激動不已。
計劃還沒能實施,卻意外接任了城首。
幾天時間,他就熟練掌握了作為一個城首的大小事務,一切沿襲舊制,并不需要勞心費神,大面城運轉如常。
他召來本邑銀面城官,細問這芒荒山最低的南峰有多高,山上氣溫如何。
城官遍翻典籍庫,沒法給城首大人答案。當夜回府親自帶人上了南峰,兩天后被下邑的獵奴找到尸體,同去的隨從也無一幸免。
兀稷召見下邑獵奴,獵奴是常進山的,他向城首大人詳細稟告了南峰的風雪規律,每半月會有維持一周左右的無風期,那時他們所獵獲的小獸也會多一倍。
城首大人決定等到獵奴所說的無風期,測試牦牛出山路線。
然而,一個叫吳賡的天外來客意外打亂了他的計劃。
兀稷接報說有山外人落于南山下邑,并不以為然,只從口里發出嗤聲。
芒荒山,酷寒高絕之地,山中終年為暴風雪包圍,絕無人跡。但整座山脈的礦藏卻十分豐富,除了金銀銅錫外,尤其以藍寶石為盛,也有極稀少的上好綠玉石。
千百年來,無數心懷暴富夢想的山外人進山探求寶礦,然而不是半途折返,就是杳無訊息。
山上環境惡劣,陽光明媚轉瞬便可能黑云突沉狂風暴雪,嚴酷的寒凍和風雪極易使人迷途,就連生長此地的獵奴也向來只在半山以下的林子里捕獵。
據傳,百多年前曾有獵奴在山腳發現過一具凍尸,至死手中還緊攥著顆藍寶石。令人不解的是,凍尸入城途中血肉即化,還未入官署便只剩具骨架。
當時,城皆土路,血水瀝地,蕪莿暴長。城中因此風傳,人若貪心,便至蕪莿破土而出。
蕪莿成為歷任城首大人的神奇驗貪之棘,城民畏避唯恐不急,哪怕它同時具有藥、食、毒的多重奇效。
在兀稷看來,這些大面城附近隨處可見的藍色石料再稀松平常不過,既不能飽腹,也不能易物,可山外人竟會冒死來求,實在是匪夷所思。
當下邑邑長稟報發現山外來人時,兀稷難掩心中的鄙夷不屑,哼聲道:“貪婪無饜之人,還是由蕪莿去解決吧。”說著揮了揮他那支象征權威的金杖。
可是下邑邑長伏地不起,又稟道:“我尊敬的城首大人,這可是個活人,萬望大人三思啊!”
山外竟會有人能活著進大面城!
兀稷立即召集全體官長,在官署正殿召見了山外人。
兀稷坐在高處,遠遠見來人舉止得體,落落大方,全不似下屬城民們見到他匍匐在地頭也不敢抬的謙卑畏縮模樣。
這個叫吳賡的人,原來并不為寶礦進山,這倒教兀稷相當吃驚。
“此人既不為財又何必舍命?”兀稷對他生出些好奇,可山外人所說的什么科學,電子,互聯網他一概不懂,直到聽說他是醫學博士、大學教師,兀稷心中一動,忙由衷地贊佩山外人為探究科學而犯險獻身精神,抬金杖給予其大面城最高禮遇,全城官長起身致意。
當山外人提出手機拍照的請求,他不懂“拍照”是什么,但并未像往常那樣揮掌杖加以拒絕,而是饒有興味地看了他的“手機”,城景山貌盡被攝在這黑色小匣里,他震驚了,好在所佩大面替自己維持住作為城首而應有的莊重。
他微笑著安排山外人去驛館歇息。兀稷看著山外人退出去直至在視線里消失。
民主時間到了!兀稷沉聲向殿下眾官員道:“各位有何高見?”
官階最高的銀面官長是個身形圓肥的胖子,因大面描畫得都非常精致,眾官員一概看不出年紀,胖官長起身施禮道:“依屬下愚見,既是天降智者,必定是天意屬之,還請大人定奪。”聽說話腔調,這銀面官長是個老兒。
兀稷聲音和悅輕柔地“嗯”了聲,又問:“眾卿還有何高論?”
殿下眾聲齊誦:“天降智者,天意屬之!城首大人圣明……”
眾人一致贊同。兀稷卻道:“本首看此人來歷不明,還一心想出山去,眾親可有出山之法?”
眾白袍們伏地不起,左右相覷,胖官長遲疑道:“之前曾聽說,芒荒雪峰連綿不絕,高聳云天,人若想攀爬翻越那是絕無生還的,僅經馴服的大雕與雪山耗牛或才可能。但也只是據傳聞而推測,畢竟無人試行。”
白袍們齊聲道:“是,是,正是。”
兀稷笑起來:“看來,還是有出山方法的。大雕或牦牛,那么山外人便可能將吾城之秘帶出山去咯?”
胖官長支吾著抬頭看了看城首大人的眼睛,沒得到明確指示。
只得垂下頭想了片刻方才施禮道:“大面城千百年來能得存芒荒一隅,全仰賴山勢奇險及氣候酷寒,山內山外全無聯通之法。若教這人壞了規矩,豈不斷我兀族生路。如此看來,不能送他出山。”
“設若不許他出山,又當如何處置此人?天降智者,卿要本首違抗天意嗎?”
“老臣不敢!老臣有罪!”胖官長嚇地伏地連連稱罪。
“依本首看來,送他出去,活命與否聽憑天意。但不能讓他帶走任何與我城相關的東西。”
眾白袍拜伏在地齊聲高唱:“城首大人英明!”
接下來的三天,城首兀稷非常忙,以至于因過度勞累而再犯沉疴。
他分別穿戴不同的袍服大面,以特使兀叚、巡驃騎士身份隨吳賡走遍了全城,兀稷對這從天而降的山外人太好奇了,程度絕不亞于對方之于大面城。
他們從對方口中了解各自的新奇世界。
上下邑的低矮石舍終于讓吳賡忍不住發出驚問。作為兀族城首,當然不能容忍城民身高體魄強于自己而外,再舒適地享受這種優勢,低矮房舍是對他們身高的一種平衡,或者說是城首大人所需要的平衡。
當然,上下邑人循禮守規,并無怨言,與兀族為伍,就得懂得,承受痛苦與辛苦勞作可以換來自己想要的生活。因為兀族是包容堅忍的部族。可兀稷不能這樣回答吳賡的問題,答非所問和不知所云是最好的方式。
按吳賡所說,大面城城民們與世無爭的悠閑狀態,正是外界世人所向往和追求的,那自己又何必以身犯險去山外呢。
山外人甫一臨城便首先動搖了兀稷出山的決心,他思索再三,決定抓緊時間將這個外人送走,就用白牦牛。
從來就沒有一個大面城人能夠離開族居之地去到山外,更沒有一個活人從山外進來,當然,吳賡是個例外。或許,這個例外可助山外人再回到自己的世界。
當了一天特使的兀稷回到寢殿,感覺很累。
近侍宮人看見大人疲憊困頓,忙取出蕪莿藥實呈上,兀稷吃了藥,反覺心頭火燒般地疼起來:“明日就送吳賡出山,不見也罷。”
不想吳賡自告奮勇要給城首治病,又掏出手機來,這倒提醒了兀稷,手機是他極力想要留下的,帶出山外去可對大面城極為不利。
至于診病么,他沒理由說服自己相信一個外人。兀稷忍住頭暈目眩再回寢殿,吩咐近侍把吳賡帶進來。
近待沒聽懂似的問道:“大人要在寢殿見他么?”
他侍奉了兩任城首,寢殿向來被作為禁地,這位新城首他是看著長起來的,也是唯一見過兀稷真面目的人。
只有他敢置疑大人的吩咐。
除去多年服侍的資歷,也與他的忠心不二有著直接關系,老城首曾再三囑托過,務必保住城首真容不為任何人所見。
可新任城首此時竟要在寢殿見個不知底細的山外來客。
“放下幔帳吧!”兀稷在努力控制自己的痛苦。
宮人忙侍候兀稷躺進寬大的軟床,又將黃金寢杖置于枕邊。
待卸下大面,脫去寬袍,宮人發現城首大人面色醬赤,熱得燙手。暗自心驚卻又不敢聲張,忙退出去帶了那山外人覲見。
兀稷躺在床上喘息著,藥實的效力還未顯現,頭也莫名地疼痛。聽見吳賡進殿,剛開口發問,卻聽他一語道破自己的病癥,兀稷盡量使自己的聲音顯得輕松。待宮婢將手機呈進帳內,他才微舒口氣。
聽這個不知死之將至的山外人提出要進中邑,兀稷并不理會他的當寸進尺。可山外人還想面診。
“哼,面診!”
近侍宮人在門口聽見主人長長的嘆息聲。他的心也跟著揪了一下,默默將山外人進服溫湯的法子暗自記下后請示:“大人,山外人的溫湯法子用是不用?”
城首又嘆口氣,語氣堅定地道了聲:“用!”
兀稷按吳賡的法子進服三大碗溫湯。后半夜便汗出如漿,清晨醒時病竟好了大半,熱已退盡。
兀稷不由自己不信這山外來的智者:“難道果真是上天派來幫我大面城?”他當即決定同意吳賡再拍中邑的請求,只可惜自己身體還依然無力,不能再妝扮隨行。
進中邑是危險的,若這個山外人探聽到兀族秘密,那便真的不能放他活著出山了。兀稷囑宮人傳諭山外人禁言。自己忽然有個好法子,召見典儀司官長如此這般密囑一番。
宮人不多時便自驛館來回稟,又帶新湯方,至正午得試。兀稷大喜,身子頓覺無羔,興致勃勃穿戴騎士大面鎧甲要去巡街,宮人只得暗派殿前侍衛遠遠地跟隨。
兀稷騎著馬,不一會便在中邑商市見到吳賡。
正在漁攤前饒有興味地看人換取漁獲,又向前行見還珠爭訟事,兀稷看吳賡臉上露出的驚異表情,不由心中得意:大面城的城民們向來都是禮尚往來,公平易貨,絕無欺詐狡奸之舉。典儀司安排的不錯,雖說換珠之事演得頗有些過火,但也還算充分體現了大面城城民無私利他品質。
一路跟著吳賡,兀稷很滿意,這山外人果然謹守“不言”諭令,只默默拍照。
直到看見吳賡在荒潭邊貪拔蕪莿遇險,到底算是找到可殺他的理由:山外果然多是貪心之輩,不但要拍照帶出山外,還想拔走城中圣棘。
被蕪莿刺傷,人便會產生幻覺而不能自救。
兀稷看著吳賡在棘叢里前突后撞,強壓心頭怒火喝醒他,轉眼卻又見他竟敢去神圣的荒潭洗傷,這在大面城是受戕的大罪。
荒潭乃大面城全城人的生命所系,絕不容半點褻瀆。
“不過是無知貪婪之輩,遑論智者!”兀稷對這山外人存了些鄙夷。
人總是想要得到的遠比自身所需要的多得多,貪婪是人性的通病。
大面城如此特別的族群,若非有蕪莿的神奇傳說,想必早就為此病所噬。
自從掌握城首之秘,兀稷的心便再也沒有平靜過。
大面城城民近萬,兀族僅中邑百人而已,雖說上下邑久已服從中邑統領,可中邑自身繁衍沿襲的血脈終將在自己這一代永久斷絕。
從天而降的學醫的山外人,成了這位新任城首大人的新希望。